图书介绍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 第2版
  • 蔡仲德注释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710302800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85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890页
  • 主题词:音乐美学-文献-注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先秦部分3

国语3

目录3

周语上(选录)4

郑语(选录)8

晋语八(选录)11

周语下(节录)13

(一)国语·周语上(节录)23

附录23

(二)国语·周语下(节录)24

(四)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节录)25

(三)国语·楚语上(节录)25

左传26

隐公五年(节录)27

文公七年(节录)29

襄公二十九年(节录)31

昭公元年(节录)39

昭公二十年(节录)41

昭公二十五年(节录)45

(三)伪古文尚书·大禹谟(节录)48

(二)左传·襄公十八年(节录)48

附录48

(一)左传·襄公十六年(节录)48

(四)史记·卫康叔世家(节录) 司马迁49

论语50

为政(选录)51

八佾(选录)52

雍也(选录)55

泰伯(选录)56

先进(选录)57

子罕(选录)57

子路(选录)59

宪问(选录)60

卫灵公(选录)61

季氏(选录)62

阳货(选录)64

微子(选录)68

(三)论语·先进(选录)69

(二)论语·述而(选录)69

附录69

(一)论语·八佾(选录)69

(六)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司马迁70

(五)孝经·广要道(选录)70

(四)论语·阳货(选录)70

(七)孔子家语·观周(选录) 王肃71

墨子72

三辩73

非乐上(节录)76

非儒下(节录)82

公孟(节录)84

(二)墨子·鲁问(节录)87

(一)墨子·非乐上(节录)87

附录87

(三)说苑·反质(选录) 刘向88

商君书89

垦令(节录)90

说民(节录)91

赏刑(节录)92

孟子95

梁惠王下(选录)96

离娄上(选录)100

公孙丑上(选录)100

告子上(选录)101

尽心下(选录)103

尽心上(选录)103

(二)孟子·尽心下(选录)104

(一)孟子·公孙丑上(选录)104

附录104

周易105

象(节录)106

尚书107

尧典(节录)108

皋陶谟(节录)109

尚书·皋陶谟(节录)111

附录111

周礼112

春官宗伯·大司乐(节录)113

(二)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节录)116

(一)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节录)116

附录116

老子117

二章118

十二章119

三十五章120

四十一章121

庄子124

齐物论(选录)125

人间世(选录)129

德充符(选录)130

大宗师(选录)131

骈拇(选录)137

马蹄(选录)140

胠箧(选录)142

天地(选录)144

天运(选录)147

缮性(选录)153

至乐(选录)155

山木(选录)157

(一)庄子·秋水(选录)159

附录159

(三)庄子·让王(选录)160

(二)庄子·至乐(选录)160

管子161

心术下(节录)162

五行(节录)163

任法(节录)164

(二)管子·霸形(节录)165

(一)管子·五辅(节录)165

附录165

(五)管子·立政九败(节录)166

(四)管子·禁藏(节录)166

(三)管子·任法(节录)166

荀子167

乐论168

(三)荀子·王制(节录)183

(二)荀子·儒效(节录)183

附录183

(一)荀子·劝学(节录)183

(四)荀子·富国(节录)184

(五)荀子·王霸(节录)185

(八)荀子·礼论(节录)186

(七)荀子·强国(节录)186

(六)荀子·臣道(节录)186

(九)荀子·正名(节录)187

(十一)荀子·大略(节录)188

(十)荀子·性恶(节录)188

韩非子190

十过(节录)191

(一)韩非子·十过(选录)196

附录196

(四)韩非子·说疑(选录)197

(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选录)197

(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选录)197

吕氏春秋199

大乐(节录)200

侈乐204

适音(节录)208

古乐212

音初(节录)220

(一)吕氏春秋·本生(节录)221

附录221

(四)吕氏春秋·情欲(节录)222

(三)吕氏春秋·贵生(节录)222

(二)吕氏春秋·重己(节录)222

(七)吕氏春秋·本味(节录)223

(六)吕氏春秋·精通(节录)223

(五)吕氏春秋·制乐(节录)223

(十一)吕氏春秋·过理(节录)224

(十)吕氏春秋·察传(节录)224

(八)吕氏春秋·先识(节录)224

(九)吕氏春秋·淫辞(节录)224

新语227

两汉部分227

无为(节录)228

(一)新语·道基(节录) 陆贾229

附录229

(五)新语·思务(节录)230

(四)新语·明诫(节录)230

(二)新语·辨惑(节录)230

(三)新语·本行(节录)230

韩诗外传231

卷五·第七章232

(一)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九章 韩婴234

附录234

(三)韩诗外传·卷六·第二十一章235

(二)韩诗外传·卷五·第十六章235

淮南子236

原道训(节录)237

本经训(节录)241

主术训(节录)246

齐俗训(节录)247

泰族训(节录)248

(一)淮南子·天文训(节录)251

附录251

(四)淮南子·主术训(节录)252

(三)淮南子·本经训(节录)252

(二)淮南子·精神训(节录)252

(六)淮南子·齐俗训(节录)253

(五)淮南子·缪称训(节录)253

(八)淮南子·诠言训(节录)254

(七)淮南子·汜论训(节录)254

(九)淮南子·说林训(节录)255

(十一)淮南子·修务训(节录)256

(十二)淮南子·泰族训(节录)256

(十)淮南子·人间训(节录)256

春秋繁露257

楚庄王(节录)258

(二)春秋繁露·立元神(节录)263

(一)春秋繁露·玉杯(节录) 董仲舒263

附录263

(四)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节录)264

(三)春秋繁露·保位权(节录)264

(五)春秋繁露·五行五事(节录)265

(六)举贤良对策一(节录) 董仲舒266

乐记267

乐本篇270

乐象篇281

乐言篇288

乐化篇292

乐施篇298

乐论篇303

乐礼篇309

乐情篇314

宾牟贾篇318

师乙篇330

魏文侯篇333

(一)毛诗序342

附录342

(二)汉书·礼乐志(节录) 班固343

史记344

乐书(节录)345

(二)史记·律书(节录)352

(一)史记·殷本纪(节录) 司马迁352

附录352

(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节录)353

(五)史记·太史公自序(节录)354

(四)史记·刺客列传(节录)354

礼记356

孔子闲居(节录)357

(一)礼记·曲礼(节录)360

附录360

(三)礼记·王制(节录)361

(二)礼记·檀弓(节录)361

(四)礼记·文王世子(节录)362

(五)礼记·礼运(节录)363

(八)礼记·玉藻(节录)364

(七)礼记·内则(节录)364

(六)礼记·郊特牲(节录)364

(十一)礼记·仲尼燕居(节录)365

(十)礼记·经解(节录)365

(九)礼记·明堂位(节录)365

(十二)礼记·中庸(节录)366

(十五)礼记·射义(节录)367

(十四)礼记·乡饮酒义(节录)367

(十三)礼记·儒行(节录)367

(十六)大戴礼记·主言(节录)368

说苑369

善说(选录)370

修文(选录)374

(二)琴录 刘向377

(一)说苑·修文(选录) 刘向377

附录377

(四)琴清英(选录) 扬雄378

(三)孔子家语·辩乐(选录) 王肃378

法言380

吾子(选录)381

(二)法言·问道(选录)382

(一)法言·修身(选录) 扬雄382

附录382

(五)汉书·扬雄传(节录) 班固383

(四)法言·先知(选录)383

(三)法言·寡见(选录)383

(六)舞赋·序 傅毅384

新论385

琴道(节录)386

(一)风俗通义·声音·琴(节录) 应劭388

附录388

(三)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 徐祺等389

(二)琴操·序首(节录) 蔡邕389

白虎通392

礼乐(节录)393

(一)动声仪(节录)396

附录396

(二)叶图征(节录)397

汉书398

艺文志(节录)399

(一)汉书·律历志(节录) 班固401

附录401

(二)汉书·礼乐志(节录)402

(五)汉书·外戚传(节录)404

(四)汉书·地理志(节录)404

(三)汉书·食货志(节录)404

论衡405

感虚篇(节录)406

(一)论衡·纪妖篇(节录) 王充409

附录409

(五)论衡·自纪篇(节录)410

(四)论衡·超奇篇(节录)410

(二)论衡·书虚篇(节录)410

(三)论衡·感虚篇(节录)410

(七)洞箫赋(节录) 王褒411

(六)韩诗外传·卷七·第二章(节录) 韩婴411

阮籍集415

魏晋至隋唐部分415

乐论417

(二)王弼集·老子指略(节录)438

(一)王弼集·老子道德经注(选录)438

附录438

(五)阮籍集·清思赋(节录)439

(四)阮籍集·东平赋(节录)439

(三)王弼集·论语释疑(选录)439

(七)阮籍集·大人先生传(节录)440

(六)阮籍集·通易论(节录)440

(九)刘子·辩乐 刘昼441

(八)阮籍集·咏怀(选录)441

嵇康集443

声无哀乐论446

(四)嵇康集·酒会诗(选录)491

(三)嵇康集·答二郭三首之二(节录)491

附录491

(一)嵇康集·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选录)491

(二)嵇康集·游仙诗(节录)491

(六)嵇康集·琴赋(节录)492

(五)嵇康集·杂诗(节录)492

(八)嵇康集·养生论(节录)493

(七)嵇康集·与山巨源绝交书(节录)493

(十)嵇康集·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节录)494

(九)嵇康集·答难养生论(节录)494

(十一)声无哀乐辨 黄道周495

(十二)驳《声无哀乐论》 曹宗璠498

(十三)诗广传·小雅六十一论(选录) 王夫之499

列子501

汤问(选录)502

列子·仲尼(选录)506

附录506

文心雕龙508

乐府509

(一)文心雕龙·声律(节录) 刘勰520

(二)文心雕龙·时序(节录)520

附录520

净业赋(节录)521

(一)净住子净行法门(节录) 萧子良524

附录524

(四)梵纲戒本(节录)525

(三)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节录) 智顗525

(二)六根忏文(节录) 萧纲525

(五)楞严经(节录)526

(七)法苑珠林·千佛篇·占相部(节录) 道世527

(六)阿弥陀经(节录)527

(十)涅槃无名论·玄得(节录) 僧肇528

(九)《阴持入经》序(节录) 道安528

(八)上书告辞哀帝(节录) 支遁528

高僧传529

经师(节录)530

(一)高僧传·唱导(节录) 慧皎532

附录532

(四)大兴善寺钟铭序 无名氏533

(三)二教钟铭 宇文邕533

(二)《阿毗昙心》序(节录) 慧远533

(六)法苑珠林·呗赞·音乐部(节录)534

(五)法苑珠林·呗赞·述意部(节录) 道世534

(七)宋高僧传·杂科声德篇(节录) 赞宁535

陶潜传(节录)536

晋书536

(二)陶渊明集·答庞参军538

(一)陶渊明集·时运538

附录538

(七)陶渊明集·扇上画赞(节录)539

(六)陶渊明集·归去来兮辞(节录)539

(三)陶渊明集·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539

(四)陶渊明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节录)539

(五)陶渊明集·闲情赋(节录)539

(九)无弦琴赋 张随540

(八)陶渊明集·自祭文(节录)540

(十)无弦琴赋 宋祁541

(十二)论琴帖 欧阳修542

(十一)夜坐弹 欧阳修542

(十五)无弦琴 舒岳祥543

(十四)无弦琴 何孟舒543

(十三)无弦琴 顾逢543

贞观政要544

礼乐(节录)545

(一)隋书·帝纪·高祖下(节录)547

附录547

(三)隋书·艺术传(节录)548

(二)隋书·音乐志下(节录)548

(四)乐在人和不在音赋 朱长文549

乐府解题551

水仙操552

琴诀(节录)554

元次山集558

订司乐氏559

(二)东阳水乐亭 苏轼561

(一)元次山集·欸乃曲(五首之三) 元结561

附录561

(五)西湖梦忆·冷泉亭(节录) 张岱562

(四)论诗绝句(三十首之十七) 元好问562

(三)水乐洞小记 苏轼562

(六)西湖梦忆·烟霞石屋(节录) 张岱563

无声乐赋564

大音希声赋 杨发567

附录567

昌黎先生集569

送孟东野序(节录)570

(二)昌黎先生集·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572

(一)昌黎先生集·荆潭唱和诗序(节录) 韩愈572

附录572

乐出虚赋573

(二)声赋 张德升579

(一)响赋 张彦振579

附录579

白居易集581

五弦弹582

复乐古器古曲584

(三)白居易集·五弦587

(二)白居易集·邓鲂张彻落第587

附录587

(一)白居易集·废琴587

(六)白居易集·华原磬588

(五)白居易集·立部伎588

(四)白居易集·法曲歌588

(九)白居易集·食饱589

(八)白居易集·夜琴589

(七)白居易集·清夜琴兴589

(十四)白居易集·问杨琼590

(十三)白居易集·夜筝590

(十)白居易集·琴590

(十一)白居易集·琵琶行(节录)590

(十二)白居易集·竹枝词四首(选二)590

(十九)白居易集·筝(节录)591

(十八)白居易集·弹《秋思》591

(十五)白居易集·和顺之琴者(节录)591

(十六)白居易集·好听琴591

(十七)白居易集·船夜援琴591

(二十三)白居易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一道(节录)592

(二十二)白居易集·听歌六绝句(之二)592

(二十)白居易集·杨柳枝词(八首之一)592

(二十一)白居易集·杨柳枝二十韵(节录)592

(二十六)白居易集·策林·救学者之失(节录)593

(二十五)白居易集·策林·兴五福销六极(节录)593

(二十四)白居易集·礼部试策五道之三(节录)593

(二十七)白居易集·沿革礼乐594

(二十八)白居易集·醉吟先生传(节录)595

欧阳文忠公文集599

宋元明清部分599

送杨置序600

(三)欧阳文忠公文集·书梅圣俞稿后604

(二)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居士传(节录)604

附录604

(一)欧阳文忠公文集·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之一)604

(四)欧阳文忠公文集·国学试策(三道之二)606

(七)新唐书·礼乐志·序(节录) 欧阳修607

(六)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选录)607

(五)欧阳文忠公文集·《崇文总目》叙释·乐类(节录)607

通书609

乐上610

(三)通书·乐下612

(二)通书·乐中612

附录612

(一)通书·礼乐 周敦颐612

梦溪笔谈613

乐律一(选录二则)614

(一)梦溪笔谈·补笔谈·乐律(选录) 沈括618

附录618

(二)通志·乐略·正声序论 郑樵619

(三)朱文公文集·答陈体仁 朱熹620

(四)乐经律吕通解·《乐记》或问(节录) 汪烜621

苏轼论乐诗文623

舟中听大人弹琴624

听贤师琴625

听僧昭素琴626

题沈君琴627

破琴诗628

瓶笙630

杂书琴事(选录)632

(一)延和殿奏新乐赋(节录) 苏轼635

附录635

(三)邵伯埭钟铭并叙 苏轼636

(二)法云寺钟铭并叙 苏轼636

(五)唐制乐律 苏轼637

(四)陈隋好乐 苏轼637

(七)司马文正公集·中和论(节录) 司马光638

(六)范文正公文集·听真上人琴歌 范仲淹638

(九)临川先生文集·答韩求仁书(节录)639

(八)临川先生文集·礼乐论(节录) 王安石639

尽美641

琴史641

(一)素琴传 司马承祯651

附录651

(二)琴史·师文(节录) 朱长文653

(四)琴史·论音654

(三)琴史·钟子期(节录)654

序(节录)656

乐书656

(一)进《乐书》表 陈旸659

附录659

(二)大乐议(节录) 姜夔660

朱文公文集662

答程允夫(节录)663

(二)朱文公文集·答廖子晦之十四(节录)664

(一)朱文公文集·答廖子晦之一(节录) 朱熹664

附录664

(五)朱文公文集·琴律说(节录)665

(四)朱文公文集·《尚书·尧典》注(节录)665

(三)朱文公文集·答潘恭叔(节录)665

(六)朱文公文集·读吕氏诗记桑中高666

(八)朱文公文集·云谷记(节录)668

(七)朱文公文集·《诗集传》序(节录)668

(十一)朱子语类·乐(选录) 朱熹669

(十)诗集传(选录) 朱熹669

(九)朱文公文集·紫阳琴铭669

(十二)经学理窟·礼乐(选录) 张载670

送萧道士序(节录)672

真西山文集672

(一)真西山文集·赠萧长夫序 真德秀675

附录675

(二)真西山文集·问答·问礼乐676

(三)真西山文集·问答·问兴立成677

王文成公全书678

传习录下(选录)679

(一)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上(选录) 王守仁680

附录680

(二)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中(选录)682

(三)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选录)683

(四)尚书引义·舜典三 王夫之684

(五)尚书引义·顾命 王夫之688

(六)诗广传·商颂五论(选录) 王夫之691

(七)礼记章句(节录) 王夫之692

(八)读通鉴论·隋文帝九 王夫之694

(九)读通鉴论·五代二六695

杏庄太音补遗698

序(节录)699

赵希旷论弹琴(节录)700

附录700

焚书702

读律肤说703

(一)焚书·杂说 李贽704

附录704

(二)焚书·童心说706

(四)焚书·琴赋708

(三)焚书·征途与共后语(节录)708

论套数(节录)710

曲律710

曲律·论曲源 王骥德712

附录712

衡曲麈谭714

填词训(节录)715

情痴寤言718

(一)衡曲麈谭·作家偶评(节录) 张琦722

附录722

(三)《牡丹亭记》题词 汤显祖723

(二)衡曲麈谭·曲谱辨(节录)723

(五)制曲枝语(选录) 黄周星724

(四)董解元《西厢》题辞 汤显祖724

山歌726

序727

(一)《市井艳词》序(节录) 李开先729

附录729

(三)叙小修诗(节录) 袁宏道730

(二)词谑·论时调(节录) 李开先730

大还阁琴谱731

溪山琴况733

附录773

(一)大还阁琴谱·凡例(节录) 徐上瀛773

(二)大还阁琴谱·万峰阁指法閟笺·自序(节录)773

(三)范文正公文集·与唐处士书 范仲淹774

(四)国老谈苑(选录) 王君玉775

(五)琴论(节录) 成玉磵775

(六)太古遗音·琴有九德776

(七)琴议篇(节录) 刘籍777

(八)琴律发微·制曲通论(节录) 陈敏子777

(九)琴声十六法 冷仙778

(十)弹琴杂说 杨表正782

(十一)琅嬛文集·与何紫翔 张岱783

(十二)四存编·性理评(节录) 颜元783

(十三)治心斋琴学练要·总义八则 王善784

(十四)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 苏璟785

(十五)与古斋琴谱补义·修养鼓琴 祝凤喈787

李笠翁一家言789

《香草亭传奇》序(节录)789

闲情偶寄·演习部·解明曲意791

闲情偶寄·声容部·丝竹(节录)793

(一)李笠翁一家言·答同席诸子(节录) 李渔795

(二)李笠翁一家言·闲情偶寄·别古今795

附录795

(三)李笠翁一家言·闲情偶寄·剂冷热796

(四)李笠翁一家言·闲情偶寄·吹合宜低797

竟山乐录798

乐不分古今798

附录802

(一)竟山乐录·总论二 毛奇龄802

(二)学乐录(选录) 李塨803

(三)律吕新论·声音自有流变 江永805

乐经律吕通解807

乐教(节录)808

附录811

(一)乐经律吕通解·《乐记》或问(节录) 汪烜811

(二)乐经律吕通解·乐章定和(节录)813

(三)立雪斋琴谱·小引 汪烜816

乐府传声817

序818

源流(节录)823

元曲家门824

曲情827

起调828

断腔830

顿挫831

轻重833

徐疾834

附录835

(一)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节录) 陶渊明835

(三)碧鸡漫志(节录) 王灼836

(四)唱论(选录) 燕南芝庵836

(二)乐府杂录·歌(节录) 段安节836

(五)太和正音谱·善歌之士(节录) 朱权837

(六)荆川先生文集·董中峰侍郎文集序(节录) 唐顺之837

(七)南词叙录(选录) 徐渭838

(九)曲律·总论南北曲(节录) 王骥德839

(十)曲品(节录) 吕天成839

(八)曲藻(选录) 王世贞839

琴学粹言843

昌黎听琴诗论843

附录850

(一)听颖师弹琴 韩愈850

(二)三琴记 欧阳修851

(三)杂书琴事·欧阳公论琴诗 苏轼852

(四)西清诗话(选录)852

(五)彦周诗话(选录) 许顗853

(六)春渚纪闻·杂书琴事(选录) 何薳853

(七)能改斋漫录·僧义海评韩文公苏东坡琴诗 吴曾854

(八)齐东野语·琴繁声为郑卫 周密855

(九)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听贤师琴》注 王文诰856

增订版后记8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