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条文矿山工程部分实施手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条文矿山工程部分实施手册 上
  • 刘振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84410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78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593页
  • 主题词:矿业工程-国家标准-中国-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条文矿山工程部分实施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矿山工程设计)1

1 基本规定1

2 地下开采2

3 露天开采17

4 选矿23

第一篇 矿产与矿山工程设计31

第一章 矿业与国民经济31

第一节 矿业及其生产特征31

一、矿业概述31

二、矿业生产过程32

三、矿业生产特征35

一、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7

第二节 矿业与国民经济37

二、矿业发展与经济增长42

第三节 我国矿业发展概况44

一、资源状况44

二、开发利用45

三、矿业外贸47

四、存在问题49

第二章 矿产资源形势51

第一节 我国矿产资源形势51

一、我国矿产资源情况51

二、矿产资源特点与国际的对比64

第二节 全球矿产资源形势70

一、全球固体矿产资源概况70

二、主要资源国家的优势矿产分布74

三、现代洋底矿产资源77

四、全球矿产资源形势分析78

第三章 对未来矿产资源的展望80

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前景80

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新兴矿产资源82

一、海洋矿产资源83

二、新能源87

三、开拓找矿新领域90

四、替代矿产资源的新材料92

五、天体资源的开发92

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国际化92

二、跨国的勘查与开发经营活动93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化是客观需要93

三、我国矿产勘查与开发向国际开放94

第四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95

一、严峻的环境形势95

二、历史性的任务96

第五节 矿产资源与战争97

第四章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98

第一节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产生的背景98

一、大规模、高速度的开采导致矿产资源耗竭速率过快98

二、资源分配上的指令配置模式影响区域的协调发展100

三、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1

第二节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内容103

一、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与传统矿产资源评价的对比103

二、区域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矿产资源战略105

一、矿产资源基本条件分析107

第三节 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方法107

二、矿业发展的区域优势分析114

三、矿物原料(燃料)需求分析116

四、矿业竞争力分析117

五、资源的可替代性分析118

第五章 矿业权与矿山准入制度127

第一节 产权侵蚀与资产流失127

一、若干例证127

二、模型分析128

第二节 矿业权与矿山准入制度129

一、矿业权分类129

二、矿业权投资主体131

三、矿业权流转形式133

四、矿业权资本化分析134

五、现有矿产地产权关系问题135

第六章 矿产资源规划设计138

第一节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138

一、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38

二、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成就与问题140

三、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主要矿产的需求预测144

四、我国国内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146

第二节 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分析147

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的现状147

二、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的总体思路149

三、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的重点150

第三节 矿产资源GIS评价系统153

一、概述153

二、GIS地理信息系统简介156

三、GIS矿产资源评价有关技术方法167

四、MRAS系统分析与设计173

五、面向对象集成化空间对数据模型181

第四节 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规划205

一、商业性与公益性勘查的关系205

二、商业性勘查的现状与存在问题208

三、商业性勘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210

四、推进商业性勘查工作的政策措施210

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目标与重要问题212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主要问题212

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13

三、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政策建议218

一、我国矿业领域利用外资现状220

第六节 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规划研究220

二、外商投资矿业存在的问题221

三、外商投资开采和勘查矿产资源的基本原则223

四、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规划意见223

五、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保障措施224

第七节 对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规划研究227

一、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228

二、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现状与问题231

三、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潜力与投资环境232

四、国家鼓励支持到国外勘查开发的矿产资源项目235

五、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政策和管理措施237

六、矿产品进出口规划研究239

第八节 区域性矿产资源规划246

一、区域性矿产资源规划的特点246

三、区域经济社会基础248

四、三大区域矿产资源规划251

五、七大区域矿产资源规划255

第九节 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研究260

一、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必要性与目的260

二、国外矿产资源储备状况261

三、我国矿产资源储备的矿种262

四、矿产资源储备目标263

一、年度掘进工程衔接计划264

第一节 计划控制体系264

二、年度掘进工程进度计划264

第七章 矿山建设项目综合计划管理系统264

七、年度其他工程衔接计划265

六、年度建筑工程进度计划265

八、年度投资衔接计划265

九、年度投资计划265

五、年度建筑工程衔接计划265

四、年度支护工程进度计划265

三、年度支护工程衔接计划265

十三、月施工及投资计划266

十二、施工进度及投资统计分析报告266

十四、其他计划266

十五、系统控制机制266

十一、年度基本建设汇总计划266

十、年度工程衔接汇总计划266

一、项目分解任务结构树267

二、项目树可视化计划编制方法267

第二节 项目树可视化计划编制新方法267

三、项目树的可视化操作及管理269

四、属性数据按结构层次自动汇总累计270

五、Outline控件与项目树270

六、项目树的生长算法271

第三节 年度计划编制可视化272

一、基本原理272

三、编制掘进工程进度衔接计划273

四、编制支护衔接计划和建筑工程衔接计划273

二、基本信息库273

五、编制其他工程计划274

六、编制投资衔接计划275

第四节 施工及投资统计可视化275

第五节 月计划编制可视化276

第六节 数据库维护276

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业权评估的意义和目的278

一、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业权的特点278

第八章 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业权评估278

二、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业权评估的意义和目的280

一、现行市价法281

二、重置成本法281

第二节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281

四、清算价格法282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业权评估理论和方法282

三、收益现值法282

一、国外有关矿产资源和矿业权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283

二、国内有关矿产资源资产和矿业权评估的理论与方法284

三、收益现值法是进行矿产资源资产和采矿权评估的适宜方286

四、其他评估方法288

第九章 技术创新与矿业发展291

第一节 传统矿业和新矿业291

一、我国传统矿业面临的困境291

二、新矿业的特征292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与矿业可持续发展295

一、矿业技术创新的类型295

二、企业技术和产业技术296

三、后矿业经济297

第一章 矿床开拓设计301

第一节 开拓方法分类301

第二节 开拓方法301

第二篇 地下开采工程设计301

一、平硐开拓法302

二、竖井开拓法303

三、斜井开拓法306

四、联合开拓法309

第三节 主要开拓巷道比较319

一、平硐与竖井比较319

二、竖井与斜井比较320

第四节 中段高度的确定321

第五节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确定322

一、采空区引起的岩层移动及其对主要开拓巷道的影响322

二、按最小运输功确定开拓巷道位置324

三、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确定方法325

第六节 中段平面开拓设计325

一、影响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因素326

二、中段运输平巷的布置形式326

第七节 井底车场328

一、竖井井底车场形式328

二、竖井井底车场的选择330

第一节 概述332

一、钻探工程的起源与发展332

第二章 矿山钻探工程设计332

二、钻探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333

三、钻孔的钻进方法及分类334

五、“矿山钻探工程”的内容与任务335

六、岩心钻探的基本概念335

四、钻探工程在矿山的应用335

第二节 岩心钻探设备338

一、钻探设备的组成338

二、钻探设备(钻机)分类339

三、回转式钻机的基本组成341

四、钻探设备的标准系统与型号343

第三节 岩心钻进方法344

一、硬质合金钻进344

二、金刚石钻进358

三、绳索取心钻进376

四、钻(钢)粒钻进382

五、冲击回转钻进386

六、反循环钻进393

第四节 钻探质量397

一、钻探质量指标397

二、钻孔弯曲的测量403

三、孔深误差的产生和防止424

第一节 采区设计优化427

一、采区设计优化的内容和方法427

第三章 矿山开采设计综合优化427

二、采区设计方案的构成和初选428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430

四、计算机程序的编制434

第二节 矿井设计方案优化436

一、矿井设计方案优化的内容、准则和方法436

五、应用中的启示436

二、优化模型的总体结构440

三、矿井设计优化的子系统模型445

四、优化模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途径445

第一节 矿井空气450

一、空气的物理性质450

第四章 矿井通风工程450

二、矿井空气的污染458

三、矿井气候462

四、矿井需风量概述465

第二节 井巷通风阻力467

一、摩擦阻力(沿程阻力)467

二、摩擦阻力系数和摩擦风阻470

三、局部阻力474

四、降低井巷通风阻力的方法480

五、矿井总风阻与矿井等积孔481

六、井巷风阻特性曲线483

第三节 采区通风483

一、对采区通风的要求483

二、采区通风系统484

三、采区风量496

四、通风构筑物498

第四节 矿井空调技术501

一、环境气候与人体的热平衡501

二、影响矿井气温的因素502

三、矿井降温措施506

四、矿井制冷空调507

第五章 立井井筒设计511

第一节 概述511

第二节 井筒刚性装备513

一、刚性罐道514

二、罐道梁516

三、罐道、罐道梁的布置517

第三节 井筒柔性装备518

一、罐道钢丝绳的选择和布置521

二、罐道绳的拉紧力及拉紧,固定装置522

三、提升容器的摆动和容器安全间隙524

第四节 井筒断面布置525

一、提升容器的选择及布置525

四、钢丝绳罐道的其它设施525

二、梯子间结构及布置527

三、管缆间布置528

第五节 井筒断面设计532

一、井筒断面尺寸的确定533

二、井壁结构的选择和井壁厚度的确定536

三、编制井筒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538

四、绘制井筒断面施工图539

第一节 人体的热平衡与矿井环境质量的关系540

一、人体的热平衡540

第六章 矿井热害工程设计540

二、人体散热方式及其影响因素541

第二节 影响矿内气温的因素541

一、地面空气温度542

二、矿内空气的压缩和膨胀542

三、矿岩氧化放热544

四、矿内热水放热544

六、矿内水分蒸发吸热545

七、井巷通风强度545

五、其他热源放热545

一、湿球温度546

二、卡他度546

第三节 衡量矿井热环境的舒适指标546

三、实效温度547

四、热应力指数549

第四节 矿内热环境对人体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550

一、微气候对人体热调节的影响550

五、空气冷却度(SACP)550

二、矿内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551

三、矿内热环境对劳动效率的影响553

一、利用通风方法降温555

二、选择合理的开拓、开采方式555

第五节 矿井无需人工制冷设备的降温方法555

三、其他降温隔热方法556

第六节 矿井采用人工制冷设备的降温方法556

一、制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557

二、制冷机的工作原理559

三、矿井空气冷却系统的布置方案559

四、矿井降温实例561

第一节 设备的帐卡、牌板以及档案管理563

一、帐卡管理563

第七章 设备的综合管理设计563

二,设备的牌图板管理567

三、设备的档案管理569

第二节 设备的回收和利用570

一、设备的回收570

三、设备的平衡调拨571

四、设备的报废571

二、设备的封存571

第三节 设备的定额管理与资产管理572

一、设备的定额管理572

二、设备的资产管理573

第四节 设备的租赁管理575

一、内部租赁576

二、社会租赁577

二、区域性矿产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7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