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史纲要
  • 陈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8671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1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中国-通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2

第一节 灿若群星的考古学文化2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2

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5

第二节 三皇五帝的古史传说10

一、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10

二、早期国家的产生12

第三节 原始文化与艺术13

一、绘画13

二、雕刻艺术14

三、陶塑艺术14

四、音乐舞蹈14

第二章 三代文明16

第一节 探索中的夏代文明17

一、文献记载中的夏王朝17

二、二里头文化:考古学证据20

三、夏文化22

第二节 宗天尚鬼的殷商文明23

一、商人的兴起与成汤建国23

二、盘庚迁殷与武丁中兴25

三、商朝的灭亡26

四、灿烂的青铜文化27

五、宗天尚鬼:殷人的宗教观念28

第三节 制礼作乐的西周文明30

一、西周的建立30

二、西周的制度32

三、西周的衰亡36

四、思想文化39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的东周文明41

第一节 “礼坏乐崩”的春秋时期42

一、王室衰微42

二、春秋五霸42

三、民族融合:华夏与四夷44

四、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前奏曲46

第二节 七雄并起的战国时代51

一、社会大变革51

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55

三、七雄的兼并战争57

四、思想文化61

第四章 专制制度短暂尝试的秦王朝79

第一节 秦统一天下80

一、统一时机的成熟80

二、统一的思想准备81

三、扫平六国83

第二节 专制一统制度与巩固措施84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84

二、巩固统一的各项政令87

第三节 秦的暴政与秦王朝的灭亡92

一、暴政下的统治92

二、各阶层的不满与反抗94

三、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95

四、秦朝的覆灭97

第五章 专制统治调整巩固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汉王朝99

第一节 重建大一统王朝的西汉101

一、楚汉之争101

二、西汉的建立和统治策略的调整102

第二节 黄老无为与文景之治106

一、与民休息的黄老政治106

二、文景之治107

第三节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109

一、汉武更制109

二、专制政策的调整和强化110

三、罢黜百家,表彰六经112

四、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115

五、抗击匈奴与张骞通西域116

六、轮台悔过与昭宣中兴119

第四节 悲剧性改革家王莽123

一、制度性危机与新莽建立123

二、王莽改制125

三、绿林、赤眉起义与新莽王朝的覆灭129

第五节 豪强统治下的东汉社会130

一、刘秀与豪强集团130

二、各民族交流的加强134

三、外戚、宦官与党争136

四、黄巾大起义140

第六节 两汉的社会生活与文化142

一、生产生活与娱乐习俗142

二、艺术成就145

三、神仙、谶纬与佛道146

四、黄老学说147

五、走向至尊的经学148

第六章 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150

第一节 从动乱走向区域性统一的三国时代152

一、三国鼎立的形成152

二、曹魏的政治与经济156

三、诸葛亮治蜀与北伐160

四、孙吴对江南的开发161

第二节 短期统一的西晋王朝162

一、西晋的统一162

二、晋武帝与“太康之治”163

三、分封宗室与八王之乱165

四、永嘉之乱与西晋的灭亡167

第三节 十六国东晋时期的南北对峙168

一、淝水之战前的北中国168

二、东晋建国与秦晋淝水之战170

三、淝水之战后北方的再分裂175

第四节 南朝政局与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176

一、南朝政权的更迭176

二、门阀政治的衰落178

三、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179

第五节 北朝兴衰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185

一、拓跋族的兴起和北魏统一北方185

二、北魏冯太后、孝文帝改革186

三、北魏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191

四、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193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与文化195

一、玄学思潮195

二、佛教、道教和无神论思想196

三、史学、文学与艺术199

四、科学技术的新成就201

第七章 统一南北的隋王朝204

第一节 统一国家的再建205

一、杨坚建隋205

二、隋的统一205

第二节 隋朝制度的革新与经济的繁荣206

一、政治军事制度的整顿和改革206

二、经济制度的整顿和国家的繁荣208

笫三节 隋炀帝的是非功过及其评价209

一、作为有为之君的隋炀帝209

二、作为一代暴君的隋炀帝212

第八章 强盛的唐王朝215

第一节 唐朝前期的强盛217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217

二、唐朝前期各项制度的完善218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222

四、高宗、武周时期的统治224

五、唐玄宗与开元盛世228

第二节 由盛转衰:唐后期的政局231

一、天宝年间的社会危机231

二、安史之乱234

三、藩镇割据237

四、宦官专权与南衙北司之争240

五、朋党之争241

六、黄巢起义与唐的灭亡243

第三节 唐后期的财政改革和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244

一、刘晏的财政改革244

二、杨炎的税制改革245

三、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47

第四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257

一、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257

二、唐朝与突厥的关系258

三、雄踞漠北的回纥汗国259

四、吐蕃的强盛及与唐的和战关系260

五、南诏与唐的关系262

六、唐与东北各族的关系263

第五节 唐朝的中外关系263

一、中外交流的扩大263

二、唐与新罗、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264

三、唐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266

四、唐与东南亚诸国的交流266

五、唐与昭武九姓、波斯、大食、拂菻等国的交流267

第六节 绚丽多姿、百花竞放的唐文化268

一、佛教的兴盛268

二、“灭情复性”与天人之辩269

三、史学的新成就270

四、唐代的文学成就271

五、辉煌的艺术成就273

六、科学技术的新成就276

七、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与风俗278

第九章 分裂与割据的五代十国282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分立283

一、唐末的军阀割据283

二、北方政权的五代更迭283

三、雄才大略的周世宗284

四、偏安的南方九国285

五、南方经济的新发展287

第二节 民族链上的新兴政权289

一、契丹人的崛起289

二、党项族的兴起290

三、大理、吐蕃与高昌291

第三节 继往开来的五代文化293

一、词风绮丽的“花间派”词人293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295

第十章 转型之中的赵宋王朝297

第一节 文治化的北宋政治299

一、“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299

二、文治政策300

三、从庆历新政到熙宁新法303

第二节 北宋与辽、夏的关系307

一、宋对辽、夏的妥协307

二、女真人的兴起与辽的灭亡309

第三节 繁荣的北宋经济310

一、城市经济的繁荣311

二、高度发达的手工业313

三、海外贸易的拓展318

第四节 南宋与金的对峙320

一、“靖康之难”与岳飞抗金320

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322

第五节 两宋的思想与文化325

一、宋词的繁荣325

二、新儒学思想326

三、学术的兴旺发达330

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334

第十一章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338

第一节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340

一、蒙古族的兴起340

二、蒙古国的扩张341

三、元朝的大统一342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统治343

一、兼采“汉法”的元朝政治制度343

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344

三、对边疆的经营治理346

第三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348

一、土地和赋役制度348

二、棉花革命与大运河的整治349

三、海外贸易的空前繁荣350

第四节 社会生活的改变351

一、蒙古人的社会生活351

二、汉族风俗与观念的变化352

第五节 元朝文化353

一、文史哲方面的成就353

二、宗教与艺术355

三、科学技术357

第十二章 皇权政治空前强化的明王朝359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361

一、从和尚到皇帝361

二、明朝的统一战争364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皇权政治365

一、设置三司365

二、废丞相与内阁制度的确立366

三、都察院与“三法司”367

四、都督府与卫所制367

五、厂卫特务政治368

六、学校教育、八股取士与文字狱369

七、诛杀功臣的“胡蓝之狱”372

八、抑制豪强、严惩贪污374

第三节 张居正与万历新政375

一、明代中叶的社会危机375

二、万历新政380

第四节 明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384

一、明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形式384

二、明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386

笫五节 边疆形势与对外关系387

一、明政府的民族政策387

二、明与蒙古三部的关系388

三、明政府与西藏地区的关系388

四、女真三部与奴儿干都司的设置389

五、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389

六、郑和七次下西洋390

七、戚继光驱逐倭寇391

八、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393

九、早期的“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394

第六节 明末政局396

一、从东林到复社396

二、内忧外患的崇祯朝400

第七节 明朝的思想与文化405

一、阳明心学405

二、儒教叛徒李卓吾410

三、明代戏曲、小说与绘画412

四、明代的科技成就417

第十三章 清朝前期的强盛420

第一节 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422

一、清朝的兴起422

二、清军入关与征服全国424

第二节 康乾盛世429

一、康熙之治429

二、雍正的治绩443

三、乾隆的文治武功448

第三节 清朝(鸦片战争之前)文化452

一、清初三先生的思想452

二、乾嘉考据学派455

三、文学艺术459

第十四章 风云激荡的晚清社会464

第一节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466

一、轰出中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466

二、金田举义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472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477

四、坐收渔利的沙皇俄国479

第二节 “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481

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81

二、“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483

第三节 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486

一、“非败而败”的中法战争486

二、当头棒喝的甲午战争488

第四节 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491

一、百日夭折的戊戌变法491

二、“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495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96

第五节 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498

一、革命爆发的前夜498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499

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500

四、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501

第六节 晚清的思想与文化504

一、改良与革命思潮的出现504

二、五色杂陈的文学界507

三、自然科学的成就508

主要参考文献510

后记512

编后记5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