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JPEG 2000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JPEG 2000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830408.jpg)
- (日)小野定康,(日)铃木纯司著;强增福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744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数字图像处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JPEG 2000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JPEG向JPEG2000的转换2
1.1 技术进步与国际标准化2
1 2 20世纪90年代4
1.3 编码域和帧间相关性7
1.4 压缩的用法与基本性质10
1.5 编码算法结构的影响12
1.6 硬件及其批量生产的可能性14
1.7 存储器与网络15
1.8 JPEG2000与运动图像压缩17
1.9 JPEG2000的结构19
1.10 小波变换21
1.11 算术编码22
1.12 内嵌编码24
第2章 宽带网的发展28
2.1 宽带网与JPEG200028
2.2 光纤网30
2.3 数字数据存储系统32
2.4 域传感器33
2.5 显示器35
2.6 投影机37
第3章 图像应用与知识产权管理44
3.1 高质量图像与知识产权保护44
3.2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47
3.3 加密技术48
3.4 对图像数据的加密技术52
3.5 认证53
3.6 电子水印56
3.7 知识产权保护与LSI技术59
3.8 安全与稳私61
第4章 JPEG2000概况64
4.1 JPEG2000的诞生64
4.2 JPEG2000标准的组成部分66
4.3 标准方式所要求的特性67
4.4.1 基本功能69
4.4 用JPEG2000实现的内容69
4.4.2 码流的性质71
4.4.3 与其他标准的比较72
4.5 JPEG2000标准规格的概要73
4.6 编码过程74
4.7 Motion-JPEG200078
4.8 基于JPEG2000的图像压缩特性79
第5章 图像数据的预处理与分割84
5.1 DC层进84
5.2 分量变换85
5.2.1 实现无损压缩的可逆分量变换86
5.2.2 实现有损压缩的不可逆分量变换87
5.3 参考网格上的图像区域88
5.4 图像区域的填充块分割91
5.5 分量的填充块分割例子93
5.6 对分辨率层次(等级)划分与子带分裂97
5.7 对分辨率层次子区的分割98
5.8 对子带代码块的划分99
第6章 小波变换102
6.1 变换编码的目的102
6.2 小波变换滤波器103
6.2.1 基本结构103
6.2.2 分析滤波器与合成滤波器的关系105
6.2.3 可逆变换滤波器与不可逆变换滤液器106
6.3 离散小波正变换的实现107
6.3.1 小波正变换规程107
6.3.2 对二维子带系数的分解108
6.3.3 垂直方向的子带分解109
6.3.4 水平方向的子带分解110
6.3.5 二维系数的反交错111
6.3.6 一维小波变换112
6.3.7 正变换时信号的周期性对称扩展113
6.3.8 基于提升结构的小波正变换115
6.4.1 小波逆变换规程119
6.4 离散小波逆变换的实现119
6.4.2 二维子带系数的重构121
6.4.3 二维系数的交错122
6.4.4 水平方向的子带重建123
6.4.5 垂直方向的子带重建124
6.4.6 一维小波逆变换125
6.4.7 逆变换时信号的周期性对称扩展125
6.4.8 基于提升结构的一维小波逆变换126
第7章 系数位建模与ROI编码130
7.1 小波变换系数的量化130
7.1.1 变换系数的量化规程130
7.1.2 变换系数的逆量化规程132
7.2 基于EBCOT的内嵌编码134
7.2.1 最佳内嵌编码134
7.2.2 EBCOT处理136
7.3 系数位建模137
7.3.1 基于3个编码扫描的编码137
7.2.3 EBCOT的特征137
7.3.2 代码内的扫描模式139
7.3.3 位平面上的编码扫描139
7.3.4 编码扫描的例子144
7.3.5 上下文初始化与代码终结146
7.3.6 选择功能147
7.3.7 代码块编码的处理规程149
7.4.1 由Maxshift法赋予优先级152
7.4 具有特殊区域(ROI)的图像编码152
7.4.2 ROI掩模与平滑153
7.4.3 ROI编码154
7.4.4 ROI解码155
7.4.5 子带系数与ROI掩模的关系156
第8章 算术编码160
8.1 什么是算术编码160
8.2 算术编码的实现162
8.3.2 编码器的寄存器结构165
8.3.1 算术编码器165
8.3 算术编码规程165
8.3.3 判决编码166
8.3.4 MPS编码或LPS编码167
8.3.5 基于状态迁移的概率估计169
8.3.6 编码器中的重新归一化171
8.3.7 压缩数据的输出171
8.3.8 编码器的初始化172
8.3.9 编码器的终结173
8.4.2 解码器的寄存器结构174
8.4 算术解码规程174
8.4.1 算术解码器174
8.4.3 判决的解码175
8.4.4 MPS与LPS的状态交换176
8.4.5 解码器中的重新归一化178
8.4.6 压缩数据的输入178
8.4.7 解码器的初始化179
9.1 层次与信息包182
第9章 码流结构182
9.2 包头信息的编码183
9.3 标记树及编码例子186
9.4 包头信息的生成规程187
9.5 渐进顺序190
9.5.1 LRCP渐进191
9.5.2 RLCP渐进191
9.5.3 RPCL渐进192
9.5.4 PCRL渐进193
9.5.5 CPRL渐进193
9.6 码流语法194
9.6.1 头、标记及标记段194
9.6.2 标记和标记段的规则196
9.6.3 标记和码流结构197
9.6.4 标记段的表示法199
参考文献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