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
  • 高宝玉,岳钦艳,王燕,李倩著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4920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高分子化学-絮凝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1

1.1 水和废水混凝处理,混凝剂与絮凝剂1

1.1.1 水和废水的混凝处理1

1.1.2 混凝剂与絮凝剂2

1.2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3

1.2.1 无机-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3

1.2.2 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6

1.2.3 微生物复合絮凝剂8

参考文献9

2 聚硅氯化铝高分子絮凝剂13

2.1 硅酸及活化硅酸13

2.1.1 硅酸化学的基本概念13

2.1.2 活化硅酸的生产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14

2.2 聚硅酸铝盐絮凝剂17

2.2.1 向聚硅酸中引入铝盐制备聚硅酸铝盐絮凝剂17

2.2.2 采用高剪切工艺,用硅酸钠、铝酸钠和硫酸铝等作原料制备PASS絮凝剂18

2.3 聚硅氯化铝的制备、Al(Ⅲ)水解-聚合历程及铝硅作用特性19

2.3.1 聚硅氯化铝的制备方法20

2.3.2 Al(Ⅲ)水解-聚合反应过程特征20

2.3.3 聚硅氯化铝与聚合氯化铝的酸解作用23

2.4 聚硅氯化铝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24

2.4.1 激光光散射用于测定PASC及PAC的颗粒大小分布的原理及方法24

2.4.2 激光光散射技术测定聚硅氯化铝与聚合氯化铝的颗粒大小分布24

2.4.3 超滤法测定聚硅氯化铝与聚合氯化铝的分子量分布26

2.5 聚硅氯化铝的形态分布及其转化规律27

2.5.1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原理、方法与测定结果28

2.5.2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方法29

2.5.3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的测定结果30

2.5.4 27Al-NMR法测定原理33

2.5.5 27Al-NMR法测定方法35

2.5.6 27Al-NMR法测定结果35

2.5.7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与27Al-NMR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38

2.6 聚硅氯化铝的电动特性41

2.6.1 Zeta电位和流动电流(SC)的测定方法42

2.6.2 高岭土悬浊液及高岭土和腐植酸混合液的电动特性与pH值的关系42

2.6.3 聚合氯化铝与聚硅氯化铝的SC值比较43

2.6.4 聚合氯化铝与聚硅氯化铝水解产物的SC值与溶液pH值的关系45

2.6.5 聚合氯化铝与聚硅氯化铝在浑浊水中的SC特征46

2.6.6 聚合氯化铝与聚硅氯化铝的水解沉淀物的电泳特征47

2.6.7 SC与zeta电位的相关关系49

2.7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研究聚硅氯化铝的结构形貌49

2.7.1 碱化度(B)对聚合氯化铝和聚硅氯化铝结构形貌的影响50

2.7.2 Al/Si摩尔比对聚硅氯化铝结构形貌的影响51

2.7.3 制备工艺对聚硅氯化铝结构形貌的影响52

2.8 聚硅氯化铝的絮凝效果54

2.8.1 实验材料与方法54

2.8.2 聚硅氯化铝絮凝处理模拟水的效果54

2.8.3 絮凝处理后聚硅氯化铝在水体中的残留铝含量58

2.8.4 聚硅氯化铝絮凝处理地表水的效果60

2.8.5 聚硅氯化铝絮凝处理实际废水的效果64

2.9 聚硅氯化铝的絮凝机理66

2.9.1 SiO2颗粒形状与大小67

2.9.2 搅拌对混凝作用的影响67

2.9.3 PASC的投量对混凝作用的影响68

参考文献69

3 聚合硅铝铁高分子絮凝剂74

3.1 聚合硅铝铁的制备74

3.1.1 聚合硅铝铁的制备原理74

3.1.2 聚合硅铝铁的制备方法74

3.2 聚合硅铝铁的结构表征75

3.2.1 红外光谱法75

3.2.2 X射线衍射法77

3.3 聚合硅铝铁的水解-聚合历程及电动特性研究78

3.3.1 聚合硅铝铁的水解-聚合历程78

3.3.2 聚合硅铝铁的电动特性79

3.4 聚合硅铝、铁的形态分布及转化82

3.4.1 聚合硅铝铁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82

3.4.2 聚合硅铝铁中铁的形态分布及转化84

3.5 聚合硅铝铁的结构形貌及分子量分布87

3.5.1 聚合硅铝铁的结构形貌87

3.5.2 聚合硅铝铁的分子量分布89

3.6 聚合硅铝铁的混凝效果91

3.6.1 聚合硅铝铁的混凝除浊和脱色效果91

3.6.2 聚合硅铝铁在处理后水样中的残余铝含量94

3.6.3 聚合硅铝铁的混凝除油效果96

参考文献97

4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高分子絮凝剂98

4.1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电动特性98

4.1.1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原理及方法98

4.1.2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絮凝剂的电动特性99

4.2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形态分布及相互作用101

4.2.1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101

4.2.2 聚合铝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之间的相互作用103

4.3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混凝效果及混凝机理104

4.3.1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残余铝含量及影响因素104

4.3.2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混凝脱色效果106

4.3.3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除浊效果108

4.3.4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混凝除油效果109

4.3.5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处理城市纳污水的效果110

4.3.6 聚合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混凝机理111

参考文献112

5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高分子絮凝剂114

5.1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FC-PDMDAAC)的水解聚合特征、Fe(Ⅲ)水解形态114

5.1.1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水解聚合特征114

5.1.2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中Fe(Ⅲ)水解形态115

5.2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电荷特性、结构形貌及粒度分布121

5.2.1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电荷特性121

5.2.2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结构形貌125

5.2.3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粒度分布127

5.3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混凝动力学及絮体形成过程131

5.3.1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混凝动力学131

5.3.2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絮体形成过程136

5.4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絮体物理特性139

5.4.1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絮体强度及恢复能力140

5.4.2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絮体分形141

5.5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与传统混凝剂的对比142

5.5.1 不同投加方式下混凝效果对比143

5.5.2 不同投加方式下絮体沉降性能对比144

5.5.3 不同投加方式下Fe(Ⅲ)在混凝过程中水解形态对比144

5.5.4 不同投加方式的混凝机理分析145

5.6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混凝效果及机理148

5.6.1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处理模拟水和废水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48

5.6.2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处理实际废水的效果151

5.6.3 聚合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的混凝机理160

参考文献163

6 聚合铝-聚环氧氯丙烷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167

6.1 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结构形貌及电荷特性167

6.1.1 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复合混凝剂的结构形貌167

6.1.2 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复合混凝剂的电荷特性171

6.2 聚环氧氯丙烷胺的混凝脱色效果及机理173

6.2.1 聚环氧氯丙烷胺的混凝脱色效果及机理173

6.2.2 影响聚环氧氯丙烷胺混凝脱色效果的因素178

6.3 聚合铝-聚环氧氯丙烷胺的混凝脱色性能及机理180

6.3.1 聚合铝-聚环氧氯丙烷胺的混凝脱色性能180

6.3.2 影响聚合铝-聚环氧氯丙烷胺混凝脱色效果的因素184

6.4 混凝剂的絮体形成及特性185

6.4.1 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絮体形成及特性186

6.4.2 聚合铝-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絮体形成及特性研究193

参考文献196

7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198

7.1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的制备、水解聚合形态和形貌结构198

7.1.1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的制备198

7.1.2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中Fe(Ⅲ)水解聚合形态198

7.1.3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的形貌结构200

7.2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中铁盐与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相互作用200

7.2.1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电荷特性及影响因素200

7.2.2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中铁的形态分布201

7.3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絮体特性202

7.3.1 采用二乙烯三胺作为交联剂时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絮体特性202

7.3.2 采用三乙烯四胺作为交联剂时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絮体特性204

7.3.3 采用乙二胺作为交联剂时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絮体特性206

7.3.4 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对絮体特性的影响207

7.3.5 聚合氯化铁的碱化度对絮体特性的影响209

7.3.6 聚环氧氯丙烷胺中交联剂的种类对絮体特性的影响210

7.3.7 铁盐与聚环氧氯丙烷胺的质量比对絮体特性的影响211

7.3.8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形成絮体的絮体强度及破碎后恢复能力212

7.4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的混凝效果213

7.4.1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的混凝脱色效果与影响因素213

7.4.2 铁盐-聚环氧氯丙烷胺的混凝除油效果及影响因素221

参考文献224

8 生物复合高分子絮凝剂225

8.1 生物絮凝剂与铝盐复配使用的混凝效果、混凝机理及絮体特性225

8.1.1 生物絮凝剂与铝盐混凝剂储备液的制备225

8.1.2 生物絮凝剂与铝盐复配处理模拟水样的混凝效果、影响因素及混凝机理225

8.1.3 生物絮凝剂与铝盐复配处理模拟水样的絮体特性及影响因素230

8.1.4 生物絮凝剂与铝盐复配处理实际地表水样的混凝效果、影响因素及混凝机理238

8.1.5 生物絮凝剂与铝盐复配处理实际地表水样的絮体特性及影响因素243

8.2 生物絮凝剂与四氯化钛复配使用的混凝效果、混凝机理及絮体特性249

8.2.1 混凝效果及机理249

8.2.2 絮体特性研究252

8.3 生物絮凝剂与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复合絮凝剂及其混凝效果256

8.3.1 复合型絮凝剂的制备方法256

8.3.2 复合型絮凝剂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混凝效果258

8.3.3 复合型絮凝剂对腐植酸模拟水样的混凝效果260

8.4 生物絮凝剂的改性与混凝效果264

8.4.1 生物絮凝剂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CBF-AM)的制备方法与混凝效果264

8.4.2 生物絮凝剂接枝丙烯酰胺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絮凝剂(CBF-AM-DMDAAC)的制备方法与混凝效果268

参考文献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