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质学会八十周年纪念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地质学会八十周年纪念文集
  • 田凤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3635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36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7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地质学会八十周年纪念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学科评述篇3

80年来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王鸿祯3

中国古生物学地层学的发展与前瞻&潘云唐10

百年来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展简史&耿树方15

百年来中国地质编图和地质制图发展简史&耿树方 范本贤21

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现状与发展&莫杰 高平27

回顾与展望:中国大地构造学&任纪舜 郝杰 肖藜薇30

50年来中国小型构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宋鸿林40

中国第四纪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刘嘉麒 韩家懋49

80年来中国地球物质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游振东 翟裕生54

矿物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展望&李胜荣 王立本62

50年代以来岩浆岩和变质岩研究的进展和展望&沈其韩70

风雨兼程40年,硕果累累迈进21世纪&陈文83

金属矿床研究&翟裕生89

浅论矿床同生说在中国之发展&宋学信95

中国勘查地球化学50年回顾&谢学锦 施俊法104

中国岩石矿物分析的进展&马光祖 颜茂弘110

中国矿山地质学的成就与展望&陈希廉 彭觥 汪贻水117

煤炭地质科技主要进展综述&赵育台 袁国泰121

中国数学地质的25年&刘承祚 侯景儒 赵平131

水文地质学进展与展望&张发旺 倪增石136

中国水坝工程地质50年&陈德基145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现状和未来&李明朗 王学德152

探矿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新千年中的辉煌前景&刘广志157

我国现代地质找矿取心钻探技术发展现状及方向&张永勤 刘辉 陈修星165

空间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中应用的主要进展&李志忠 吴双 巢晖 宋宏儒 周伟168

非开挖地下管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远景&何宜章 宋翔雁173

桩基无损检测技术在发展中诞生成长&王振东 张连 贺颢180

国外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的发展趋势&汤家厚185

中国地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毕孔彰胡轩魁191

关于20世纪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简要回顾与几点思考&于洸 刘瑞珣 宋振清 何国琦199

试论中国地质学会早期活动的一些特点&于洸211

第二部分 行业发展篇227

有色地质50年——矿产地质勘查与科研成果概况&梅友松 孙肇均227

我国天然气地质学研究新进展与21世纪初叶发展展望&李景明 魏国旗 李东旭 陈孟晋238

天然气地质研究与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王庭斌248

在历史和未来的图画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20周年回眸&赵利 王铁 高进录260

中国石油“九五”期间石油勘探稳步发展,天然气勘探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新世纪油气勘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赵政璋 赵贤正 何海清274

煤田地质与勘探技术的回顾与展望&倪斌 程爱国282

我国化工地质工作回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化工地质矿山总局288

“九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在地学领域取得的进展&何永年 康小林292

中国铀矿地质主要成就和新时期发展战略&陈肇博299

武警黄金部队金矿地质勘查回顾与展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306

中国非金属矿床学及其相关学科和产业的世纪回顾与瞻望&陶维屏 李俊 熊军306

不断开拓中的国家地质工作王达318

从中国地质大学看新中国高等地质教育50年&赵鹏大325

迎接我国地质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张维328

中国地质科学院主要科技进展与成果&李贵书 董树文 赵逊331

第三部分 地区成果篇343

北京地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鲍亦冈343

天津地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天津市地质学会352

河北地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河北省地质学会353

山西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高建平潘永胜续世朝367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377

辽宁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辽宁省地质学会396

吉林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吉林省地质学会399

黑龙江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黑龙江省地质学会406

江苏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江苏省地质学会416

浙江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浙江省地质学会424

安徽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安徽省地质学会431

福建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福建省地质学会439

江西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马恒玮445

山东地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李庆平 张春池 王世进 张成基 杨恩秀 王继广459

河南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河南省地质学会472

湖北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湖北省地质学会490

湖南地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湖南省地质学会500

广东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广东省地质学会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学会534

四川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四川省地质学会542

贵州地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项礼文556

云南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秦德厚560

西藏自治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曹佑功566

陕西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陕西省地质学会573

甘肃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黄万堂 葛丽君 刘建宏 雒晓刚 张本旗 陈巧梅 王富春584

青藏高原青海部分)地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青海省地质学会595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学会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发展百年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607

海南省地质学发展百年史&黄香定钟盛中618

第四部分 往事回忆篇627

我和老一辈地质学家葛利普赠与中国地质学会的珍贵文献&张尔平627

缅怀学会创始人李四光教授&苗培实629

三位创立会员与中国地质学会&张以诚630

跟随谢老在野外&陈廷愚633

黄汲清先生荣膺ETH荣誉博士学位&何起祥634

我的父亲孟宪民&孟庆良635

学做摘星手&杜乐天636

千秋石油情&茅矛637

尹老与中国地质学会会歌&谢翠华640

乐森?与贵阳年会&于洸642

孙云铸老师轶事&项礼文643

谆谆的教诲难忘的回忆——记与李春昱先生的一次谈话&王毅644

怀念我的外祖父——老地质学家李春昱先生&廖含英645

童心中的榜样—忆爷爷&程立雪646

点点生活往事&程学林647

青年张文佑的选择&叶洪648

忠诚谦躬的张炳熹老师&廖健雄649

王恒升——一生传奇为地质&曹菲651

忆朱夏&张渝昌653

朱夏先生、三则&卢培德654

缅怀王老继续前进&王文杰655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记王鸿祯先生&杨光荣656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纪念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先生&张家声 吴根耀 马丽657

业治铮先生为人方正&何起祥659

地质力学掌门弟子孙殿卿&苗培实660

做学问也要拿金牌——记刘东生先生从获马以思奖到泰勒奖&刘嘉麒661

踏遍青山奋斗一生——记谷德振先生&许兵663

“石迹耿千秋”——敬怀胡海涛老师&殷跃平664

忆夏湘蓉先生&王淑敏666

忘我的人——忆郝诒纯院士&杨起667

我所知道的郭文魁先生&吕古贤668

回忆郭文魁先生&高海燕670

怀念我从事地质工作的爸爸——佟城&佟延燕670

共事十年赣水情深&马恒玮672

美好的回忆难忘的教导&卜永洗673

敢讲真话的姜齐节&孙延绵67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忆我的丈夫乔僖&彭春莲675

我和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的首届会员&刘瑞珣677

旧事杂记&陈梦熊678

有色地质事业的摇篮——记夹皮沟地质专科干部训练班&东阜680

抗战中的昆明地质学会会员&蒋志文681

60年代初期的中国地质学会&沈烨682

郁士元与张伯声&王战683

中国地质学会图书馆考&张尔平684

学会助我做学问&蒋志686

歌曲“永恒的事业”是这样产生的&王弭力687

老专家自筹资金建成小洋岛科普基地&顾澎涛688

走进学会,见证历程&陈振玠689

学会工作琐忆&景玉龙690

为国际交流铺路&谢窦克691

编辑工作使我终生受益&吴功建692

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是搞好学会工作的先决条件&毛俊明693

秘书长是办好学会的顶梁柱&马力693

青年地质学家的成长舞台&秦克章694

地质“后生”的幸运期&王成善695

中国地质学会与“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吕古贤696

和地质学会交往的二、三事&钱玉好697

忆在学会工作期间的同事和朋友&王泽九698

我和地质学会工作忆往事——为纪念中国地质学会80年而写&王泽九700

办好综合性年会&陈君拔703

雨中洗礼和汽车追轮船的趣闻&耿树方704

南京会所的变迁&浦庆余705

丝绸之路科考记&王艳君706

北京郊区构造地质野外考察活动富有成效&邓乃恭 于春林 刘学清708

纪念袁复礼老先生90诞辰&李维信 于春林709

发挥学会群体智慧&田在艺710

学会使湘西金矿焕发青春&龚政711

寻找廖健雄先生&张克伟712

《徐霞客游记》带我走上地质路&张德宝713

地学科普创作成绩斐然&林郑楷 刘如春714

难以割舍的学会情结&张之一715

地下水资源评价学术会议盛况空前&曲焕林716

一次重要国际交流的回忆&蔡文彦717

又当学生又当秘书&何锡麟718

争办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赵逊719

《Episodes》安家中国&张宏仁720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点滴&艾永德722

秘书长工作有感&吴正文723

设立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前前后后&禹启仁725

扶持青年成长是我们的心愿&浦庆余729

华人地质学家聚首斯坦福校园&王艳君732

纸上相聚墨亦香&冯国强733

兵马司胡同15号和民国地质调查所&吴英茂735

后记7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