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鲜药的研究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鲜药的研究与应用
  • 郝近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548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2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846页
  • 主题词:药物-保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鲜药的研究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中医应用鲜药治病的历史1

一、鲜药应用的起源1

二、历代方书及本草中有关鲜药的记载2

三、温病学家对临床应用鲜药的发展4

四、近现代中医临床对鲜药的广泛应用6

第二节 鲜药在临床应用中的特殊作用7

一、寒凉性药鲜品较干品偏凉偏润7

二、辛香气药鲜品较干品味厚力峻8

三、药汁鲜纯润燥之性强于干品9

一、外感伤寒、温病及伤暑10

第三节 鲜药在中医临床的适用病症10

四、药汁制备简便收效快10

二、咳血、衄血、吐血等诸血证12

三、急性菌痢腹泻12

四、肺炎、肺痈、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白喉12

五、腮腺炎、乳腺炎、扁桃体炎13

六、伤、外科病症13

七、恶性肿瘤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缺损症14

八、急危重症的急救与解毒15

第四节 鲜药临床传统应用方法15

一、直接入汤剂法15

二、自然汁内服法16

三、蒸露法16

四、煎膏法17

六、自然汁外用法18

五、捣烂外敷法18

第五节 鲜药传统贮藏保鲜方法19

一、自然贮藏法19

二、砂藏法19

三、砂植法19

四、冰箱贮藏法20

五、塑料薄膜保鲜法20

六、移栽法21

第六节 发展鲜药规模化生产,是临床应用鲜药的可靠保证21

一、实现鲜药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22

二、实现鲜药规模化生产的有利条件23

三、实现鲜药规模化生产的不利因素23

四、实现鲜药规模化生产的几条具体途径与方法24

一、我国幅员辽阔,中药资源十分丰富25

第七节 我国中草药资源及综合利用概况25

二、中草药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26

第八节 国际医药市场对中药(天然植物药)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28

一、国际医药品中天然植物药销量逐年递增28

二、21世纪中药保健食品与保健药品发展趋势29

三、发达国家如美国及欧洲天然药发展趋势30

第二章 国内鲜药保鲜技术及工艺与鲜药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33

第一节 国内鲜药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34

一、限气(MA)贮藏技术34

二、气调贮藏35

三、辐照贮藏技术35

四、真空冷冻干燥36

五、冷冻贮藏38

七、应用保鲜剂保鲜39

六、密封冷藏39

第二节 鲜药保鲜技术及其工艺研究41

一、施氏活细胞鲜人参41

二、生姜、地黄、石斛保鲜技术研究49

三、冷冻真空法加工鲜三七的实验52

四、鲜茅根与芦根的保鲜研究54

五、人参鲜茎叶营养物质冷榨提取工艺研究56

六、复方橘油乳的制备及其物理稳定性实验58

七、肉桂枝和叶中肉桂油的分析61

八、泰山参保鲜技术研究63

第三节 鲜药的化学成分研究66

一、生姜与干姜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66

二、鲜地黄与干地黄中梓醇、糖类成分含量的比较71

三、鲜石斛与干石斛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74

四、侧柏叶鲜品与干品化学成分的比较76

五、比色法测定西洋参鲜果中人参皂苷的含量77

六、佩兰及同属3种植物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79

七、明党参鲜根与药材饮片中精油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比较83

八、鲜地黄叶化学成分的研究86

九、鲜罗汉果中黄酮苷的分离及结构测定88

十、沙棘鲜叶与荫干叶生物活性物质比较90

十一、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中的天麻素及其苷元含量的影响91

十二、天麻球茎中一种抗真菌蛋白的分离和部分特性94

十三、鲜人参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的分离鉴定101

第四节 鲜药的药理学研究103

一、生姜与干姜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103

二、鲜地黄与干地黄止血和免疫作用比较研究107

三、鲜干石斛部分药理活性比较研究111

四、新鲜益母草缩宫作用的研究115

五、缬草提取物药效学研究与工艺探讨117

第五节 鲜药的临床研究121

一、鲜鬼针草对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121

二、金粟子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76例临床观察123

三、鲜半夏丸缓解食管贲门癌梗阻的疗效观察125

四、女贞嫩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26

五、鲜竹沥治疗氯氮平引起的流涎144例临床观察127

六、嫩乌桕叶柄汁外搽治疗鸡眼35例128

七、新鲜车前草治疗急性乳腺炎31例疗效观察129

八、鲜冬瓜皮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0例129

九、二草汤熏洗双足治疗小儿泄泻96例130

十、漆姑草为主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b型1例132

十一、生香附治疗尿路结石32例133

十二、鲜白芷全草治疗肝硬化腹水11例135

十三、“鲜垂莲饮”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136

十四、鲜瓜子金药酒强化治疗急性骨髓炎91例137

十五、鲜茅藕节饮治疗青少年反复发作性鼻衄97例139

十六、复方苎根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9例140

十七、鲜绞股蓝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141

十八、鲜南星外用经验142

十九、白茅根汤治疗急性肾炎40例143

二十、鲜薄荷外洗治疗急性流行性结膜炎564例145

二十一、鲜凤尾草治疗烧伤40例146

二十二、四鲜冰椒洗剂治疗肾囊风94例147

二十三、鲜天葵子治疗急性乳腺炎148

二十四、鲜“麻蚓液”耳道给药治疗牙痛37例149

二十五、鲜草药方在治疗乙肝肝硬化中的运用研究150

二十六、鲜天名精根的临床运用152

二十七、鲜大麦根为主治高脂血症疗效观察154

二十八、鸭跖草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12例效果观察155

二十九、鲜马齿苋观Ⅱ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157

第三章 国内鲜药制剂研究165

第一节 鲜药制剂工艺的研究165

一、鲜动物药“扶正荡邪制剂”的基础及工艺研究以及对治病机制的初步探讨166

二、金龙胶囊的工艺特点及对作用机制的实验探讨170

三、金龙胶囊质控及其理化性质研究172

四、缬草制剂的工艺探讨176

一、金龙胶囊(JLC)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的抑制生长和自发转移实验研究177

第二节鲜药制剂药理学研究177

二、金龙胶囊和蛇毒对小鼠子宫颈癌(U14)抗复发和转移的观察181

三、金龙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185

四、金龙胶囊(JLC)抑制癌细胞转移及复发的实验观察190

五、金龙胶囊对局部肿瘤切除前后不同时间施药抑制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研究191

六、肿瘤复发、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鲜动物药蛇毒制剂疗效的初步观察195

七、金龙胶囊对裸小鼠肾包膜下移植人肺腺癌LAX-83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198

八、金龙胶囊抑瘤及配合化疗减毒作用的观察200

九、金龙胶囊长期毒性实验203

十、金龙胶囊急性毒性实验207

十一、金水鲜胶囊与功能主治有关的部分药效学实验研究208

十二、金水鲜胶囊动物长期毒性实验212

十三、金水鲜胶囊急性毒性实验214

十四、一种免疫制剂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215

十五、用NMR研究免疫制剂对细胞内钠浓度的影响219

十六、鲜益母草胶囊的药效学研究之一——对动物血液系统的影响223

十七、鲜益母草胶囊的药效学研究之二226

第三节 鲜药制剂临床应用与研究229

一、金龙胶囊300例临床观察报告229

二、金龙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237

三、金龙胶囊配合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观察242

四、金龙胶囊联合介入治疗肝癌临床观察245

五、金龙胶囊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249

六、金龙胶囊对中晚期肺癌放疗增敏的临床观察251

七、金龙胶囊、华蟾素合用治疗30例Ⅲ期、Ⅳ期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52

八、金水鲜胶囊治疗虚损(气阴两虚证)261例临床总结254

九、金水鲜胶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9例临床观察261

十、金水鲜胶囊治疗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疗效观察263

十一、金水鲜胶囊用于虚证158例临床验证总结267

十二、金水鲜胶囊用于41例阳痿临床验证总结272

十三、15种常用鲜药的临方制剂及临床应用276

第四章 国外鲜用植物药的研究与应用283

第一节 鲜药药理学研究284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284

二、糖尿病285

三、对免疫系统的作用285

四、抗肿瘤作用286

五、抗菌、抗病毒及杀虫活性287

六、神经系统疾病288

七、镇痛作用288

八、对平滑肌的作用288

第二节 鲜药化学成分研究289

九、其他作用289

一、鲜药活性成分的研究290

二、从鲜药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291

三、其他293

第三节 有关鲜药的专利294

第四节 鲜药产品简介301

第五节 国外传统药用植物中的鲜药302

第六节 鲜药制剂的加工306

一、提取307

二、精制307

三、保存307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314

一、生姜314

第五章 鲜药的临床应用314

二、鲜地黄318

三、鲜沙参320

四、鲜大蓟根321

五、鲜小蓟根323

六、鲜麦冬325

七、鲜天门冬326

八、鲜芦根328

九、鲜菖蒲329

十、鲜茅根331

十一、鲜百合334

十二、鲜半夏336

十三、鲜首乌337

十四、鲜葛根338

十五、鲜百部根340

十六、鲜藕341

十七、鲜莱菔342

十八、葱白344

十九、大蒜346

第二节 全草类349

一、鲜石斛349

二、鲜蒲公英351

三、鲜马齿苋353

四、鲜鱼腥草355

五、鲜苍耳357

六、鲜藿香360

七、鲜佩兰361

八、鲜车前草362

九、鲜薄荷364

十、鲜香薷366

十一、鲜积雪草367

十二、鲜野菊花368

十三、鲜垂盆草370

十四、鲜葎草372

十五、鲜仙鹤草374

十六、鲜旱莲草376

十七、鲜地锦草378

十八、鲜蛇莓380

十九、鲜马鞭草382

二十、鲜鬼针草384

二十一、鲜益母草386

二十二、鲜泽漆387

二十三、鲜虎耳草389

二十四、鲜鸭跖草391

二十五、鲜鹅不食草393

二十六、鲜青蒿395

二十七、鲜败酱草397

二十八、鲜苦菜399

第三节 茎叶及果实类400

一、竹沥400

二、鲜竹茹403

三、鲜荷叶404

四、鲜枇杷叶406

五、鲜侧柏叶407

六、鲜莲肉409

七、鲜艾叶410

八、鲜仙人掌411

九、鲜万年青413

十、鲜苦瓜415

十一、西瓜416

第四节 动物类418

一、鲜地龙418

二、鲜猪胆汁421

第六章 鲜药的民间应用424

第一节 真菌及苔藓类425

一、珊瑚菌科425

二、蛇苔科425

三、地钱科425

五、金发藓科426

四、真藓科426

第二节 蕨类427

一、阴地蕨科427

二、里白科428

三、鳞始蕨科428

四、凤尾蕨科429

五、铁线蕨科431

六、稞子蕨科431

七、书带蕨科432

八、铁角蕨科433

九、鳞毛蕨科434

十、骨碎补科434

十一、水龙骨科435

十二、槐叶苹科436

十三、满江红科437

第三节 裸子植物类437

一、杉科437

二、柏科438

第四节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类439

一、木兰科439

二、樟科439

三、毛茛科440

四、防己科442

五、马兜铃科443

六、胡椒科444

七、罂粟科444

八、白花菜科445

九、十字花科446

十、堇菜科447

十一、远志科448

十二、景天科450

十三、虎耳草科455

十四、石竹科456

十五、番杏科458

十六、马齿苋科459

十七、蓼科459

十八、藜科462

十九、苋科463

二十、落葵科465

二十一、亚麻科465

二十二、蒺藜科466

二十四、酢浆草科467

二十三、牻牛儿苗科467

二十五、旱金莲科469

二十六、千屈菜科470

二十七、柳叶菜科470

二十八、菱科471

二十九、葫芦科472

三十、秋海棠科472

三十一、仙人掌科474

三十二、山茶科474

三十三、猕猴桃科476

三十四、水东哥科476

三十五、桃金娘科477

三十六、使君子科477

三十八、锦葵科478

三十七、金丝桃科478

三十九、大戟科479

四十、虎皮楠科486

四十一、交让木科487

四十二、蔷薇科487

四十三、豆科490

四十四、黄杨科499

四十五、杨柳科500

四十六、桦木科501

四十七、壳斗科501

四十八、桑科502

四十九、荨麻科503

五十、冬青科507

五十二、铁青树科508

五十一、卫矛科508

五十三、鼠李科509

五十四、葡萄科510

五十五、芸香科510

五十六、橄榄科512

五十七、楝科513

五十八、清风藤科514

五十九、漆树科515

六十、胡桃科516

六十一、山茱萸科517

六十二、五加科517

六十三、伞形科518

六十四、杜鹃花科521

六十五、马前科522

六十六、木犀科523

六十七、夹竹桃科524

六十八、萝藦科527

六十九、茜草科531

七十、忍冬科536

七十一、川续断科537

七十二、菊科539

七十三、龙胆科558

七十四、报春花科559

七十五、桔梗科562

七十六、草海桐科563

七十七、紫草科563

七十八、茄科565

七十九、玄参科568

八十、苦苣苔科574

八十一、紫葳科576

八十二、爵床科577

八十三、马鞭草科580

八十四、唇形科581

第五节 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类595

一、鸭跖草科595

二、姜科597

三、美人蕉科598

四、百合科598

五、雨久花科602

六、天南星科603

八、鸢尾科605

七、石蒜科605

九、龙蛇兰科606

十、兰科607

十一、莎草科617

十二、禾本科617

第七章 鲜药的食疗应用619

第一节 药品类620

一、百合620

二、人参622

三、黄精626

四、天麻629

五、地黄631

六、石斛635

七、山茱萸637

八、太子参638

九、麦门冬641

十、天门冬644

十一、沙参646

十二、玄参649

十三、葛根650

十四、玉竹651

十五、五味子652

十六、女贞子655

十七、金樱子657

十八、益母草658

十九、茵陈蒿659

二十、荆芥660

二十一、薄荷661

二十二、车前草663

第二节 果品类664

一、苹果664

二、香蕉667

三、葡萄669

四、梨671

五、樱桃673

六、荔枝675

七、龙眼677

八、草莓680

九、柿子682

十、杨梅685

十一、猕猴桃687

十二、柚子689

十三、桑椹691

十四、柠檬693

十五、石榴695

十六、甘蔗696

十七、柑698

十八、金橘699

十九、荸荠701

二十、番木瓜702

第三节 菜蔬类704

一、菠菜704

二、韭菜705

三、番茄706

四、芹菜708

五、香菜709

六、空心菜710

七、刺苋菜711

八、苦瓜712

九、荠菜714

十、芡实715

十一、睡菜717

第四节 动物及水产类717

一、青鱼717

二、鲢鱼718

三、鳙鱼719

四、鲫鱼719

五、鳝鱼722

六、泥鳅725

七、乌骨鸡728

八、鸭肉729

九、鸡731

十、鹅733

十一、鸽肉733

十二、鹌鹑735

十三、猪肉736

十四、牛肉739

十五、羊肉740

十六、狗肉741

药物正名及别名索引743

拉丁学名及英文名称索引778

中文病症名索引7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