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环境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环境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819644.jpg)
- 林灿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240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国际环境法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环境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前言3
上篇 总论8
第一章 国际关系的新课题8
第一节世界新纪元9
一、地球——人类的家园9
二、发展的困惑11
三、命运共同体13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国际化15
一、全球生态危机15
二、全球环境意识16
三、全球新议题——环境外交17
第三节 国际法的新挑战21
一、传统国际法理论的局限性21
二、国际法发展的新领域24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27
一、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27
第二章 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及其发展27
二、内罗毕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及《世界自然宪章》30
三、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32
四、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峰会34
第二节环境保护的国际组织36
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37
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活动38
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贡献39
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国际环境法发展中的作用44
第三节环境保护的国际司法实践45
一、特雷尔冶炼厂案46
二、核试验案48
三、“托列峡谷号”污染案51
四、拉努湖仲裁案51
第四节 国际环境法的定义与特点53
一、国际环境法的定义53
二、国际环境法的特点56
三、国际环境法发展新动向62
第三章国际环境法的性质及其体系65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的性质65
一、环境的伦理基础66
二、人类共同利益67
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作用70
第三节国际环境法的体系72
一、国际环境法体系的概念72
二、国际环境法体系的构成75
第四章国际环境法主体77
第一节国际环境法主体概述78
第二节国家88
一、国际法上的国家88
二、国家的法律人格90
三、国家是国际环境法的基本主体93
第三节 国际组织96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及其法律人格96
二、政府间国际组织102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111
第四节个人118
一、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119
二、个人的国际环境法主体地位127
第一节国际环境法渊源概述133
第五章 国际环境法渊源133
第二节条约138
一、条约的概念138
二、国际环境条约的特点139
三、国际环境条约的作用140
第三节 国际习惯142
一、国际习惯的形成142
二、环境保护的国际习惯143
一、一般法律原则的含义145
第四节一般法律原则145
二、一般法律原则的地位147
第五节国际宣言和决议149
一、概述149
二、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宣言和决议151
第六节辅助性渊源153
一、司法判例153
二、著名学说154
第六章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155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155
一、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定义156
二、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特点157
第二节只有一个地球原则158
一、只有一个地球原则产生的背景158
二、只有一个地球原则的内容和意义159
第三节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162
一、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的内容163
二、主权内涵与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的意义165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169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原则169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171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大意义175
第五节 预防原则177
一、预防原则的含义177
二、关于预防原则的国际环境立法178
第六节共同责任原则180
一、共同责任原则的基础180
二、共同责任原则的要求和意义181
第一节概述184
第七章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184
第二节 国际实施189
一、条约个性化189
二、跨界损害的求偿权191
第三节 国内实施194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194
二、国际环境法在国内的实施195
第四节 公众参与197
第五节特殊机制199
一、禁止与限制200
二、直接管制手段201
三、间接管制手段208
第八章 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210
第一节 国际环境争端概述210
一、国际环境争端的定义与特点211
二、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212
第二节 政治解决214
一、谈判和协商214
二、斡旋和调停216
一、国际环境仲裁218
第三节 法律解决218
二、司法解决221
第九章 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责任227
第一节国家责任概述228
一、国家责任制度的特征228
二、跨界损害的界定及其特征230
三、传统国家责任与跨界损害责任234
四、传统国家责任对跨界损害的意义241
一、跨界损害责任产生的客观趋势242
第二节跨界损害责任的性质242
二、国际法上的危险责任主义245
三、跨界损害责任的特点246
第三节 跨界损害责任的法律基础248
第四节 域外私人行为的国家责任250
一、私人行为的法律归责性251
二、私人行为之国家责任的条约基础253
三、私人行为之国家责任的法律依据258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基础260
一、国际合作原则的涵义260
第十章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260
二、国际合作的基础262
第二节 国际合作的内容266
一、兼顾各国利益和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266
二、共管共享全球共同资源268
三、禁止转移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269
四、和平解决国际环境争端270
第三节 国际合作的意义271
一、促进国际环境安全的实现271
二、世界格局的客观趋势272
三、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有力保证273
下篇 分论278
第十一章 淡水资源的国际法保护278
第一节淡水资源概述278
第二节淡水资源危机280
一、数量危机280
二、质量危机283
三、淡水生态系统危机284
第三节 淡水资源保护制度286
一、水资源保护的历史进程286
二、区域保护制度289
三、水资源的全球保护295
第十二章 土地资源的国际法保护299
第一节土地荒漠化概述299
一、土地荒漠化的灾难299
二、土地荒漠化原因301
第二节土地退化的遏制措施301
第三节 《防治荒漠化公约》304
第十三章 大气和气候的国际法保护307
第一节大气污染概述308
一、酸雨309
二、臭氧层的破坏310
三、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311
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315
一、《远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主要内容315
二、《远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评价317
第三节臭氧层消耗及其防治317
一、《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318
二、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和调整320
第四节气候的国际法保护323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323
二、《京都议定书》327
第十四章 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保护332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概述333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333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34
三、国际社会的关注335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336
一、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337
三、氮沉积338
四、消费和国际贸易338
二、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338
五、外来物种339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条约体系339
一、保护生物资源的全球性条约340
二、保护生物资源的区域性条约347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349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349
二、《生物安全议定书》357
第五节小结361
第一节海洋环境污染概述363
第十五章 海洋环境的国际法保护363
二、海洋污染源364
一、海洋与人类的关系364
第二节 海洋环境保护立法367
第三节 保护海洋环境的条约体系370
一、关于控制陆源污染的条约370
二、关于船舶运行污染的条约371
三、关于控制海洋倾废污染的条约372
四、关于防止油污的国际条约373
五、海洋环境保护的区域性条约378
一、一般性规定379
第四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79
二、海洋污染防治措施381
三、海洋环境污染的管辖制度382
第五节海洋环境保护新视角387
一、海洋富营养化387
二、海洋生态系统危机389
三、自然变化390
四、小结391
第一节 森林与生态环境392
第十六章森林的国际法保护392
二、森林和生物多样性393
一、森林与气候变化393
三、森林与水土保持394
第二节 森林退化395
一、森林转为耕地和牧场396
二、来自薪柴与木制产品需求的压力396
三、污染对森林的威胁397
四、森林火灾和气候事件397
一、森林保护概况398
第三节 森林的保护398
二、国际组织和会议400
三、相关国际条约403
四、森林保护的区域协作404
第十七章湿地的国际法保护405
第一节 湿地概述405
第二节 湿地公约408
一、公约概述409
二、国际重要湿地名册411
三、公约的实施413
第十八章 外层空间的国际法保护415
第一节 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415
一、基本定义415
二、外空法的形成416
第二节 外空环境损害417
一、空间污染417
二、空间碎片418
三、其他相关问题419
一、相关国际条约420
第三节 外空环境的法律保护420
二、联大决议422
三、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外空制度423
第十九章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法保护425
第一节 文化和自然遗产概述425
一、文化遗产426
二、自然遗产427
三、文化景观428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429
二、保护世界遗产的国家责任430
第二节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30
一、公约的宗旨430
三、“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会”432
四、《世界遗产目录》和《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433
五、世界遗产申报程序435
第三节 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区域行动435
第二十章 危险废物的国际法管理437
第一节 概述437
一、废物的定义439
第二节 危险废物管理的国际法律框架439
二、废物管理的国际法规制440
第三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律责任444
一、一般原则445
二、《巴塞尔公约》的规定446
三、小结449
第二十一章 两极地区的国际法保护451
第一节 极地概述451
第二节 《南极条约》与南极条约体系452
一、《南极条约》453
二、南极条约体系454
第三节 北极的环境保护457
一、北极概况457
二、北极的环境保护459
第二十二章 山地的国际法保护462
第一节 山地生态系统462
第二节 山地生态系统危机464
第三节 山地保护466
一、国际自然保护同盟467
三、联合国粮农组织468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68
四、全球环境基金469
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470
六、山地保护的国际条约471
七、《21世纪议程》与2002年国际山地年471
第二十三章 环境保护与贸易474
第一节 问题的产生474
第二节 多边环境协定中的贸易条款475
一、MEAS贸易条款的功能476
二、MEAS的贸易措施477
一、绿色条款的产生482
第三节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环保条款482
二、绿色条款的法律架构484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贸易的关系487
一、环境保护与贸易的外在冲突487
二、环境保护与贸易的本质一致489
第二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军事492
第一节 概述492
第二节军备与环境保护494
一、限制核武器条约496
第三节武器管理的条约体系496
二、生化武器管理498
第四节禁止敌对使用环境致变技术501
附录一 国际环境保护大事年表503
附录二环境保护的国际组织(缩略语)511
附录三 环境保护相关网址513
附录四 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516
附录五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及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名录518
附录六主要参考文献520
后记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