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乡镇干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子元,孔祥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0261417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72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760页
- 主题词:乡镇-干部(地点: 中国 学科: 手册) 干部-乡镇(地点: 中国 学科: 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乡镇干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乡村1
1-2乡村的特点和功能1
目录1
第一章 乡镇政权建设1
第一节 乡镇概述1
1-4镇的特点和功能2
1-3镇(集镇)的概念2
1-5民族乡3
1-7乡镇政权建设的任务和目标4
1-6乡镇政权的性质4
第二节 乡镇政权建设4
1-9编制核定的标准5
1-8编制核定的原则5
第三节 乡镇党政机关人员编制核定的有关规定5
1-12乡镇党政机关人员的待遇和管理6
1-11实行定编定员6
1-10编制使用范围6
1-15乡镇的群团组织系统7
1-14乡镇政权组织系统7
第四节 乡镇党政机关的组织系统7
1-13乡镇党组织系统7
1-17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范围8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8
1-16乡镇自治组织系统及经济实体组织系统8
1-18代表产生的方法9
1-19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的关系10
1-20乡镇人民代表的权利11
1-22乡镇人民政府的任务12
1-21乡镇人民代表的义务12
1-24乡镇党委的自身建设14
1-23乡镇党委的任务14
第六节 乡镇党委14
1-25基层(村级)党支部的任务15
1-27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16
第七节 村民委员会16
1-26调整党的基层组织设置16
1-28村民委员会的任务17
1-29村民委员会的组织18
1-30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的关系19
1-32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0
1-31村民委员会干部的素质20
1-33民政工作的社会功能21
第八节 乡镇民政工作21
1-34乡镇民政工作的任务22
1-36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24
1-35乡镇民政助理员的职责24
1-37乡镇治安工作的方针和任务26
第九节 乡镇治安工作26
1-38乡镇公安特派员的职责27
1-39治安保卫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28
1-40乡镇司法工作的内容29
第十节 乡镇司法工作29
1-42民兵组织的性质30
第十一节 乡镇民兵工作30
1-41乡镇司法助理员的职责30
1-44乡镇人武部长的职责31
1-43民兵的任务31
1-46妇联工作的任务32
1-45妇联工作的方针32
第十二节 乡镇妇女工作32
1-49关于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33
1-48妇女干部应有的素质33
1-47乡镇妇联组织——妇代会的任务33
1-51团员的义务和权利35
1-50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35
第十三节 乡镇共青团组织35
1-52共青团的基层支部的任务36
1-53农村共青团的建设37
1-54共青团员证制度38
1-56人口的定义39
第十四节 乡镇人口39
1-5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39
1-57我国农村人口的特点40
1-58我国的人口政策41
1-60计划生育工作42
1-59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最42
1-61乡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的职责44
2-1领导的概念和权力45
第一节 领导的权力和责任45
第二章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45
2-2领导的责任46
2-4领导者的竹用47
第二节 领导者的作用和基本素质47
2-3领导的服务47
2-5领导者的基本素质48
2-6领导者的用人之道52
2-9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53
2-8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53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53
2-7思想政治工作的涵义53
2-10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54
2-11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59
2-12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60
2-13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63
2-14决策的基本概念67
第四节 领导者的科学决策67
2-15科学决策的程序68
2-1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71
第五节 心理学知识71
2-17需要72
2-18动机73
2-19情绪情感74
2-20意志75
2-21气质76
2-22性格77
2-23能力78
2-24群体的功能80
2-25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81
2-26群体内聚力82
2-27群体信息沟通83
2-28群体冲突85
2-29人的社会化86
2-30态度87
2-31社会角色89
2-32人际吸引90
2-33社会认知91
2-35竞争与合作93
2-34从众行为93
2-36流言95
2-37舆论96
2-38领导者的行为97
2-39领导方式98
2-40领导的影响力99
2-41乡镇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100
3-1决策分析的作用103
第一节 决策的科学化103
第三章 决策与分析103
3-2决策分析的步骤104
3-3调查研究是领导者的基本功105
3-4现代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106
3-5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107
3-6典型调查108
3-7抽样调查109
3-8分层调查110
3-9民意调查与专家调查111
3-10决策分析的特点112
第二节 决策分析的特点和科学预测112
3-11预测的基本原理114
3-13预测的基本原则115
3-12预测的作用115
3-14预测的步骤116
3-15定性预测法118
第三节 预测的方法118
3-16定量预测法120
3-17系统分析法129
第四节 科学决策方法(上)129
3-18系统的概念与特点130
3-19系统分析的要素和原则131
3-20货币的时间价值分析133
2-21成本效益分析137
3-22投资利润率分析138
3-23年二项费用分析法139
3-24优选法140
3-25统筹法143
3-26线性规划决策法145
3-27量本利分析法154
3-28非确定型决策法157
第五节 科学决策方法(下)157
3-29风险型决策法162
3-30PERT决策法166
3-31匈牙利法167
3-32动态决策法170
3-33其他决策法171
3-34多目标决策法173
3-35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决策法175
3-36对策论177
3-37“公关”与决策178
第六节 与决策有关的问题178
3-38工程的“可行性研究”180
3-39决策科学的发展趋势181
4-2法的本质183
4-1什么是法183
第四章 法律知识183
第一节 法律基础知识183
4-4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184
4-3社会主义法的本质184
4-6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185
4-5我国的司法原则185
4-8什么是宪法186
第二节 宪法知识186
4-7我国法制建设的要求186
4-10维护宪法的尊严,保障宪法的实施187
4-9我国宪法的作用187
4-1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88
4-11什么是公民188
4-14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89
4-13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89
4-16什么是犯罪190
4-15什么是刑法190
第三节 刑法知识190
4-19什么是正当防卫191
4-18什么是过失犯罪191
4-17什么是故意犯罪191
4-21什么是教唆犯,对教唆犯如何治罪192
4-20什么是紧急避险192
4-22什么是危害公共安全罪193
4-24什么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94
4-23什么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194
3-25什么是妨害婚姻家庭罪195
4-26什么是渎职罪196
4-28什么是刑事诉讼法197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197
4-27违法与犯罪有什么不同197
4-30什么是自诉、公诉、反诉198
4-29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98
4-33什么是监护人199
4-32什么是法定代理人199
4-31什么是免予起诉199
4-36什么是经济立法200
第五节 经济合同法知识200
4-34什么是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200
4-35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200
4-38经济合同的有效条件201
4-37什么是经济合同,它有哪些特点201
4-40经济合同应具备的主要条款202
4-39什么是法人资格202
4-42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203
4-41什么是违约203
4-44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204
4-43什么是婚姻法204
第六节 婚姻法知识204
4-46什么是包办卖买婚姻205
4-45什么是婚姻自由205
4-49什么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206
4-48婚约不受法律保护206
4-47婚姻的法定条件和登记手续206
4-51离婚的条件和手续207
4-50什么是重婚207
4-52离婚后的财产处理和子女抚养208
4-54法定继承和继承顺序209
4-53什么是财产继承209
第七节 继承法知识209
4-56代位继承210
4-55遗嘱继承和遗赠210
4-58民法的基本原则211
4-57什么是民法211
第八节 民法通则知识211
4-59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12
4-61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213
4-60什么是监护,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213
4-6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214
4-64什么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方式215
4-63什么是知识产权215
4-66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16
4-65什么是民事诉讼法216
第九节 民事诉讼法知识216
4-67发生民事纠纷到哪级人民法院起诉218
4-68民事纠纷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方可起诉219
4-70民事诉讼参加人220
4-69怎样写民事起诉状220
4-72什么是调解221
4-71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221
4-73什么是公证,怎样申请办理公证222
4-74律师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223
4-76行政法的内容和调整对象224
4-75行政法的概念和本质224
第十节 行政法知识224
4-77行政法的作用和特点225
4-78行政行为226
4-79行政处罚227
4-81私营企业的种类228
4-80什么是私营企业228
第十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228
4-84私营企业分立、合并、关闭229
4-83申请开办私营企业的条件229
4-82什么人可以申请开办私营企业229
4-86私营企业的劳动管理230
4-85私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230
4-87私营企业的监督和处罚231
4-89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232
4-88什么是兵役法232
第十二节 兵役法知识232
4-91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233
4-90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233
5-1发展乡镇教育的重要意义234
第一节 乡镇教育234
第五章 乡镇教育、科技、卫生、体育234
5-3乡镇教育的管理原则235
5-2乡镇教育的任务和方针235
5-4如何发展乡镇教育236
5-5发展乡镇教育的措施238
5-6乡镇科技工作的任务239
第二节 乡镇科技239
5-8乡镇科技工作原则240
5-7乡镇科技工作机构240
5-10乡镇医疗卫生工作的范围241
第三节 乡镇医疗卫生241
5-9促进乡镇科技发展的措施241
5-11乡镇医疗工作的管理242
5-12发展乡镇医疗卫生的措施244
5-13乡镇文化、体育的内容245
第四节 乡镇文化、体育245
5-14兴办乡镇文化体育的原则246
5-15乡镇文化、体育的管理247
6-1什么是社会结构249
第一节 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249
第六章 农村社会学及统战、民族、宗教工作249
6-2群体结构的特征250
6-3群体中的角色253
6-4社会化256
6-5婚姻和家庭的起源258
第二节 农村的婚姻和家庭258
6-6家庭的类型259
6-7婚姻制度260
6-8家庭的职能及其变化262
6-9人口学的基本概念265
第三节 人口学与人口问题265
6-10中国的人口理论266
6-11人口与社会生态学268
6-12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69
第四节 经济与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269
6-13经济发展的模式272
6-14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274
6-16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和对象276
6-15什么是统一战线276
第五节 新时期的统战工作276
6-17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方针277
6-18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278
6-19知识分子政策279
6-20对台政策280
6-22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81
6-21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281
第六节 新时期的民族工作281
6-2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团结上层爱国人士282
6-2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82
6-25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283
6-26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建设284
6-27我国宗教具有“五性”285
第七节 宗教工作285
6-28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286
6-29团结宗教界人士,发挥宗教组织的作用287
6-30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288
6-32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联系与区别289
6-31宗教与迷信289
6-33宗教的国际交往问题290
6-35侨务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291
6-34侨务工作的重要意义291
第八节 侨务工作291
6-36侨务工作的对象292
7-1什么是经济发展战略294
第一节 为什么要制定乡镇经济发展战略294
第七章 乡镇经济发展战略及乡镇规划294
7-2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295
7-3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297
7-4制定乡镇发展战略的依据299
第二节 怎样制定乡镇经济发展战略299
7-5制定乡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306
7-6制定乡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310
7-8发展战略的指标体系及评价312
7-7发展战略的目标和重点312
7-9乡镇规划的含义和作用315
第三节 乡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315
7-10乡镇规划的内容316
7-11乡镇规划的步骤321
8-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324
8-1什么是自然资源324
第八章 乡镇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324
第一节 概述324
8-3自然资源的分类327
8-4土地资源概况及其利用现状328
第二市土地资源328
8-5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29
8-6保护土地的有关政策和措施332
8-7土地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333
8-8土地管理的原则334
8-9土地权属纠纷的处理335
8-10对违反土地法行为的惩处336
8-11土地利用的原则337
8-1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339
8-13我国森林资源概况342
第三节 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342
8-15森林资源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343
8-14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价值343
8-17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345
8-16发展林业的战略目标345
8-18加快林业体制改革347
8-19我国草场资源现状348
8-20开发利用草场资源的意义349
8-21我国草场资源存在的问题350
8-22加强草场建设和管理的措施351
8-2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353
第四节 水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353
8-24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54
8-25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356
8-26我国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样357
8-27农业气候资源的特性358
8-28灾害性天气359
8-29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360
8-31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62
8-30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362
第五节 矿产能源和地热资源362
8-32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363
8-34能源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64
8-33我国能源资源的概况和特点364
8-35能源的开发和利用365
8-36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途径366
8-38地热资源的价值370
8-37我国的地热资源370
8-40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371
8-39地热资源利用中的问题371
8-41我国海洋环境的主要特点372
第六节 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372
8-42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374
8-45野生动物资源及其保护和驯化376
8-44丰富的植物资源及其利用376
8-43我国的生物资源376
8-46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377
8-47野生动物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79
8-48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80
9-2什么是乡村经济382
9-1什么是农业经济382
第九章 乡镇经济产业结构与38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382
第一节 概述382
9-4乡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层次383
9-3什么是乡村经济产业结构383
9-5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因素384
9-6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385
9-7目前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386
第二节 乡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386
9-8产业结构层次的合理调整387
9-9产业结构的调整原则388
9-10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389
9-11种植业391
第三节 乡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391
9-12林业393
9-13畜牧业396
9-14渔业401
9-17乡镇企业的行业门类406
9-16什么是乡镇企业406
9-15什么是非农产业406
9-18发展非农产业的重要意义409
9-19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必然性411
第四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411
9-20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乡镇经济的影响412
9-21转移的方向及特点414
9-22转移的途径417
9-23转移的形式420
9-24转移的速度423
9-25转移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424
9-26劳动力转移中的乡镇人口特点427
9-27确定乡镇人口规模的依据428
9-28确定乡镇人口规模的方法430
9-29乡村剩余劳动力和劳动力供需预测431
10-2乡镇企业的特征435
10-1乡镇企业的概念435
第十章 乡镇企业经营管理435
第一节 乡镇企业概述435
10-3乡镇企业的经济联合437
10-4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438
10-5乡镇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440
10-6领导原理442
第二节 乡镇企业管理原理442
10-7系统原理445
10-8组织原理447
10-3组织设置的原则448
10-10组织形式450
10-11人本原理453
10-13精神动力454
10-12物质动力454
10-15正确协调运用三种基本动力455
10-14信息动力455
10-17行政方法457
第三节 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457
10-16效益原理457
10-18经济方法460
10-19法律方法462
10-20政治思想教育方法463
10-21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意义465
第四节 经济责任制465
10-22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原则466
10-23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形式468
10-24乡镇企业的生产和岗位责任制形式471
10-25健全经济责任制承包合同,加强合同管理473
10-26乡镇企业经营思想474
第五节 乡镇企业的经营474
10-27乡镇企业的市场预测475
10-28市场预测的方法476
10-29经营决策的基本概念477
10-30经营决策的一般过程479
10-31企业服务方向决策482
10-32产品决策483
10-33生产规模决策485
10-34销售决策486
10-35经营决策的方法487
11-2农村资金运动489
11-1农村金融的概念489
第十一章 农村金融489
第一节 农村金融概述489
11-3农村资金的来源492
11-4农村资金的循环493
11-5农村资金的周转497
11-6当前农村资金运动的特点500
11-7当前农村资金运动面临的新形势501
11-8农村金融体系504
11-9农村金融业务506
11-10农村信贷的概念510
第二节 农村信贷510
11-11农村信贷的职能512
11-12农村信贷资金的来源513
11-13农村存款的特点517
11-14充分发挥利息的杠杆作用519
11-16正确处理银行与信用社资金来往关系520
11-15扩大开户范围,实行存款种类多样化520
11-18利息和利息率521
11-17加强存款资金管理521
11-19我国确定利息水平的依据523
11-20农村贷款投放的重点524
11-21农村贷款的原则526
11-22农村贷款的对象及承贷条件529
11-23对家庭贷款要注意什么530
11-24对乡镇企业贷款的方针政策531
11-25对农村商业贷款的方针政策532
11-26对国营农业企业贷款的方针政策533
11-28农村贷款利率制定的依据535
11-27对家庭农场贷款应注意的事项535
12-2社会主义财政存在的条件537
12-1财政的概念537
第十二章 乡镇财政537
第一节 乡镇财政概述537
12-3建立乡镇财政的必要性539
12-4乡镇财政的职能541
12-5乡镇财政工作的原则543
12-7乡镇财政的机构及人员配置544
12-6乡镇财政的任务544
12-9什么叫预算内收入545
第二节 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545
12-8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545
12-10乡镇税收的构成要素546
12-11农业税549
第三节 乡镇的税收、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549
12-12牧业税551
12-13工商税552
12-14工商所得税555
12-15地方税558
12-16乡镇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561
12-18乡镇财政管理的预算外收入562
12-17乡镇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概念562
第四节 乡镇财政预算外收入562
12-19乡镇企事业行政单位筹集和管理的预算外收入563
12-21乡镇自筹收入的种类564
12-20自筹收入的概念和作用564
第五节 乡镇财政自筹收入564
12-22乡镇财政支出的原则567
第六节 乡镇财政支出567
12-23支援农村发展生产的支出568
12-24各项事业费支出572
12-25行政管理费支出575
12-27乡镇财政预算外支出576
12-26农村社会和自然灾害救济费576
12-28乡镇财政自筹支出579
12-30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的程序和做法581
12-29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的概念581
第七节 乡镇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581
12-31预算收入的执行584
12-32预算支出的执行586
12-33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形式588
第八节 乡镇财政管理588
12-34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选择590
12-35预算内资金管理591
12-36预算外资金管理592
12-37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593
12-38上级财政委托乡镇财政管理的支农周转金的管理594
12-39乡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自收自支的预算外资金管理597
12-40乡镇自筹资金的管理598
12-41乡镇财政的监督599
13-1商品流通的概念601
第一节 农村商品的流通和改革601
第十三章 乡镇商业601
13-2粮食商品流通的概念602
13-4农村生产与流通之间存在的矛盾603
13-3农副产品流通的概念603
13-5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途径605
13-6市场的概念606
第二节 农村市场606
13-8农村市场的类型607
13-7农村市场的特点607
13-10农村国营商业609
13-9农村商业的特点609
第三节 农村商业的组织形式609
13-11供销合作社610
13-13联营商业611
13-12个体商业611
13-14农副产品收购的特点612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612
13-15农副产品收购的任务614
13-16农副产品收购要贯彻等价交换原则615
13-17农副产品采购的方式617
13-18农副产品收购的合同管理618
13-19农副产品收购合同的内容619
14-2实现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目标621
14-1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含义621
第十四章 对外经济贸易621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621
14-3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623
14-4利用外资的含义及其意义624
第二节 利用外资624
14-5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625
14-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资企业)627
14-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作企业)630
14-8外商独资经营(简称独资企业)632
14-9项目建议书634
14-10可行性研究与报告635
14-11中外合营企业的审批与登记637
14-12涉外经济合同638
14-13仲裁640
14-14国际惯例641
14-15鼓励台湾同胞到大陆投资的规定644
14-16对外贸易的分类647
第三节 对外贸易647
14-17有形商品自由结汇方式出口贸易648
14-18出口交易中的有关问题652
14-20技术贸易的内容与技术贸易协议655
14-19什么是技术贸易655
第四节 技术贸易和国际租赁贸易655
14-21国际租赁贸易659
14-22进出口许可制度660
第五节 对外贸易的国家管理660
14-23海关及海关监管664
15-15碳纤维666
14-24我国的外贸体制及其改革666
14-25我国有关法律对外国人的规定670
第六节 涉外知识670
14-26护照671
14-27签证672
14-29我国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673
14-28外国人在中国城镇居民家中住宿,怎样办理住宿登记手续673
14-32涉外民事诉讼676
14-30外国人申请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市、县旅行怎么办676
14-31哪些外国人不能出境676
14-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678
14-33中国公民因私事出境应办哪些手续678
14-34中国公民被批准出境后户口怎么处理678
14-36国际法679
14-37条约680
14-38领土681
14-39领事682
14-40向国外寄信要注意的问题683
15-1新技术革命的含义684
第十五章 新技术革命知识684
第一节 新技术革命的意义684
15-2新技术革命的主要表现685
15-3新技术革命的特点686
15-4新技术革命的作用和影响687
15-5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机会688
15-7四大关键工业691
第二节 新技术革命的基本观点691
15-6第三次浪潮691
15-8大趋势692
15-10朝阳工业和夕阳工业693
15-9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693
15-13新材料的含义694
15-11“三A革命”694
15-12硅谷、硅原、硅岛694
第三节 新材料694
15-14超导材料695
15-17高功能高分子材料696
15-16光导纤维696
15-20非晶硅697
15-19形状记忆合金697
15-18新型工业陶瓷697
15-23太阳能698
15-22核能698
第四节 新能源698
15-21新能源的含义698
15-25生物能699
15-24地热能699
15-28生物工程的含义700
第五节 生物工程700
15-26海洋能700
15-27微波能700
15-30细胞工程701
15-29基因工程701
15-32发酵工程702
15-31酶工程702
15-35事务自动化703
15-34计算中心703
第六节 计算机与自动化703
15-33电子计算机703
15-37专家系统704
15-36人工智能704
16-1计划705
第十六章 常用文体705
16-2总结706
16-3报告和请示707
16-4决定和决议710
16-6批复713
16-5规定和办法713
16-7通知714
16-8纪要716
16-9简报717
16-10调查报告718
16-12合同与协议书722
16-11讲话稿722
16-13函和便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