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刘向评传(附刘歆评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刘向评传(附刘歆评传) 上
  • 徐兴无著;匡亚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601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刘向评传(附刘歆评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更生——汉武帝以后的局势1

一、刘向诞生的时代1

二、王霸之争9

三、社稷之臣16

第二章 《楚元王传》——刘向的家世19

一、楚元王与西汉帝国19

二、历史的魔魇:诸侯王的消亡与封建制的再度确立28

三、楚元王家族的新生36

第三章 金马门——刘向在宣帝朝40

一、郎官制度的变局与刘向的政治命运40

二、金马门待诏时期:刘向思想的雏形48

(一)处理政务53

(二)讲论经学54

(三)商量百家55

(四)造作诗赋58

(五)博尽奇异68

第四章 石渠阁——刘向歆父子与汉代经学74

一、石渠阁会议74

(一)瑕丘江公与博士江公76

(二)立《谷梁》的原因77

(三)刘向诏受《谷梁》的时间和石渠会议的情形79

二、石渠会议之后新立的学官82

(一)王国维的质疑82

(二)石渠会议之后所立学官的类别88

三、石渠会议以后的经学变局92

(一)章句之学与通儒之学92

(二)郎官经学94

四、郎官经学对东汉经学的影响100

第五章 疾谗——刘向在元帝朝103

一、宣帝的阴影103

二、出任宗正112

三、上变事115

四、上封事119

五、废居十年127

六、上疏讼陈汤130

第六章 刘向与醇儒——刘向思想的时代特征136

一、刘向的复出与刘歆的出仕136

二、刘向与醇儒的分歧141

(一)醇儒142

(二)礼乐与灾异145

(三)对外政策的分歧148

(四)人格考量151

第七章 郊议与庙议——刘向歆父子的礼制思想154

一、郊议与庙议154

(一)庙议与郊议的缘起154

(二)元帝朝的庙议156

(三)成帝朝的效议164

二、刘向的礼制思想170

三、刘歆对郊议和庙议的总结与完善175

(一)郊议175

(二)庙议180

第八章 校书(一)——刘向歆父子的校雠学186

一、校书的始末186

(一)校书的时间186

(二)刘向歆父子对汉廷校书传统的继承与总结189

(三)校书的地点与同僚192

二、刘向歆父子的校雠学199

(一)《别录》与《七略》199

(二)刘向歆父子对校雠学的开辟207

(三)刘向歆父子的疑古辨伪之学224

第九章 校书(二)——刘向歆父子的学术史观230

一、刘向歆父子校书的历史使命230

二、新王官之学与民间私家之学236

三、王道、官守、政事、教化245

四、刘歆让太常博士及今古文经学问题255

五、刘向歆父子对中国学术的影响267

(一)刘向歆父子对古代学术格局的影响267

(二)“刘扬优劣论”论:一个考察刘向歆父子对中国学术影响的独特视角270

第十章 五行与三统——刘向歆父子的律历学与天道观283

一、《洪范五行传论》283

(一)刘向歆父子《洪范五行传论》的学术渊源283

(二)新天道观与新德运观的建构291

二、《钟律书》、《五纪论》与《三统历》306

(一)刘向歆父子的律学理论306

(二)刘歆与《钟律书》319

(三)从《五纪论》到《三统历》327

(四)刘向歆父子维护汉室德运信仰的努力350

第十一章 《列女传》、《新序》、《说苑》及其他——刘向的伦教观与史学356

一、最后的谏臣356

(一)道德与文章356

(二)《谏营陵疏》359

(三)极谏用外戚封事364

(四)陈说灾异奏369

(五)奏说成帝兴礼乐374

二、《列女传》、《新序》、《说苑》378

(一)《列女传》、《新序》、《说苑》的编撰378

(二)《列女传》的渊源及影响387

(三)《新序》、《说苑》的文献渊源394

(四)《新序》、《说苑》与借鉴史学401

三、续补《史记》及《西京杂记》419

第十二章 国师——刘歆与王莽432

一、受知于王莽432

二、倡导在位,褒扬功德437

(一)安汉公和宰衡437

(二)平帝之死439

(三)假皇帝居摄442

(四)刘歆的内惧447

三、考订礼乐,广学布政457

(一)郊、庙、明堂、辟雍、太学457

(二)增立学官460

(三)六筦与嘉量465

四、黑暗的终结473

尾声475

附录479

1.刘向(附刘歆)世系表479

2.刘向(附刘歆)简表480

3.刘向生卒年考异484

引用书目512

索引524

人名索引524

文献索引530

词语索引535

后记5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