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财政体制的法律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全顺,魏俊,张献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0242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地方财政-财政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方财政体制的法律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共财政概述1
第一节 公共财政的逻辑前提2
一、公共产品2
二、公共产品的供给——市场失灵3
第二节 公共财政的本体分析5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5
二、公共财政的特征7
三、公共财政的意义10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框架构建11
一、规范财政收入11
二、规范财政支出12
三、规范财政预算13
第四节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15
一、公共财政视野下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15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指导方针——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17
三、与公共财政相适应,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18
第二章 我国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的法律特征及存在的问题22
第一节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22
一、1994年以前包干体制下的地方财政体制23
二、1994年以后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地方财政体制24
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27
第二节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法律特征29
一、规范性29
二、宏观调控性29
三、公共性30
第三节 地方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0
一、事权界定不清晰,事权财权严重不对称31
二、省级调控能力仍然偏弱31
三、地区间财力不平衡32
四、部分县乡财政比较困难32
五、非税收入和非预算问题严重32
第三章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法律原则及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的设置34
第一节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法律原则34
一、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原则35
二、增强省级财政调控和保障能力原则36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38
四、财政法制原则39
第二节 地方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的设置41
一、关于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42
二、关于一级事权44
三、关于一级财权和一级税基45
四、关于一级预算和支出管理47
第四章 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关系49
第一节 事权和财权的重新诠释49
一、政府事权的重新诠释50
二、政府财权的重新诠释52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事权与财权重新定位的必要性54
第二节 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分配55
一、现实的视角56
二、理论的视角60
三、国外关于事权与财权关系的定位63
四、财力与事权相统一才是正确的选择68
第三节 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定位74
一、突破“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强调“财力与事权的协调”更具有合理性75
二、地方各级政府事权的配置80
三、山东省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84
第五章 地方财政预算制度的统一87
第一节 政府预算制度的统一性概述87
一、财政预算制度统一性的含义87
二、财政预算制度统一性的基本原理88
第二节 我国地方财政预算制度统一性存在的主要问题89
一、地方财政预算体制存在的统一性问题89
二、地方财政预算编制过程存在的统一性问题93
第三节 地方财政预算制度统一性的完善94
一、加强政府预算的法治性95
二、编制综合预算96
三、加快“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的完善、推广和应用97
第四节 山东省统一地方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探索99
一、全面启用“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99
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启用后带来的变化101
三、扩大“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102
第六章 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与管理人的职责104
第一节 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与管理人概述105
一、国有资产出资人与管理人的概念105
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106
三、国有资产管理人制度108
第二节 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承担109
一、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建立109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并非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唯一合法机构110
第三节 国有资产出资人收益职责主体的确定112
一、收益权是出资人权益的重要内容之一112
二、财政部门是国有资产出资人收益职责的适格主体113
三、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116
第七章 地方财政监督(上)——财政部门内部监督119
第一节 地方财政内部监督概述120
一、财政监督机制及其理论依据120
二、加强地方财政监督的意义123
第二节 地方财政内部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124
一、我国地方财政内部监督存在的普遍问题125
二、山东省地方财政内部监督存在的具体问题128
第三节 地方财政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130
一、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新机制的原则130
二、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新机制的内容133
第八章 地方财政监督(中)——权力机关监督143
第一节 预算年度调整143
一、预算年度的宪政价值143
二、我国预算年度与人大会期不衔接144
三、《预算法》的补救措施评析146
四、各国预算年度的确定147
五、预算年度调整:强化人大预算审批权的一个可行思路148
第二节 人大对预算的修正149
一、财政预算修正的界定150
二、财政预算修正的比较考察153
三、我国财政预算修正的制度设计157
第三节 人大对预算的否决163
一、代议机关预算否决的界定164
二、代议机关预算否决的类型167
三、代议机关预算否决的后果170
四、代议机关预算否决的补救172
五、关于我国权力机关预算否决的思考174
第九章 地方财政监督(下)——公众监督177
第一节 地方财政公众监督概述177
一、公众参与预算的意义177
二、公众参与预算的原则180
第二节 地方财政公众监督的方式及途径181
一、公众参与预算的方式181
二、公众参与预算的前提:预算信息公开183
三、规范预算听证制度184
第十章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186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负债186
一、法律的规定与现实的无奈187
二、对地方政府负债适法性的重新审视191
三、对策与措施195
第二节 省以下地方转移支付制度201
一、转移支付制度概述201
二、建立起规范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02
三、明确划分地方各级财政支出责任203
参考文献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