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早期三大新诗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早期三大新诗人研究
  • 金尚浩著 著
  • 出版社: 文史哲出版社
  • ISBN:957549293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早期三大新诗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龚显宗1

自序2

中文提要4

英文提要6

第一章 绪论15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5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18

第二章 郭沫若的诗和诗论21

第一节 生平述略21

一、家世、幼年21

二、求学过程23

三、回国29

四、婚姻32

五、流亡33

六、文化、政治活动35

七、死亡37

八、作品37

九、小结40

第二节 郭沫若诗所承受的影响41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41

二、西方文学的影响46

三、小结53

第三节 郭沫若的文学理论53

一、文学思想背景——泛神论53

二、自我表现论59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64

四、小结71

第四节 郭沫若诗的主题探讨73

一、自然的流露73

二、苦闷的情绪82

三、浪漫的爱情90

四、悲壮的感情和思想103

五、小结112

第五节 郭沫若诗的形式美探讨114

一、音乐美114

二、散文美123

三、戏剧美128

四、小结134

第六节 郭沫若在新诗史上的影响和评价136

第三章 徐志摩的诗和诗论141

第一节 生平述略141

一、家世、幼年141

二、求学过程142

三、初婚143

四、留学144

五、热恋和离婚147

六、回国150

七、再婚152

八、死亡155

九、作品156

十、小结160

第二节 徐志摩诗所承受的影响160

一、西方文学的影响161

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172

三、当代文坛的影响175

四、小结182

第三节 徐志摩与新月派的关系183

一、新月派的形成及其发展184

二、新月派在新诗史上的地位与贡献194

三、徐志摩与新月派的关系197

四、小结199

第四节 徐志摩诗的主题探讨201

一、理想的追寻与挫败201

二、自然生命的抒咏211

三、爱情的耽溺与思索217

四、社会现实的关怀227

五、小结233

第五节 徐志摩诗的形式和技巧探讨235

一、形式探讨236

二、技巧探讨246

三、诗的文类渗透254

四、小结257

第六节 徐志摩在新诗史上的影响和评价258

第四章 闻一多的诗和诗论265

第一节 生平述略265

一、家世、幼年265

二、求学过程267

三、结婚273

四、留学275

五、回国279

六、与新月派的关系280

七、学者生涯283

八、死亡285

九、作品287

十、小结288

第二节 闻一多的诗所承受的影响289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289

二、西方文学的影响294

三、小结303

第三节 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304

一、前期的诗歌美学观305

二、中期的诗歌美学观308

三、后期的诗歌美学观313

四、小结315

第四节 闻一多诗的主题探讨316

一、对祖国的热爱316

二、对同胞苦难的关怀329

三、理想的追寻339

四、爱情的痛苦和甜蜜349

五、小结355

第五节 闻一多诗格律探究357

一、新诗格律理论357

二、音乐美362

三、绘画美367

四、建筑美373

五、小结377

第六节 闻一多对新诗史上的影响和评价378

第五章 三大诗人的作品与其理论比较385

第一节 郭沫若——徐志摩的诗歌与其理论比较385

一、诗中对「死亡的美学」385

二、自我表现和文学本质论392

三、小结397

第二节 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与其理论比较398

一、诗歌创作上相似点398

二、诗歌风格上不同点400

三、小结405

第三节 闻一多——郭沫若的诗歌与其理论比较406

一、诗歌慷慨高歌的情调和忧郁气氛406

二、诗歌理论不同410

三、小结414

第六章 结论417

主要参考书目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