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蜜环菌伴栽天麻和猪苓的生产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顾雅君,陈文杰,刘建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0339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天麻-栽培;天麻-中草药加工;猪苓-栽培;猪苓-中草药加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蜜环菌伴栽天麻和猪苓的生产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一、蜜环菌2
二、天麻4
三、猪苓9
第一章 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培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13
第一节 蜜环菌的分类和分布13
一、蜜环菌的分类13
二、蜜环菌的自然分布14
第二节 蜜环菌的结构和功能14
一、蜜环菌菌丝体14
二、蜜环菌的假菌核15
三、荧光性16
四、蜜环菌的子实体16
五、蜜环菌的生活史17
第三节 营养和环境因素对蜜环菌生长发育的影响18
一、营养因素18
二、环境因素20
第二章 蜜环菌菌种的培养23
第一节 菌种来源、生产程序和类型23
一、菌种的来源23
二、菌种生产程序24
三、菌种的类型25
第二节 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制备27
一、配制原则27
二、培养基的制备28
第三章 蜜环菌菌材与菌床的培养33
第一节 树木的选择和处理33
一、蜜环菌所用树种和砍伐期安排33
二、播种前段木干燥度37
第二节 菌枝的培养38
一、菌种的准备38
二、培养时间39
三、培养方法40
第三节 菌棒的培养41
一、菌棒的培养时间41
二、菌棒的处理42
三、培养场地的选择44
四、菌种的准备44
五、菌棒的培养方法45
六、培养菌材的注意事项及管理50
七、菌材质量的检查53
第四节 菌床的培养54
一、选择培养场地54
二、培养菌床的时间54
三、菌种的选择55
四、菌床的培养方法55
第四章 天麻的生物学特征及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57
第一节 天麻的生物学特征57
一、天麻的生物地理学和分类57
二、天麻的形态特征60
三、天麻生长发育的规律66
第二节 天麻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72
一、对地形和地势的要求72
二、天麻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73
三、天麻生长对水分的要求74
四、天麻生长对土壤条件和酸碱度的要求76
五、天麻生长需要的植被条件77
六、光照对天麻生长的影响78
第五章 天麻栽培与共生真菌的关系79
第一节 萌发菌与天麻种子萌发79
一、萌发菌的种类80
二、小菇属萌发菌的生物学特征80
三、小菇属萌发菌的适宜生长条件82
四、不同种萌发菌对天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83
五、不同种萌发菌对天麻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大小的影响84
六、不同种萌发菌对天麻产量的影响84
七、石斛小菇主要的形态特性84
八、天麻种子萌发菌的分离与筛选85
第二节 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86
一、蜜环菌侵染营养繁殖茎87
二、天麻皮层细胞对蜜环菌侵染的反应87
三、蜜环菌菌丝在天麻皮层细胞中的变化87
四、大型细胞消化蜜环菌的过程88
第六章 天麻的栽培技术94
第一节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94
一、育种场地的选择95
二、箭麻的选择95
三、箭麻的栽培与管理96
四、人工授粉技术99
五、天麻种子采收与保藏101
六、天麻种子播种技术102
七、天麻的收获109
八、提高天麻有性繁殖产量的几个关键问题110
第二节 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113
一、栽培场地的选择114
二、种麻的选择与保管116
三、栽培时期的选择118
四、栽培穴及麻种用量的确定119
五、栽培方法121
六、天麻栽种后的田间管理124
第三节 天麻无性繁殖的其他栽培方法125
一、天麻的畦栽技术125
二、天麻箱栽技术126
三、房屋内、防空洞、地下室、菜窖等栽培天麻130
四、天麻代料栽培技术133
五、天麻无性繁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6
六、人工栽培天麻与野生天麻的比较140
第四节 天麻冻害、病害、虫害的防治142
一、天麻冻害的防治142
二、天麻病害的防治143
三、天麻虫害的防治147
第五节 天麻的采收和加工149
一、天麻的采收149
二、天麻的加工152
第七章 当前天麻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讨论157
一、天麻品种退化及优良品种的选育157
二、种子萌发菌和蜜环菌菌种选用、管理、退化和选育161
三、天麻有性繁殖等先进技术推广还不普及162
四、当前天麻栽培技术还存在不科学和不规范的问题164
五、天麻种植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64
六、天麻种植与天麻深加工的问题164
第八章 天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66
第一节 天麻的化学成分166
第二节 天麻的药理作用168
一、镇静催眠作用168
二、抗惊厥作用168
三、镇痛作用169
四、抗炎和提高免疫的作用169
五、抗衰老和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169
六、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70
七、耐缺氧作用171
八、毒副作用171
第九章 猪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173
第一节 猪苓的生物学特性173
一、猪苓的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173
二、猪苓菌核的特性174
三、猪苓菌丝178
四、猪苓的子实体179
五、猪苓的生活史180
第二节 猪苓的生态环境180
一、猪苓场地和植被180
二、其他环镜因素对猪苓生长的影响182
第十章 猪苓的生长、发育与共生真菌的关系184
第一节 猪苓菌核与蜜环菌的关系184
一、蜜环菌与猪苓相互侵染的反应及猪苓菌核的营养来源185
二、猪苓菌核的繁殖189
三、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190
第二节 猪苓伴生菌191
一、猪苓与其伴生菌的分子亲缘关系192
二、伴生菌对猪苓菌丝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192
第十一章 猪苓生产193
第一节 猪苓的栽培方法、管理、采收193
一、栽培方法193
二、管理202
三、采收和加工203
第二节 猪苓的液体发酵培养204
一、培养基组成204
二、培养方法205
第十二章 猪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药用配方208
第一节 猪苓的化学成分208
一、猪苓的化学成分208
二、野生猪苓菌核或菌丝和栽培猪苓菌丝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210
第二节 猪苓的药理作用和药用配方210
一、猪苓的药理作用210
二、药用配方211
猪苓和天麻小结213
主要参考文献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