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田连元自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田连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0119511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田连元-自传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田连元自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引言 我的出生4
一、有记忆便是战争1
炸飞了的新娘1
“圆光”——第一次撒谎2
二、逃难路上6
妹妹差点被卖了6
小黑小子之死7
三、第一次登台演出10
桌子底下的观众10
我唱了一段有违宗教政策的段子11
老师不让唱了12
四、从“模范儿童”到辍学学艺14
“模范儿童”四个字把我紧张的够呛14
挥泪告别学校15
看人家,九岁就挣钱养家了17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20
五、学文与习武25
“日书摊儿学院”25
岳家的“左把枪”名震津西26
借读课本代替上学31
六、我在小站的老师和朋友35
良师益友范云35
少年知己张凤祥39
七、我真正踏上了舞台的时候42
艺名的来历42
登台即告失败43
想改行但无路可走44
成败起伏的艺术实践之路46
八、入了曲艺团,算有了组织51
入了曲艺团却没让说书51
给主演念书道子52
九、意想不到的情缘54
遭到各方反对的恋爱54
催变的婚姻58
不像婚礼的婚礼60
十、丧事连连63
父亲病故,肩负重任63
祖父病危有心无力65
他年故土倾泪诉67
十一、情缘无奈现实定格69
我较早当了父亲69
两封信道出实情70
十二、该上台时则上台76
彩屯说书76
王铁夫的一席谈78
说新书初试牛刀82
十三、这就叫红了吗?84
《追车回电》没想到能火84
我的第一部广播长篇评书87
十四、在那史无前例的时期90
我怎么当上团长90
当了团长倒了霉,撞刀口上了91
人民大会堂,周总理指挥大合唱93
十五、罢官前后96
第一次想到死96
我讲“毛泽东的丰功伟绩”99
十六、战校生活103
谁敢撕毁毛主席语录?103
全团下乡104
十七、桓仁的农民108
梨树沟印象108
“四、五干部”和新诗作110
十八、拼死当个农民113
上山砍树体会到什么叫“累死”113
下田插秧觉得古诗当改115
上古城子的看桃人116
十九、死而复生的艺缘118
嗓子“关门儿”注定“歇菜”118
改演京剧样板戏119
忍痛杀鸡121
二十、生活从拮据走向绝境125
从卖手表到没了户口本125
从柳树苫房到烧书做饭127
菊花能活,我能活吗?128
二十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129
准备去静坐绝食129
天助我搬家132
二十二、农民又回到市里134
讲故事,说相声134
是如梦初醒还是现实如梦136
换个地方,去沈阳138
二十三、北京四省市会演140
《新的采访》《没演完的戏》被《中国文学》译载海外140
到中央戏剧学院讲课142
游园与看“焰火”143
二十四、海城地震 我们奔赴地震中心146
地震前后146
难忘的除夕之夜148
二十五、“难忘的1976年”之后152
恢复歌剧《江姐》的排演152
“还原会”的折磨153
大字报贴到文化部——“田连元有一条人命”156
二十六、二万五千里的巡回演出158
记忆中的第一次醉酒159
清真寺里的一堂课161
独特风格来自哪里163
二十七、高原之行165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165
与杨振华一席谈167
瑶池印象168
二十八、一路观光奔西安170
行程中的历史故事170
古都见闻172
诸葛亮是智慧的符号174
“谐剧”大师王永梭176
二十九、穿越丛山到昆明178
看西山楹联178
茅台酒每瓶十三元五角,竟没有一个人买181
挥泪告别渝州181
三十、三峡行184
丰都与万县184
江水长流传闻多185
传说田连元死了189
三十一、调整改变适者生存192
歌舞晚会加一段评书192
编导相声剧《甜酸苦辣》193
三十二、首开电视长篇评书之先河197
从广播评书《杨家将》说起197
电视评书《杨家将》的产生过程199
《杨家将》轰动北京203
围绕方言引起的207
三十三、走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14
第一次上“春晚”214
不忘的追忆——怀念母亲216
与几位名家的合影221
与王刚同上北京电视台春晚223
三十四、第二次上“春晚”227
李瑞环同志的谦和大度227
“红队队长”与江泽民同志握手230
三涉“春晚”,失之交臂233
三十五、获首届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奖236
首次登上天安门城楼236
讨论会上我发言阐述“穷酸堂”239
三十六、首都体育馆的演出和《西游记》剧组的陕西行242
巧遇庄则栋243
不是亲戚的亲戚246
三十七、非专业主持人249
参与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的设立249
辽宁卫视《共度好时光》开播第一期252
一场京剧荟萃的晚会254
与宋丹丹主持阜新玉龙文化节开幕式257
三十八、七年的《戏苑景观》260
听书看戏》260
名家印象263
忘不了的徐福元265
三十九、非专业相声、小品演员271
与那英说相声271
戏曲小品《寇准巧断双夫案》273
与台湾影星萧蔷演小品274
四十、为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当顾问277
应聘之初278
为拍《水浒传》上梁山280
夜谈《水浒传》一己之见284
一期没有播出的《实话实说》290
四十一、和日本友人铃木靖的交往294
初次见面294
托捎的礼品295
相会于北京296
四十二、出访加拿大300
不会英语照样出国300
与大山同行304
语言不通,还是麻烦307
四十三、加国之游(一)310
到美国转了一圈儿又回来了311
邂逅牛先生312
绮丽山怪坡314
哈里法斯凭吊“泰坦尼克”号316
四十四、加国之游(二)320
爱德华王子岛320
尼亚加拉大瀑布321
多伦多大学讲课324
四十五、加国之游(三)329
闲逛央街329
听小杜、刘红说加国330
北京协会的邀请332
四十六、从艺四十年活动337
颁奖会和研讨会337
赵本山迟来的祝贺339
四十七、北京大学讲课与说书344
首次进北京大学讲课344
到北大现场说书346
第二次北大说书349
大学说小学也说351
四十八、俄罗斯之行(一)354
初会司格林354
安检难过355
游览圣彼得堡357
四十九、俄罗斯之行(二)363
不平凡的墓地363
去诺夫格勒365
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第一次讲课367
五十、俄罗斯之行(三)370
圣彼得堡大学的第二次讲课370
一次终生难忘的尴尬会餐373
五十一、夙愿未偿,心愿未了377
汪景寿印象377
重会司格林380
五十二、再开新领域383
北方评书首次进入香港383
第一次出访台湾385
开放的即兴演出387
槟榔西施美,槟榔实难吃390
五十三、第二次去台湾396
首演宜兰,首讲教育大学398
台北红楼剧场的演出401
日月潭之行访“惭愧大师”404
告别演出恰逢母亲节410
五十四、第三次去台湾413
郝伯村一家来听书413
她是蒋纬国的亲家414
五十五、与金庸大侠的不见之缘417
我看新派武侠小说417
录制《书剑恩仇录》419
五十六、出版《田连元大话成语》421
上了一次老年大学421
签名售书时,读者送我一本我21岁时买的书422
五十七、风雨本溪五十年424
曾一度想回天津曲校任教424
没搞活动的从艺五十周年425
连元三喜庆典活动427
五十八、我的几个徒弟429
开门弟子张洁兰429
卞志明与关勇超433
台湾弟子叶怡均435
第五个弟子王静436
五十九、我看当前评书艺术的处境439
评书会不会消亡439
评书能不能发展440
六十、我这一家人442
妻子、弟弟、妹妹442
长女、长子与次子447
长孙女、小孙女与外孙女448
告一段落的话449
田连元书法作品452
后记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