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南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南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第1卷
  • 周时昌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4110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93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湖南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湖南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创新理论的源起与演变3

第二节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5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及其与国家创新系统的联系与区别9

第四节 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结构与特征10

第五节 构建湖南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3

第二章 湖南科技创新的进展与任务20

第一节 湖南科技创新的现状20

第二节 科技创新能力的省际比较25

第三节 湖南科技创新的任务31

第三章 湖南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33

第一节 激活源头,加强原始创新33

第二节 加强整合,建立和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37

第三节 强化支撑,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44

第四节 引导集群,培育和发展创新区域46

第五节 营造氛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49

第四章 湖南科技创新主体重构54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主体的国际比较54

第二节 湖南大企业的技术创新58

第三节 湖南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62

第四节 湖南科技创新主体重构的思路与对策66

第五章 湖南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建设69

第一节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69

第二节 基础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71

第三节 湖南基础研究的现状及问题73

第四节 加强湖南基础研究的对策建议78

第六章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82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阐释与探讨82

第二节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诊断与分析85

第三节 加快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91

第七章 湖南传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00

第一节 传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100

第二节 传统产业科技创新的历史回顾102

第三节 湖南传统产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104

第四节 部分国家传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09

第五节 湖南传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重点与对策112

第八章 湖南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16

第一节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16

第二节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8

第三节 专业农业科研体系的改革调整和建设119

第四节 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调整和建设124

第五节 大力提高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126

第六节 大力提高农民吸收应用新技术的能力128

第七节 推进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措施和步骤129

第九章 湖南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33

第一节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概述133

第二节 集群式创新及其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135

第三节 湖南区域科技创新比较研究141

第四节 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144

第五节 湖南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48

第六节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与协调153

第十章 湖南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155

第一节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及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155

第二节 湖南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158

第三节 湖南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62

第四节 湖南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重点及对策166

第十一章 湖南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170

第一节 科技创新环境比较分析170

第二节 科技创新需求环境的营造和市场秩序的改善171

第三节 科技基础设施环境建设175

第四节 科技投入环境建设176

第五节 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177

第六节 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180

第七节 科技创新法制环境建设182

第十二章 湖南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184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功能184

第二节 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的微观基础186

第三节 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189

第四节 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191

第五节 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技创新湘军196

第十三章 依托科技创新建设经济强省198

第一节 加快信息化创新步伐,以信息化带动湖南工业化198

第二节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速湖南农业产业化进程201

第三节 强化城市科技创新,提升湖南城市竞争力204

第四节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湘”字号知名品牌208

第二编 湖南科技发展支撑条件研究215

第十四章 导论215

第一节 科技发展支撑条件概述215

第二节 科技发展对其支撑条件的要求223

第三节 面向知识经济的科技发展支撑条件227

第四节 国内外科技发展支撑条件建设235

第十五章 湖南科技发展支撑条件相关分析238

第一节 湖南科技发展回顾238

第二节 湖南科技发展支撑条件现状244

第三节 湖南科技发展展望251

第十六章 湖南科技发展支撑条件体系建设258

第一节 湖南科技发展支撑条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58

第二节 湖南科技发展支撑条件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思260

第三节 科技经费投入264

第四节 科学仪器273

第五节 科技信息系统280

第六节 重点实验室286

第七节 科技期刊295

第八节 实验动物299

第九节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04

第十七章 湖南科技发展支撑条件体系的运行机制314

第一节 保障条件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314

第二节 投融资机制317

第三节 人才发展机制322

第四节 条件资源运营机制325

第五节 政策(法规)引导机制327

第三编 湖南科技投融资体系研究331

第十八章 科技投融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分析331

第一节 科技投融资与科技实力的关联研究331

第二节 科技投融资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研究335

第三节 科技投融资与财源建设的关联研究339

第十九章 科技投融资的经济学机理研究344

第一节 科技之价值344

第二节 科技投融资的宏观经济学机理347

第三节 科技投融资的微观经济学机理351

第二十章 科技投融资状况的比较分析355

第一节 湖南省科技投资状况的比较分析355

第二节 湖南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状况的比较分析358

第三节 湖南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状况及其比较分析359

第四节 中外科技型企业融资及其比较分析363

第二十一章 科技投融资主体重构与企业科技投入374

第一节 科技投融资企业的国际比较374

第二节 湖南省企业科技投入现状与特点378

第三节 我国产业的科技投融资现状380

第四节 重塑科技投入主体的内外环境分析383

第五节 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的对策探讨384

第二十二章 科技的财政投入386

第一节 科技投融资企业的国际比较386

第二节 国外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与趋势386

第三节 湖南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389

第四节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基本思路396

第五节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对策建议399

第二十三章 科技的信贷投入404

第一节 科技信贷与间接融资的特点与趋势404

第二节 湖南科技信贷投入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406

第三节 科技信贷投入的作用域与切入点410

第四节 科技信贷政策的优化设计412

第二十四章 科技投融资与资本市场420

第一节 资本市场对科技融资建设的功能与作用420

第二节 湖南利用资本市场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融资方式422

第三节 促进湖南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对策思路425

第二十五章 科技投融资与风险投资431

第一节 风险投资: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投融资方式431

第二节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与现状433

第三节 加速发展湖南省风险投资业的几点思考438

第二十六章 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与对外开发447

第一节 加入WTO对我国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影响447

第二节 湖南省科技领域对外开放的现状452

第三节 利用国际资本加快湖南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456

第二十七章 湖南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投入体系建设463

第一节 R&D的重要作用及发展趋势463

第二节 部分国家R&D投入的特点与启示466

第三节 湖南R&D投入的现状分析469

第四节 完善湖南R&D投入体系的对策建议473

第二十八章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研究476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基本特点与要求476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方面的做法及启示481

第三节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的现状分析484

第四节 重构湖南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489

第四编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与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研究第二十九章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与工业化第一节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与工业化的关系、特点和地位497

第二节 国外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进工业化的几种模式511

第三节 国内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成效和经验527

第三十章 湖南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和工业化现状分析552

第一节 湖南工业化现状评价552

第二节 湖南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现状与评价574

第三节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进湖南工业化势在必然592

第三十一章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与推进湖南工业化第一节 新经济时代赋予工业化进程新特点605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与工业化进程609

第三节 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617

第四节 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的高新技术主导产业628

第五节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642

第六节 高新技术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的重点区域648

第三十二章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技术创新战略第一节 技术创新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654

第二节 湖南省技术创新现状663

第三节 湖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666

第四节 湖南省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分析671

第五节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679

第三十三章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与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第一节 营造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681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706

第三节 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715

第五编 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化研究727

第三十四章 概论727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理论基础727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734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738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的产生与发展742

第三十五章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基本经验749

第一节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模式749

第二节 国内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分析757

第三节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经验766

第三十六章 加入WTO湖南农业比较优势分析771

第一节 湖南农业主导产业比较优势分析771

第二节 农业主导产业区位优势与布局现状分析778

第三节 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总体评估784

第三十七章 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790

第一节 发展原则790

第二节 发展思路793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建设方案798

第三十八章 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的源动力813

第一节 湖南农业科技优势分析813

第二节 重大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化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作用816

第三节 湖南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点818

第四节 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作用评价的指标822

第三十九章 现代企业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基石827

第一节 现代生产要素配置与农业产业化发展827

第二节 主导产业基地建设829

第三节 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培育834

第四节 主导产业市场营销体系建设838

第四十章 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的核心843

第一节 湖南农产品加工产业现状843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在产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850

第三节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853

第四节 发展重点860

第四十一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的制高点第一节 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趋势872

第二节 湖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875

第三节 湖南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布局与发展方向879

第四节 湖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882

第四十二章 对策与措施886

第一节 转变观念886

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890

第三节 创新形式893

第四节 优化环境896

第六编 湖南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903

第四十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90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903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908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其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与创新916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国的实施情况919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924

第六节 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929

第七节 《中国21世纪议程》932

第八节 新时期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938

第九节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941

第十节 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946

第四十四章 湖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951

第一节 资源环境分析951

第二节 发展背景分析954

第三节 湖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系955

第四节 湖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957

第四十五章 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可持续发展962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962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思想969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举措971

第四十六章 湖南省人口可持续发展975

第一节 湖南人口与发展过程975

第二节 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979

第三节 耕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981

第四节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983

第五节 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987

第六节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体系990

第四十七章 湖南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993

第一节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993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999

第三节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1002

第四节 能源可持续利用1005

第五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1006

第四十八章 湖南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009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治理1009

第二节 环境经济管理与环境经济建设1015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018

第四十九章 湖南省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022

第一节 森林生态问题及其恢复重建1022

第二节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1026

第三节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1031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1035

第五十章 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1038

第一节 农业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1038

第二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思路1047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1052

第五十一章 湖南省工业可持续发展1062

第一节 工业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1062

第二节 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1070

第三节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072

第五十二章 湖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1079

第一节 城市化推进分析1079

第二节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1082

第三节 城市等级体系和城市职能体系的优化调整1086

第四节 积极发展小城镇1087

第五十三章 湖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091

第一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1091

第二节 湖南旅游业发展现状1094

第三节 湖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1102

第五十四章 湖南省生产力布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现状与问题分析1109

第二节 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1111

第三节 新时期空间开发的基本框架1114

第四节 湖南省东线的可持续开发1114

第五节 湖南省中线的可持续开发1116

第六节 湖南省西线的可持续开发1117

第七节 湖南省二级轴线的可持续开发1119

第五十五章 知识经济与湖南可持续发展1121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概念及特征1121

第二节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122

第三节 知识经济对湖南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124

第四节 湖南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协调推进的对策1126

第五十六章 洞庭湖区综合治理1133

第一节 洞庭湖的综合治理1133

第二节 环洞庭湖经济圈的构建1137

第三节 长江三峡工程与洞庭湖区水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1144

第五十七章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1151

第一节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分析1151

第二节 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建设1153

第三节 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契机,全面推进长沙市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158

第五十八章 湖南省山河库湖综合治理1161

第一节 湖南省山河库湖综合治理概况1161

第二节 湖南省山河库湖综合治理的目标体系1164

第三节 湖南省山区的综合治理1167

第四节 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综合治理1170

第五节 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的综合治理1172

第六节 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政策措施1173

第七编 新世纪湖南科技人才发展研究1179

第五十九章 绪论1179

第一节 科技人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1179

第二节 研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1184

第三节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1187

第六十章 科技人才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实践1189

第一节 现代人才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1189

第二节 人才资源的经济学理论1194

第三节 邓小平、江泽民对人才理论的贡献1198

第四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1201

第五节 现代科技人才资源管理实践1204

第六十一章 科技人才资源能力建设1210

第一节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及其重要意义1210

第二节 科技人才资源能力的开发1201

第三节 科技人才资源的教育与培训1218

第六十二章 科技人才流动和竞争1225

第一节 人才流动的一般原因分析1225

第二节 高技术人才流动1231

第三节 科技人才竞争1235

第六十三章 国内外科技人才管理实践与经验1240

第一节 国外科技人才管理实践和经验1240

第二节 我国科技人才管理实践经验1247

第六十四章 湖南科技人才管理现状1257

第一节 科技人才管理的现行体制1257

第二节 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建设1261

第三节 科技人才队伍管理改革的走向及定位1270

第四节 科技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1274

第六十五章 湖南省科技人才资源分析1278

第一节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分析1278

第二节 科技人才结构分析1281

第三节 科技人才密度分析1286

第四节 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才资源现状1289

第五节 顶尖科技人才现状1294

第六节 科技人力资源评价1295

第六十六章 加入WTO对湖南科技人才队伍的影响1298

第一节 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更趋市场化、国际化1298

第二节 国际间对优秀科技人才的竞争日益加剧1301

第三节 人才资源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1304

第四节 我国科技人才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308

第六十七章 新世纪湖南科技人才需求分析1314

第一节 新世纪科技革命与人才需求1314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人才需求1318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对科技人才的需求1321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对科技人才的需求1325

第五节 发展高科技对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的需求1330

第六十八章 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1334

第一节 科技人才优化配置的几个问题1334

第二节 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1337

第三节 加强基础研究,造就学科带头人群体是人才资源优化的重点1340

第四节 抓好科研基地建设,建立人才资源共享机制1342

第五节 树立竞争意识,积极引进人才,努力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1344

第六节 开发“银色”人才,是科技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补充1347

第六十九章 新世纪湖南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主要任务第一节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任务1349

第二节 重视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1351

第三节 强化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建设与培养1354

第四节 加速高科技企业家人才建设与培养1361

第五节 加强农业与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1362

第六节 优化人才建设的环境1365

第七十章 科技人才管理案例1372

案例之一 以科学管理推动科技创新——长沙远大空调公司人才管理初探1372

案例之二 在体制转换中坚持不懈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人才深度开发的经验1374

案例之三 创一流企业 造一流人才 做一流贡献——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分析1377

案例之四 打造企业远航的“引擎”——株洲时代集团公司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分析1380

案例之五 生机勃勃的浏阳生物医药园1382

案例之六 长株潭人才聚集战略研究(摘要)1385

案例之七 摩托罗拉人才管理经验与启示1390

案例之八 瑞典赫斯尔医药公司技术创新及其人才队伍建设1394

第八编 科技创新政策和创新环境研究1401

第七十一章 绪论1401

第一节 科技政策基本要素组成1401

第二节 我国科技政策的演变1403

第三节 科技创新政策的特点与分类1408

第七十二章 科技创新政策的作用及其评估1412

第一节 科技创新政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1412

第二节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1421

第三节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障碍和改进1429

第四节 当前科技创新政策的失灵现象分析1432

第七十三章 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1439

第一节 现代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点1439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政策支持1447

第三节 部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政策1449

第四节 我国近年来制定的主要科技政策及精神1450

第五节 湖南省科技创新政策评述1457

第七十四章 湖南科技创新主要政策分析1472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政策1472

第二节 湖南科技创新的产权政策1493

第三节 湖南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1515

第七十五章 湖南科技创新环境因素分析1527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体制环境1527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经济环境1538

第三节 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1548

第七十六章 湖南科技创新政策与环境建设展望1561

第一节 加入WTO对湖南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的挑战1561

第二节 加入WTO对湖南省制定新的科技创新政策提供了机遇1567

第三节 湖南省科技创新政策调整的重点与建议1569

第四节 科技创新政策与环境建设的目标与任务1573

第九编 湖南技术转移战略与对策研究1593

第七十七章 技术转移及相关理论1593

第一节 技术转移概述1593

第二节 技术转移的宏观理论1601

第三节 技术转移的微观理论1606

第七十八章 技术转移与经济持续增长1626

第一节 技术转移是经济增长的源泉1626

第二节 技术植入增长的机制1631

第三节 WTO规范的相关要求1637

第七十九章 我国现有技术转移的机制与体制1650

第一节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机制与体制1650

第二节 技术市场的机制与体制1653

第三节 成果转化的机制与体制1667

第四节 专利制度与专利1684

第八十章 湖南技术转移现状与对策1693

第一节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现状与对策1693

第二节 技术市场现状与对策1703

第三节 成果转化现状与分析1717

第四节 湖南专利申请保护的现状与对策1730

第八十一章 湖南技术转移的战略架构1745

第一节 技术富集构筑技术跨越战略1745

第二节 技术集群实施集群经济战略1753

第三节 技术扩散提升区域经济战略1765

第八十二章 湖南技术转移域实施战略及对策1777

第一节 大学一企业间技术转移1777

第二节 企业一企业间技术转移1783

第三节 区域一区域间技术转移1792

第十编 加入WTO与湖南国际科技合作研究1801

第八十三章 国际科技合作的环境与发展趋势1801

第一节 科技全球化1801

第二节 各国科技创新模式与政策的比较1808

第三节 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趋势1821

第四节 俄、美、日、欧盟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综述1829

第八十四章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综述1843

第一节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方式1843

第二节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原则1844

第三节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1846

第四节 开拓我国新世纪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局面1857

第八十五章 加入WTO对湖南省科技发展的影响1863

第一节 湖南科技发展现状1863

第二节 与科技发展相关的WTO规制1867

第三节 WTO规制对湖南科技发展的影响评估1874

第八十六章 WTO体制下湖南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选择第一节 湖南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1884

第二节 加入WTO对湖南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1893

第三节 湖南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优劣势分析1901

第四节 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战略选择1904

第八十七章 实施湖南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的策略1911

第一节 实施湖南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的主要问题1911

第二节 促进湖南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性措施建议1912

第三节 湖南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的实施1916

第八十八章 加入WTO对湖南各行业的影响及国际科技合作策略第一节 加入WTO对湖南工业的影响与国际科技合作策略1921

第二节 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的影响与国际科技合作策略1924

第三节 WTO构架下的湖南服务业发展及国际科技合作策略1929

第八十九章 企业的国际科技合作1939

第一节 企业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主体地位1939

第二节 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形式1941

第三节 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环境分析1944

第四节 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动机1947

第五节 推动湖南企业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对策1950

第九十章 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国际科技合作1952

第一节 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及其优势1952

第二节 高校及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1955

第三节 高校及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思路19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