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隋唐道家与道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隋唐道家与道教
  • 李大华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38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1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道家-哲学思想-研究-中国-隋唐时代;道教史-研究-中国-隋唐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隋唐道家与道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家思想的兴盛与隋、唐初诸帝王的崇道政策1

一、老庄学说的复兴1

二、隋文帝与道教12

三、隋炀帝与道教20

四、唐高祖与道教31

五、唐太宗与道教41

六、武则天与道教48

第二章 成玄英、李荣的重玄思想体系61

一、论玄与又玄62

二、论道68

三、论有无84

四、论动静96

五、论本迹、体用110

六、论三一124

七、论生命与心性127

八、李荣的重玄思想166

第三章 王玄览《玄珠录》的道体、心性学说180

一、论“道体”181

二、论“道物”186

三、论“心性”189

四、论“有无”196

五、论“坐忘”199

第四章 孟安排《道教义枢》以重玄为旨趣的道教哲学思想208

一、道德214

二、自然231

三、有无239

四、本迹与体用244

第五章 司马承祯的道教哲学思想252

一、生平与著述252

二、《天隐子》与《坐忘论》关系考258

三、《服气精义论》:早期服气论276

四、《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中期道性论286

五、《天隐子》“序”、“跋”与《坐忘论》:后期炼气成仙坐忘得道思想295

第六章 唐玄宗的道家思想317

一、生平与著述317

二、唐玄宗道家思想特点321

三、“明道德生畜之源”的重玄道体论329

四、“道性清静,修性反德”的道性论342

五、“因学知道,行无行相”的体道论351

六、《真经》之要“在乎理身理国”的道治思想359

第七章 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376

一、生平与著作376

二、“道至无而生天地”380

三、“道德、天地、帝王,一也”385

四、长生可贵、神仙可学391

五、“积学修真,超形成仙”402

第八章 张志和《玄真子外篇》的庄学思想415

一、生平与著述415

二、“为物之宰曰造化”的本体论417

三、“至道非有无之殊”的辩证法423

四、“无心可知道之妙”的认识论431

五、“死生有循环之端”的生死观436

第九章 强思齐的道论438

一、生平与著述438

二、《道德真经玄德纂疏》的思想特色440

三、“大道虚玄,贷形生物”的道体论445

四、“崇本息末,无为而无不为”的法道观452

五、“多闻博学,不如体真”的得道观465

第十章 杜光庭道教哲学思想体系474

一、生平、著作与思想简介474

二、重玄思想及理论来源480

三、“道通一气”的宇宙本体论490

四、“体用相资”的辩证思维500

五、“穷理尽性”与“安静心王”510

六、理身与理国522

第十一章 《无能子》、《化书》的自然论与社会批判思想537

一、《无能子》的作者及著述537

二、《无能子》的自然论538

三、《无能子》的社会批判思想546

四、《化书》作者及著述552

五、《化书》的“虚化论”554

六、《化书》的社会批判思想568

第十二章 罗隐的道家社会历史观581

一、生平简述581

二、“贵贱之理著之于自然”586

三、“自谗”与“谗于世”597

第十三章 隋唐重玄学说与内丹学说604

一、道教“重玄”哲学604

二、道教内丹学与神学思辨615

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的“还丹”说及其“数”论627

第十四章 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两部道经——《阴符经》与《常清静经》638

一、《阴符经》及其唐代诠释638

二、《常清静经》及其唐代诠释651

第十五章 道与释儒662

一、道与佛662

二、道与儒678

三、唐代道教与理学694

主要参考文献709

后记7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