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型复杂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秦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188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非线性结构分析-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型复杂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本概念1
1.1变形状态1
1.1.1 Lagrange描述1
1.1.2 Euler描述2
1.2应变状态3
1.2.1 Green应变张量3
1.2.2 Almansi应变张量4
1.3应力状态4
1.3.1应力张量4
1.3.2三种应力张量之间的关系7
1.4非线性力学8
1.5结构非线性问题9
1.6张量记号10
1.7结构非线性研究的意义11
参考文献12
第二章 新的本构关系13
2.1弹塑性应变增量理论13
2.1.1单向拉伸状态13
2.1.2简单加载状态14
2.1.3复杂加载状态17
2.1.4应力应变关系17
2.2热弹塑性应变增量理论18
2.2.1材料性质与温度无关的本构关系18
2.2.2材料性质与温度有关的本构关系19
2.3弹粘塑性应变增量理论20
2.3.1单向应力状态21
2.3.2复杂应力状态22
2.3.3应力-应变关系22
2.4热弹粘塑性应变增量理论23
2.4.1材料性质与温度无关23
2.4.2材料性质与温度有关23
2.4.3统一的本构理论23
2.5新的本构关系24
2.6附录24
2.6.1弹塑性流动法则理论24
2.6.2弹塑性矩阵(一)27
2.6.3弹塑性矩阵(二)31
2.6.4弹粘塑性模型33
2.6.5本构关系35
参考文献38
第三章 非线性变分原理39
3.1材料非线性变分原理39
3.1.1虚功原理39
3.1.2弹塑性变分原理42
3.2材料非线性广义变分原理45
3.2.1弹塑性广义变分原理46
3.2.2弹粘塑性变分原理48
3.3几何非线性变分原理52
3.3.1基本方程52
3.3.2最小势能原理52
3.4几何非线性广义变分原理53
3.5双重非线性变分原理57
3.5.1基本方程57
3.5.2有限变形弹塑性变分原理58
3.6双重非线性广义变分原理59
3.6.1有限变形弹塑性广义变分原理59
3.6.2带权参数变分原理60
参考文献60
第四章 结构分析的新方法61
4.1样条函数61
4.1.1 B样条函数构造的方法61
4.1.2 B样条函数的性质62
4.1.3 B样条函数的数值方法63
4.2样条基函数64
4.2.1构造样条基函数的方法64
4.2.2求[Q]=[S]-1值68
4.2.3式(4.26)所示样条基函数的具体形式70
4.2.4构造样条基函数73
4.3样条离散化75
4.4非均匀分划问题77
4.5结构分析的新方法79
4.6大型复杂结构分析的QR法80
4.6.1计算原理80
4.6.2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分析的QR法83
4.6.3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分析的QR法86
4.6.4高层建筑框-剪结构分析的QR法87
4.6.5高层建筑筒体结构分析的QR法88
4.6.6高层建筑复杂结构体系分析的QR法91
4.7计算例题91
4.8附录94
4.8.1梁单元94
4.8.2非结点荷载作用下的梁单元98
4.8.3平板壳单元99
4.8.4 QR变换的简化方法101
4.8.5 B样条内积的积分法104
4.8.6几个重要矩阵106
4.8.7[Q]矩阵115
4.8.8确定[B]矩阵117
参考文献118
第五章 大型复杂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119
5.1小变形几何非线性问题119
5.1.1梁的小变形几何非线性理论119
5.1.2薄板的小变形几何非线性理论121
5.1.3两个重要性质123
5.2大变形几何非线性问题124
5.2.1有限变形理论124
5.2.2两个重要性质126
5.2.3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关键问题127
5.3建立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新模型127
5.3.1高层框架几何非线性分析的QR法128
5.3.2高层复杂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QR法133
5.4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新算法136
5.4.1 Newton-Raphson法136
5.4.2修正的Newton_ Raphson法137
5.4.3增量法138
5.4.4增量迭代法138
5.4.5作者的新算法140
5.5计算例题140
5.6附录142
5.6.1几何非线性单元切线刚度矩阵142
5.6.2建立几何非线性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的一般方法143
5.6.3大变形几何非线性问题145
5.6.4两种增量格式比较149
5.6.5梁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新方法150
参考文献156
第六章 大型复杂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158
6.1建立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的新模型158
6.1.1平面框架弹塑性分析的QR法159
6.1.2高层复杂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的QR法163
6.2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的新算法165
6.2.1增量初应力迭代法165
6.2.2增量变刚度迭代法166
6.2.3作者的新算法167
6.3弹塑性梁单元167
6.4两个特例详细解析171
6.4.1拉杆弹塑性分析的样条有限点法171
6.4.2梁的弹塑性分析的样条有限点法179
6.4.3塑性矩阵187
6.5计算例题188
参考文献188
第七章 大型复杂结构双重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190
7.1大变形本构关系190
7.1.1一般原理190
7.1.2大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191
7.1.3本构关系的客观性原理193
7.1.4 Jauman应力率194
7.1.5证明大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195
7.2大型复杂结构双重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196
7.2.1基本理论196
7.2.2初应力理论与几何非线性结合的格式198
7.2.3变刚度理论与几何非线性结合的格式201
7.2.4大型复杂结构双重非线性分析的QR法204
7.2.5作者的新算法210
7.3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新方法210
7.4计算例题210
7.5附录214
7.5.1结构双重非线性问题214
7.5.2大变形弹塑性单元刚度矩阵214
7.5.3非线性单元215
参考文献215
第八章 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新算法217
8.1结构非线性刚度方程217
8.1.1第一种格式218
8.1.2第二种格式/第三种格式218
8.2 样条递推法219
8.2.1第一种样条递推算法219
8.2.2第二种样条递推法223
8.2.3第三种样条递推法223
8.3样条增量迭代法224
8.3.1第一种增量迭代法224
8.3.2第二种增量迭代法225
8.3.3第三种增量迭代法226
8.4材料非线性分析的新算法226
8.4.1样条初应力递推法226
8.4.2样条初应力增量迭代法227
8.4.3样条变刚度增量迭代法227
8.5双重非线性分析的新算法228
参考文献229
第九章 混凝土徐变收缩效应分析的新方法230
9.1基本概念230
9.1.1徐变与收缩230
9.1.2徐变及收缩对结构的影响231
9.1.3影响徐变及收缩的因素231
9.2徐变及收缩理论231
9.2.1徐变理论231
9.2.2收缩理论234
9.3变分原理235
9.4结构徐变及收缩效应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235
9.4.1样条有限点法235
9.4.2 QR法243
9.5结构徐变非线性效应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245
9.5.1建新模245
9.5.2新算法250
9.6结构徐变非线性效应分析的QR法252
9.7计算例题253
9.7.1南宁永和大桥混凝土徐变收缩效应分析253
9.7.2巫山长江大桥混凝土徐变收缩效应分析253
参考文献253
第十章 大型复杂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255
10.1动力本构关系255
10.2建立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新模型255
10.2.1结构几何非线性动力问题255
10.2.2结构双重非线性动力问题258
10.2.3结构材料非线性动力问题260
10.3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新算法260
10.3.1非线性动力方程260
10.3.2第三种样条递推算法261
10.3.3几种新算法266
10.3.4无条件稳定算法269
10.4状态方程的新算法270
10.4.1精细算法270
10.4.2样条加权残数法(一)272
10.4.3样条加权残数法(二)275
10.5结构非线性动力特性的新算法277
10.5.1建立新模型277
10.5.2新算法277
10.5.3结构非线性振动周期的算法278
10.5.4求自振频率279
10.5.5结构的质量矩阵及阻尼矩阵279
10.6计算例题280
参考文献284
第十一章 大型复杂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286
11.1结构动力稳定性286
11.2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问题的新模型286
11.3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问题的新算法287
11.3.1新算法287
11.3.2计算步骤290
11.4求解结构动力失稳临界荷载的实用方法291
11.4.1动力时程分析法291
11.4.2静力变换法291
11.4.3静力法292
11.4.4几点注意292
11.5计算例题293
参考文献293
第十二章 大型复杂结构动力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294
12.1结构动力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的QR法294
12.1.1建新模294
12.1.2选用新算法295
11.2动力弹性调整-QR法296
12.2.1计算原理297
12.2.2计算步骤301
12.3二阶动力弹性调整-QR法302
12.3.1计算原理302
12.3.2计算步骤302
12.4动力塑性铰模型-QR法303
12.4.1一阶动力塑性铰模型-QR法303
12.4.2二阶动力塑性铰模型-QR法304
12.5静力法304
12.6计算例题305
参考文献305
第十三章 结构不确定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07
13.1不确定性变量307
13.2不确定性本构关系308
13.3结构不确定性非线性变分原理309
13.4结构不确定性分析的新方法311
13.4.1样条离散化311
13.4.2建立样条刚度方程311
13.4.3计算不确定性量312
13.5小结312
参考文献313
第十四章 大型复杂结构损伤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14
14.1基本概念314
14.1.1结构损伤314
14.1.2基本方程315
14.1.3损伤变量315
14.1.4应力-应变关系316
14.1.5演化方程316
14.1.6应力等效原理317
14.2钢材损伤理论317
14.2.1弹性各向同性损伤本构关系317
14.2.2弹塑性各向同性损伤本构关系318
14.2.3各向同性损伤的弹塑性应变理论321
14.2.4各向同性损伤的弹粘塑性理论322
14.2.5弹性各向异性损伤本构关系322
14.2.6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本构关系325
14.2.7损伤演化模型326
14.3混凝土损伤本构关系328
14.3.1混凝土弹性各向同性损伤本构关系328
14.3.2混凝土弹塑性各向同性本构关系328
14.3.3混凝土粘弹塑性各向同性本构关系330
14.3.4各向同性损伤的弹塑性应变理论331
14.3.5损伤演化方程332
14.4损伤变分原理332
14.4.1损伤变分原理333
14.4.2三类变量损伤广义变分原理333
14.4.3二类变量损伤广义变分原理333
14.5结构损伤分析的新方法334
14.5.1建新模334
14.5.2新算法335
14.6计算例题335
参考文献335
第十五章 大型复杂结构体系动力可靠度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36
15.1基本概念336
15.1.1结构的功能要求336
15.1.2结构功能函数337
15.1.3结构极限状态337
15.1.4结构可靠度338
15.1.5结构可靠指标339
15.1.6求可靠指标β的常用方法340
15.2结构体系可靠度343
15.3结构体系静力可靠度分析的新方法343
15.4结构体系动力可靠度分析的新方法344
15.5求结构体系可靠度345
15.6结构体系非概率可靠性分析的新方法346
15.6.1区间变量346
15.6.2非概率可靠性指标347
15.6.3塑性极限荷载-QR法347
15.7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方程348
15.8计算例题349
参考文献357
第十六章 大型复杂结构抗震分析的新方法358
16.1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360
16.1.1结构抗震性能水准360
16.1.2结构抗震性能目标361
16.1.3结构抗震性能概念设计361
16.1.4结构抗震性能计算设计361
16.1.5结构抗震性能评估362
16.1.6结构抗震性能控制363
16.1.7结构抗震性能的社会经济评估363
16.1.8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总框图364
16.2恢复力模型364
16.3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65
16.3.1建新模365
16.3.2新算法366
16.3.3第四种样条递推算法370
16.4结构不确定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新方法371
16.4.1结构随机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新方法371
16.4.2结构随机模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72
16.5结构体系抗震可靠度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73
16.6结构体系不确定性抗震可靠度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74
16.7计算例题375
16.8附录376
16.8.1确定恢复力向量376
16.8.2材料本构关系376
参考文献378
第十七章 大型复杂结构抗风分析的新方法380
17.1风荷载380
17.1.1静力风荷载380
17.1.2脉动风荷载380
17.1.3风载不使结构失效的条件381
17.2结构风振反应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82
17.2.1新模型382
17.2.2新算法383
17.3结构不确定性风振反应分析的新方法383
17.3.1结构随机非线性风振反应分析的新方法383
17.3.2结构不确定性非线性风振反应分析的新方法384
17.4结构体系抗风可靠度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85
17.5结构体系不确定性抗风可靠度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86
17.6计算例题388
参考文献388
第十八章 大型复杂结构振动控制分析的新方法389
18.1基本概念389
18.2建立结构振动控制的新模型391
18.3结构振动控制分析的新算法391
18.3.1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分析的新算法391
18.3.2结构振动被动控制分析的新算法392
18.3.3随机最优控制的新算法394
18.4智能高耸钢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96
18.4.1智能高层结构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96
18.4.2智能结构双重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399
18.4.3智能高层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402
18.4.4智能高层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新算法402
18.5计算例题403
18.6附录403
18.6.1智能梁单元403
18.6.2智能板壳单元405
18.6.3其他单元407
18.6.4非线性QR法408
参考文献408
第十九章 大型复杂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新理论新方法410
19.1基本概念410
19.2一类假设振型-QR法412
19.2.1单自由度等效体系动力方程的解法412
19.2.2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分析步骤414
19.3 Pushover-QR法415
19.3.1 Pushover法415
19.3.2 Pushover-QR法417
19.4二类假设振型-QR法419
19.4.1三自由度等效体系420
19.4.2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分析步骤421
19.5震损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422
19.5.1结构损伤指标422
19.5.2震损混凝土结构残余抗震能力评估的新方法423
19.6计算例题424
19.7附录425
19.7.1时程分析的新方法425
19.7.2确定恢复力向量425
19.7.3悬臂梁变形形状函数425
19.7.4水平荷载加载模式427
19.7.5材料本构关系429
19.7.6自振频率及其相应的振型429
19.7.7修正单元刚度矩阵431
19.7.8确定构件损伤指标di及dj值432
参考文献433
第二十章 大跨度桥梁结构分析的新方法434
20.1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分析的QR法434
20.1.1平面问题435
20.1.2空间问题438
20.1.3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分析法440
20.2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非线性分析的QR法441
20.2.1建新模441
20.2.2新算法445
20.2.3钢管混凝土拱桥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46
20.3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受力性能449
20.3.1非线性性能449
20.3.2动力反应450
20.3.3非线性静力稳定性450
20.3.4温度问题450
20.3.5核心混凝土徐变与收缩451
20.3.6拱桥的极限承载能力452
20.4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空问题452
20.5钢管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的QR法453
20.5.1计算理论453
20.5.2新算法455
20.5.3求结构极限承载能力456
20.6计算例题457
参考文献457
第二十一章 相邻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新方法460
21.1基本概念460
21.1.1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460
21.1.2结构与结构相互作用461
21.2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的新方法462
21.2.1结构与有限地基相互作用平面问题462
21.2.2结构与有限地基相互作用空间问题463
21.2.3结构与半无限地基相互作用466
21.3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非线性分析的QR法467
21.3.1建新模467
21.3.2新算法468
21.4相邻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QR法468
21.4.1相邻结构与有限地基相互作用468
21.4.2相邻结构与半无限地基相互作用469
21.4.3相邻结构相互作用非线性分析的QR法470
21.5计算例题470
参考文献470
第二十二章 高拱坝分析与评估的新理论新方法472
22.1拱坝与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的QR法472
22.1.1拱坝与有限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的QR法472
22.1.2拱坝与半无限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的QR法476
22.2高拱坝非线性分析的QR法476
22.2.1建新模476
22.2.2静力分析新算法477
22.2.3动力分析新算法478
22.3高拱坝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的新方法479
22.3.1高拱坝静力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的新方法479
22.3.2高拱坝动力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的新方法480
22.4高拱坝抗震能力分析与评估的新方法481
22.4.1建新模481
22.4.2高拱坝地震反应分析的新算法481
22.4.3高拱坝破坏状态的判断481
22.4.4高拱坝抗震能力483
22.4.5高拱坝抗震可靠性483
22.5高拱坝安全性评估的新方法483
22.5.1高拱坝塑性极限荷载-可靠性指标-QR法483
22.5.2等效应力-可靠性指标-QR法484
22.5.3强度准则-可靠性指标-QR法484
22.6计算例题485
参考文献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