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新文学》 1935-1937 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勋达著 著
- 出版社: 台南市立图书馆
- ISBN:978986007383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新文学》 1935-1937 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1
一、《台湾新文学》的再定位1
二、共时性与历时性脉络下的《台湾新文学》4
三、《台湾新文学》与后殖民理论交会的可能7
四、台湾文学研究工作的细致化10
【第一章 】台湾文艺联盟的分裂13
第一节 杨逵「恶意分化台湾文艺联盟」的罪名成立吗?13
一 指控与辩护13
二 叶石涛与陈芳明的看法17
三 再评价:去污名20
第二节 远因:文学路线之争24
一 文学观的歧异之一:文学的立场24
二 文学观的歧异之二:「大众文艺」与「文艺大众化」的认知27
第三节 近因:〈迈向绅士之道〉的刊载问题与宗派化争议55
一 争议的始末55
二 杨逵对文联组织的批评60
第四节 〈迈向绅士之道〉的评价与地位67
一 争议再起67
二 〈迈向绅士之道〉对认同文明进化的讽刺71
三 冲突的引爆点79
结语82
【第二章 】台湾新文学社的成立85
第一节 台湾新文学社的成立85
一 创立宗旨85
二 人事组织91
三 经营模式95
四 文艺活动与代理业务101
五 文坛人士的反应105
六 台湾新文学社与台湾文艺联盟的互动关系113
第二节 《台湾新文学》的发刊122
一 编辑 事务123
二 执笔者125
三 内容131
四 出刊情形147
结语151
【第三章】 「殖民地文学」的提出与讨论153
第一节 「殖民地文学」一词提出的意义153
一 台湾文学再出发153
二 结合阶级立场与民族立场的尝试154
三 仰赖情结的发酵158
第二节 台日籍作家双方相同的看法163
一 日本左派作家的声援163
二 日本作家群的左翼观点165
三 台湾作家的类似想法172
第三节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截然不同的视角175
一 殖民者身分下的思考:日本作家的帝国意识176
二 抵日本化/抵殖民化的追求:台湾本位的坚持203
第四节 争论之后206
一 共识206
二 困境208
三 重新思考:杨逵的报导文学观212
结语224
【第四章】 抵殖民的文学现象227
第一节 重构语言的文化空间227
一「注解」式的嵌入法230
二「未经翻译」式的嵌入法235
三 古典汉语的使用240
第二节 揭破富丽堂皇的假象247
一台湾博览会与书写历史的权力247
二 描述经济不景气的小叙事书写253
三 批判殖民统治的小叙事书写262
四 控诉地主剥削的小叙事书写280
第三节 「殖民地文学」与文学风格的转变:以杨逵的作品为中心284
一「殖民地文学」的政治性意涵284
二 纯粹阶级立场288
三 阶级立场与民族立场结合296
第四节 台湾作家与人物形象刻板化的塑造304
一 台湾文学人物形象刻板化的现象304
二 殖民主义文本与二元对立的逻辑308
结语315
【第五章】抵殖民的编辑方针317
第一节 汉文创作的提倡317
一 《台湾新文学》与《台湾文艺》整体汉文比例的比较318
二 《台湾新文学》提倡汉文创作的用心323
三 同期的《台湾文艺》对汉文创作的放任态度326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重视331
一 三○年代对民间文学的重视情形331
二 《台湾新文学》重视民间文学的具体表现333
第三节 乡土色彩的发扬338
一、《台湾新文学》重视乡土色彩的奖励计划338
二、「悬赏原稿募集」的征稿始末及入选作品340
三 乡土色彩的发挥343
第四节 艺术大众化的实践350
一 台湾新文学社与《台湾新文学》实践艺术大众化的实绩353
二《台湾文艺》的纯文艺倾向356
结语359
结论361
附录:《台湾新文学》之文学评论类文章一览表369
年表一:杨逵创设台湾新文学社过程年表381
年表二:台湾新文学社年表393
参考书目413
著作年表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