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7辑 第18册 杨万里生平及其诗之研究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7辑 第18册 杨万里生平及其诗之研究 下
  • 陈义成著;龚鹏程主编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133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0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7辑 第18册 杨万里生平及其诗之研究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绪论1

第一篇 杨万里家世考5

第一章 先世之传承与籍贯之变迁7

第二章 先世中之重要人物19

第三章 家族23

第二篇 杨万里生平事迹考述45

第一章 吉州时期47

第一节 杨万里生卒年月辨正47

第二节 受业历程50

一、少年时期&庭训与师事高守道50

二、青年时期(一)&师事王庭珪与刘才邵51

三、青年时期(二)&师事刘安世与刘廷直56

第三节 二次应举60

第二章 赣州初仕户掾65

第一节 初仕年代65

第二节 定交黄文昌66

第三节 晋谒张九成与胡铨67

第四节 仕赣经验69

第三章 永州零陵丞71

第一节 一日而得张浚胡铨二师71

第二节 友於张栻张杓兄弟76

第三节 结识诗人萧德藻78

第四节 采石告捷之震撼与〈海赋〉81

第五节 壬午焚诗与零陵存稿86

第六节 〈浯溪赋〉借古喻今88

第四章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93

第一节 符离溃败诗人愁边93

第二节 张浚举荐赴调临安96

第三节 一月之间丧亲哭师98

第四节 上书枢密献《千虑策》101

第五节 家居收徒罗椿永年105

附录 《千虑策》之政治主张107

第五章 奉新六月115

第六章 初度立朝121

第一节 除国子博士121

第二节 迁太常博士与张栻事件123

第三节 升太常丞转将作少监125

第七章 待次临漳与任官毗陵129

第一节 待次临漳家居吉水129

第二节 三载毗陵与荊溪集134

第三节 辞满家居待次与西归集141

第八章 广东三载145

第一节 提举广东常平茶盐145

第二节 持节广中荡平闽寇150

第九章 二度立朝159

第一节 尚左郎官九上箚子159

第二节 吏部郎中陈政荐士165

一、上寿皇论天变地震书165

二、荐士六十上王淮丞相169

第三节 东宫侍读受知太子173

第四节 淳熙丙午三度易职178

第五节 淳熙丁未应诏上疏180

第六节 秘书少监忤孝宗意182

第七节 西湖宴游雅集唱和187

第八节 与尤袤陆游之交会189

第九节 与张姜之忘年诗缘192

第十节 朝天集定名与结集194

附录「诚斋薄憾益公」辨正196

第十章 出知筠州与道院集199

中册209

第十一章 三度立朝209

第一节 除秘监郊劳使客209

第二节 上轮对箚子论政213

第三节 上书乞留刘光祖216

第四节 日历易序与留正龃龉217

第五节 朝天续集之结集与定名221

第十二章 江东转运副使223

第一节 二度行部一路九郡223

第二节 五度荐举所部人才227

第三节 议论铁钱再忤留正230

第四节 江东集之结集与定名232

第十三章 卧家十五年233

第一节 数辞恩诏杜门高卧233

第二节 嘉泰甲子《易传》脱稿237

第三节 三子一婿相继之官240

第四节 与周必大晚年相访241

第五节 忧韩侂胄用事害政242

第六节 淋疾不治卒諡文节244

附录 历代著录杨万里之著作247

第三篇 杨万里交游考251

1.萧东夫251

2.施少才253

3.何德献254

4.周子充254

5.吕圣与257

6.张仲良258

7.吴景衡258

8.唐德明259

9.张安国259

10.万先之261

11.王元龟261

12.刘彦纯261

13.彭仲庄262

14.胡澹菴263

15.王民瞻266

16.胡季永267

17.岳大用268

18.王宣子269

19.张魏公269

20.黄世永272

21.王才臣272

22.罗钦若274

23.张钦夫275

24.张定叟278

25.刘恭父279

26.侯彦周280

27.吴伯承280

28.周子中280

29.胡英彦282

30.萧岳英282

31.彭云翔283

32.郑恭老283

33.谢昌国283

34.罗永年284

35.刘世臣285

36.丘宗卿286

37.林谦之288

38.黄仲秉289

39.马会叔289

40.傅安道290

41.王龟龄291

42.韩子云291

43.丁子章291

44.叶叔羽292

45.陈行之292

46.萧挺之293

47.虞彬甫293

48.杨谨仲296

49.刘景明296

50.左正卿297

51.毛平仲297

52.曾达臣297

53.张子仪297

54.尤延之299

55.蔡定夫302

56.范至能303

57.陈能之305

58.李伯和306

59.陈希颜306

60.李与贤307

61.赵昌父308

62.巩采若309

63.陈蹇叔310

64.沈虞卿310

65.吴春卿311

66.颜几圣312

67.胡子远313

68.李子西313

69.周元吉314

70.葛楚辅314

71.余处恭315

72.何自然317

73.罗春伯317

74.章德茂318

75.何一之320

76.朱师古320

77.陆务观321

78.莫仲谦323

79.沈子寿324

80.赵子直325

81.陈益之325

82.李兼济326

83.应仲实326

84.孙德操327

85.京仲远327

86.喻叔奇328

87.张功父329

88.陆子静332

89.赵民则333

90.李元德334

91.王顺伯334

92.林景思335

93.谢子肃336

94.姜尧章336

95.钱仲耕337

96.赵彦先338

97.周子及338

98.洪景伯338

99.李仁甫339

100.林子方339

101.李伯珍340

102.姜邦杰340

103.朱叔正341

104.徐衡仲342

105.程侅342

106.李子经343

107.谭德称343

108.段季成343

109.袁起岩344

110.邵德称345

111.曹宗臣346

112.刘平甫346

113.朱子渊347

114.刘子思347

115.彭文昌348

116.曾无逸348

117.张几仲348

118.霍和卿349

119.何同叔349

120.李君亮350

121.倪正甫351

122.朱元晦351

123.刘德修354

124.祝汝玉354

125.马庄父355

126.李季允355

127.吴敏叔356

128.巩仲致356

129.汪季路357

130.周敬伯357

131.张季长358

132.刘觉之359

133.傅景仁359

134.黄元章360

135.孙从之360

136.王仲言361

137.王谦仲362

138.徐子材363

139.王道父363

140.曾无疑364

141.黄岩老364

142.萧彦毓365

143.陈师宋366

144.吴仁杰366

145.侯子云367

146.钱文季367

147.万元享367

148.陈安行368

149.周从龙369

150.黄伯庸369

151.彭孝求370

152.丁卿季370

153.周起宗371

154.张子智371

155.曾文卿372

156.高德顺372

157.曾伯贡372

158.曾景山373

159.萧照邻373

160.胡仲方374

161.虞寿老374

162.程泰之375

163.俞子清375

164.刘仲洪376

165.王文伯376

166.赵嘉言377

167.张伯子377

168.锺仲山378

169.王式之379

170.欧阳伯威379

171.袁机仲380

172.胡平一382

173.李季章382

174.项圣与383

175.王晋辅384

176.胡伯圜384

附录七十人384

1.蔡子平384

2.陈应求385

3.吴明可386

4.龚实之386

5.郑惠叔387

6.方务德387

7.陈时中387

8.蒋子礼387

9.赵温叔388

10.王季海388

11.余复389

12.曾渐389

13.王介390

14.刘伯协390

15.陈勉之390

16.张子韶390

17.苏仁仲391

18.章彦溥391

19.刘子和391

20.徐赓392

21.徐居厚392

22.廖子晦392

23.刘起晦393

24.章燮393

25.袁采393

26.曾集394

27.王邦?394

28.刘元渤394

29.刘炳先,刘继先兄弟395

30.张德坚395

31.韩璧395

32.王信臣396

33.潘焘396

34.黄沃396

35.赵子显397

36.李发397

37.李去非398

38.冯子长398

39.彭文蔚398

40.刘子驹398

41.罗允中399

42.何德器399

43.赵无咎399

44.曾无媿400

45.王正夫400

46.刘文郁401

47.吴必大401

48.梁大用401

49.林黄中401

50.王南强402

51.黄伯耆402

52.刘国礼402

53.叶颙403

54.刘德礼403

55.张奭403

56.张大经404

57.王晐404

58.权安节405

59.程叔达405

60.王回406

61.吴松年406

62.徐诩407

63.邹应可407

64.彭叔牙407

65.王叔雅408

66.毛嵩老408

67.陈择之408

68.邹敦礼409

69.刘颖409

70.季仲承409

下册411

第四篇 杨万里文学论评411

第一章 文论413

第一节 论文与道413

第二节 论四六之法414

第三节 论古文及科目文词之法416

第二章 诗论419

第一节 诗之用说419

第二节 标举晚唐说422

第三节 透脱说428

第四节 诗不可赓和说434

第五节 诗如荼说437

第六节 人穷未必工说441

第三章 对历代作家之论评448

第一节 唐代以前四家449

第二节 唐代十八家450

第三节 北宋七家459

第四节 南宋诸家463

第四章 结语487

第五篇 杨万里诗研究491

第一章 杨万里诗之分期493

第二章 杨万里诗之重要内容499

第一节 征行499

第二节 咏物507

第三节 忧世514

第四节 简寄酬赠送饯题挽519

第三章 杨万里诗之重要技巧525

第一节 时间空间之设计526

第二节 层次曲折之变化529

第三节 反常合道之表出533

第四节 俚语白话之投入536

第四章 杨万里之诗风539

第一节 乱头粗服化俗为雅539

第二节 快直铺露活泼刺底543

第三节 飞动驰掷画趣横生546

第五章 历代对杨万里诗之论评评议549

第一节 宋代十五家549

第二节 元代二家559

第三节 明代二家563

第四节 清代二十家564

一、贬者十五家565

二、褒者三家567

三、褒贬参半者二家568

结论571

附录:杨万里年表587

主要参考书目5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