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正义视阈下的环境弱势群体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正义视阈下的环境弱势群体研究
  • 刘海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078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环境社会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正义视阈下的环境弱势群体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弱势群体概述1

第一节 环境弱势群体的基本含义2

一 环境弱势群体的叙述语境2

二 环境弱势群体的概念探讨4

三 环境弱势群体的基本类型5

第二节 环境弱势群体的研究意义8

一 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8

二 公平正义彰显的现实要求9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9

四 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10

第三节 环境弱势群体研究综述11

一 国外研究综述12

二 国内研究综述17

三 对国内外以往研究的评价22

四 推进环境弱势群体研究的初步构想24

第四节 本书研究框架26

一 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意义26

二 本书主要内容30

三 主要研究方法32

四 研究的不足之处37

第二章 环境正义理论综述39

第一节 环境正义理论溯源39

一 环境运动的诉求40

二 社会正义理论42

三 社会生态学思想46

四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48

五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50

第二节 环境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51

一 环境正义的含义52

二 环境正义的必要性54

三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非正义性55

四 同心圆理论56

五 环境正义的框架59

六 环境正义的原则60

第三节 环境正义再思考61

一 环境正义的所指61

二 环境非正义的表现64

三 环境正义的基本要求66

第三章 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现状分析69

第一节 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的基本类型69

一 污染行业企业一线工人69

二 污染企业周边居民79

三 农村癌症高发区域居民87

四 环境开发移民与生态保护移民92

第二节 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的维权困境98

一 采取维权行为的概率较低98

二 依法维权行为效果不彰101

三 非法维权行为面临制裁104

第三节 环境弱势群体维权困境的原因分析105

一 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不力105

二 企业社会责任感欠缺110

三 社会救助体系薄弱112

四 环境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113

第四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114

第一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状况114

一 群体性事件与环境群体性事件114

二 21世纪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概览116

三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别119

第二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121

一 直接原因121

二 深层原因123

第三节 从环境群体性事件看环境弱势群体的诉求126

一 停止环境侵权127

二 合理分配环境风险128

三 合理进行开发补偿128

四 赋予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129

第五章 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国际经验130

第一节 基本原则130

一 健康优先原则130

二 污染者付费原则132

三 风险预防原则133

四 赤道原则135

第二节 具体政策136

一 健康受害补偿136

二 超级基金制度137

三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139

四 公众参与制度140

第三节 对国际相关政策的评价142

一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是首要的预防措施142

二 行政救济可以弥补司法救济的不足143

三 优化决策程序是避免环境不公的必要措施144

四 成本效益分析弊端显现145

第六章 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147

第一节 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多元主体147

一 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148

二 环保部门加强作为149

三 民政部门制订救助方案150

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150

五 非政府组织提供多种援助151

六 环境弱势群体有效维权151

第二节 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基本原则152

一 公民健康不受侵害原则152

二 完全填补性的加害赔偿原则154

三 直接快速的受害救济原则155

四 培育可持续生活能力的受苦补偿原则156

五 企业环保行为鼓励原则157

六 环境弱势群体恶意行为预防原则158

第三节 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政策建议159

一 完善相关法律规定159

二 建立健全行政规划公众参与制度162

三 设立环境基金163

四 加强基层环境监管164

五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165

六 深入推进环境责任保险制度166

七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生态环境教育166

结语 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168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168

一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168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169

三 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170

第二节 生态文明概念辨析171

一 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171

二 生态文明的历史地位172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立场174

四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目标175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本路径176

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176

二 适度节制资本逻辑178

三 完善基层环境民主179

附录一 山东环境状况调查问卷181

附录二 山东环境状况调查问卷回答情况汇总187

附录三 中国环境状况调查问卷204

附录四 中国环境状况调查问卷回答情况汇总211

参考文献235

索引246

后记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