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
  • 周永广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8702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乡村-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研究总论1

1.1 研究的切入点:为什么选取山村?1

1.2 本研究的意义1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创新2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4

1.4.1 山村的窘境4

1.4.2 “农家乐”内在发展机制的探索6

1.4.3 “社区主导”(Community-Led)型发展8

1.4.4 从山村旅游到山村社区复兴:途径探索9

1.4.5 系统创新:“社区主导”型发展+YUEP模式经验+宅基地“联众模式”13

第2章 山村的窘境15

2.1 “山村”的定义15

2.2 山村发展的窘境18

2.2.1 山村的基本状况19

2.2.2 山村衰退的政治解读20

2.2.3 山村衰退的经济解读26

2.2.4 山村衰退的文化解读33

2.3 山村旅游开发的窘境34

2.3.1 山村旅游的“个体户模式”及其弊端35

2.3.2 山村旅游“开发经营权出让”模式及其弊端38

2.3.4 山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46

第3章 内生式发展:山村发展的内在机制49

3.1 内生式发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模式49

3.1.1 内生式发展模式的现实背景49

3.1.2 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内涵50

3.1.3 内生式发展模式对于山村发展的作用57

3.1.4 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欧盟“LEADER”项目58

3.1.5 结论与展望61

3.2 实证案例:“农家乐”发展机制探析62

3.2.1 “农家乐”的发展机制与内生式发展模式62

3.2.2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63

3.2.3 “农家乐”内生式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64

3.2.4 浙江长兴顾渚“农家乐”发展实证研究69

3.3 乡村旅游地社会网络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机制73

3.3.1 社会网络74

3.3.2 组织公民行为75

3.3.3 组织有效性75

3.3.4 案例简介75

3.3.5 两个案例地的结网特点76

3.3.6 两个案例地的结网特点总结85

3.3.7 两个案例地在各变量上的表现88

3.3.8 社会网络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90

3.3.9 结论与启示91

第4章 从山村旅游到山村社区复兴:途径探索95

4.1 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95

4.1.1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和社区主导开发的对比研究-96

4.1.2 社区主导模式的三种基本类型98

4.1.3 不同类型社区主导模式的对比研究102

4.1.4 结论105

4.2 YUEP项目发展的经验及其移植的可能性107

4.2.1 山村扶贫与发展问题回顾107

4.2.2 研究方法114

4.2.3 案例实证分析114

4.2.4 讨论:YUEP项目成功的模式及原因122

4.3 宅基地利用的创新:“联众模式”131

4.3.1 理论回顾132

4.3.2 现实问题133

4.3.3 研究问题推演135

4.3.4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135

4.3.5 实证研究137

4.3.6 实践启示148

第5章 山区的整体性旅游开发:两个案例150

5.1 基于内生视角的古村落群旅游开发——以皖南古村落为例150

5.1.1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现状152

5.1.2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理论框架155

5.1.3 黄山乡村旅游国际示范区应用案例分析156

5.1.4 对三种开发模式的评价分析163

5.1.5 小结165

5.2 遂昌的试验:“公社模式”、网络营销和自驾车旅行166

5.2.1 现有农家乐模式在山村应用的三重困境166

5.2.2 实证案例研究:遂昌县的探索和实践168

5.2.3 讨论与启示:山村旅游的内生式发展之路172

第6章 其他个案研究174

6.1 黄山西递与宏村:两个世界遗产村落的对比174

6.1.1 案例研究背景简介174

6.1.2 基于“内生式发展”的山村旅游开发模式——以西递村为例175

6.1.3 基于“外源型发展”的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以宏村为例178

6.1.4 中国古村落旅游的“公社化”开发:一种新的概念化模式归纳182

6.2 白洋淀“岛村”:旅游“真实性”和社区化发展187

6.2.1 相关理论回顾187

6.2.2 白洋淀“岛村”:旅游社区化发展的案例分析191

6.2.3 白洋淀岛村旅游社区化发展的意义194

6.2.4 结论和研究展望195

6.3 基于ANT理论的浦江仙华山村的实证研究195

6.3.1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196

6.3.2 实证研究197

6.3.3 讨论、启示与展望202

参考文献206

本研究已发表论文220

后记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