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张村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张村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746260.jpg)
- 《西张村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780717757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张村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编修说明2
大事记(1400-2006)11
明代11
清代11
中华民国12
中华人民共和国13
第一篇 地理位置 地貌环境19
第一章 地理位置19
第二章 地貌环境19
第三章 地质土壤20
第四章 野生动物20
第五章 古树名木20
第二篇 建村历史21
第一章 建村历史21
第二章 建制24
第三章 古今地名24
第三篇 人口 计划生育 村民保健28
第一章 人口的增加变化28
第二章 人口的迁徙及其繁衍28
第三章 计划生育34
第四章 完善老年人协会设施35
第五章 长寿老人35
第六章 好儿孙 好媳妇37
第七章 村民保健37
第四篇 发展生产 增加经济40
第一章 土地40
第二章 农业40
第一节 农作物生产40
一 耕作制度40
二 种子41
三 耕作管理方法41
四 肥料农药42
五 耕作动力和农具42
六 收割和储藏42
七 调整种植结构42
八 生产关系的变革42
第二节 养殖业43
一 养鹿43
二 养母猪43
三 养鹅43
四 养长毛兔43
第三章 林业43
第一节 林业概况43
第二节 山场坐落位置44
第三节 树木品种44
第四节 护林44
第四章 工业 手工业44
第一节 工业44
第二节 手工业45
第三节 农副产品加工45
第五章 商业肩挑小贩 服务业46
第一节 商业46
第二节 肩挑小贩46
第三节 服务业47
第六章 村民外出务工 经商 办企业47
第一节 概况47
第二节 外出务工 经商 办企业48
第三节 材民外出办企业简介50
张国强的“台州天仪表业有限公司”50
张和法的太原市“晋西宏发家私有限公司”50
陈相的“上海申美沙发有限公司”50
陈旭民的江苏省海安市“苏中国际家具城”51
陈旭兵的广东省东莞市“凌宝毛织制衣厂”51
第七章 劳务组织51
附:劳工服务社章程53
第五篇 收入增加 生活提高55
第一章 村民收入55
第二章 村民住房55
第一节 原有老屋住宅55
第二节 新建住宅57
第三节 村庄房屋改造规划63
第三章 村民的照明、燃料64
第一节 松明灯64
第二节 芯油灯64
第三节 煤油灯64
第四节 蜡烛64
第五节 电灯64
第六节 柴草炉灶64
第七节 液化石油气64
第四章 村民邮电、通信的使用64
第一节 邮政64
第二节 电话65
第三节 移动通讯65
第六篇 教育文化 精神文明66
第一章 教育66
第一节 学校66
第二节 大中学生66
第三节 助学奖学71
附:关于建立西张村助学奖学领导小组和筹集助学奖学基金的公开信72
第二章 文化72
第一节 电视广播72
第二节 民间文艺73
一 西张剧团73
二 西张坐唱73
三 西张拜凳头73
四 西张舞狮子73
五 西张舞龙74
六 西张舞马74
附:西张舞马歌词76
舞马歌曲83
第三节 民风民俗85
附:清明祭祖祭文4篇90
第三章 村民的健身和文化设施94
第四章 先人所创文明94
第一节 民风建筑94
第二节 古迹名胜94
第三节 中华传统文化遗产95
第五章 古今公民道德规范97
第一节 古代公民道德规范97
一 务园西张陈氏十劝诗、十戒诗、四箴言97
二 立身篇98
三 家训99
第二节 现代公民道德规范99
一 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八荣八耻辱99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100
三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00
四 给全体村民的一封信100
五 村民十不101
六 村民守则101
七 村民道德规范101
八 创建文明家庭的标准102
九 村民文明礼貌用语102
第六章 村民教育103
第一节 家长学校103
第二节 妇女学校103
第三节 老年人学校104
第四节 农民技能和精神文明学校104
附:农民技能培训学校规则104
第七篇 人才107
第一章 明清、民国官员 贤人 绅士107
第二章 新中国干部108
第一节 党政干部108
第二节 军界109
第三节 科技、经济及法律人员109
第四节 大学 中学 小学教师110
第五节 医护 医药人员111
第三章 创业有成能人111
第四章 人物简介(按年龄顺序)111
先人传略见附录3“展版”部分111
张先岳111
徐冬云111
陈贤松112
陈韬112
张许庆112
张先茂112
张宗法113
陈国欢113
陈虎113
陈炎标113
王素莲113
陈炎钢113
张钱汀114
陈国岩114
王厚泰114
陈茹114
陈伟义114
张莉华115
陈伟115
周惠玲115
陈斌115
第五章 农民企业家简介(按年龄顺序)116
山东振华沙发家具厂经理陈石磊116
台州天仪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116
太原市晋西宏发家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和法117
上海申美沙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相117
江苏海安苏中国际家具城总经理陈旭民118
广东东莞凌宝毛织制衣厂董事长陈旭兵118
第八篇 整治环境 村容整洁119
第一章 搬除露天粪缸 建造公共厕所119
第一节 搬除露天粪缸119
第二节 建造公用厕所119
第二章 道路 桥梁120
第一节 原来道路120
第二节 新建道路120
第三节 村内道路121
第四节 桥梁121
一 原有桥梁121
二 新建桥梁121
第三章 水利 电力121
第一节 水利121
第二节 电力124
第四章 清洁水源 改善用水质量124
第五章 弘扬文明 美化村庄124
第六章 消防125
第九篇 基层组织 管理民主12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126
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127
第二章 行政组织127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30
第三章 其它党派 中国国民党130
第四章 其它组织130
第五章 军事131
第六章 基层组织制度建设132
第七章 《西张村干部就职备要》小册子1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1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达到的要求137
西张村管理民主格言13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干部工作思路138
第三节 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五步法”143
第四节 怎样当村长?144
第五节 二十八年乡镇党委书记的六点体会147
第六节 西张村第二个五年规划(提纲)149
第八章 村规民约152
第一节 先人村规民约152
一 约定保护东塘下环境152
二 约定保护龙山152
三 约定保护拱翠堤152
四 约定保护村内东塘、西塘、上塘3口塘152
附:置九十二田等山碑记153
新筑拱翠堤碑记154
第二节 新立村规民约155
第十篇 谱序艺文 文章收录157
第一章 诗选157
第二章 谱序165
第一节 张氏谱序165
重修张氏宗谱序165
西张苗裔继世小传165
西张张氏重修宗谱序166
第二节 石柱桐园陈氏谱序167
陈氏宗谱世系序168
台西石柱桐园陈氏源流168
第三节 务园陈氏谱序169
山泽旧序169
务园陈氏重修宗谱序170
第四节 东哲陈氏谱序171
重修宗谱序171
天台东哲陈氏续修宗谱序172
第三章 古艺文173
第一节 皇宋国录通直郎鲁斋府君圹志173
第二节 赠陈舍人九年考满诗序174
第三节 旭初公行传175
第四节 咸一翁张老长兄七旬荣寿序176
第五节 陈节妇传177
第六节 国学竹云先生事略178
第七节 张元科翁传178
第八节 伯正君传略179
第九节 天台名医陈五峰180
第十节 由勤奋思学而出众的乡贤张育英、陈国佐181
第十一节 孝友堂记182
第十二节 思成堂记183
第十三节 西张陈氏祠堂记184
第十四节 积庆楼记185
第十五节 潼井书塾记185
第十六节 眷松楼记186
第十七节 茂远堂记187
第十八节 皆山楼记188
第十九节 善继楼记188
第四章 文选189
第一节 平桥镇西张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三年工作总结189
第二节 关于改变村貌整治环境和建设发展西张小康村的第一个五年实施方案194
第三节 西张人精神199
第四节 颁奖词202
第五节 记天台县“新尚公路”全线建成通车204
第六节 记建设天台里石门水库定点决策始末209
第七节 谈谈当干部的人生价值观问题210
第八节 坚持村风清廉 推进新农村建设219
第九节 抓好民心工程 建设美好家园223
第十节 节约粮食—一个永久的话题225
第十一节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条目“工业锅炉”228
第十二节 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233
第十三节 东塘揽胜234
第十四节 重扦枫树殿猪娘塘碑记235
第十五节 “天商”人物张和法236
第十六节 我们应该向陈贤松学习什么?240
第十七节 我的堂兄陈贤松242
第十一篇 附录245
1、《西张村志》第1修246
2、《天台西坑纪事》253
3、西张村606年来的历史变迁今昔图片展版268
西张村志(第2修)编后记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