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1960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当代文学-文学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1949—1962年间的文学15
第一章 文学体制与文学运动15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与文学体制的建立15
第二节《武训传》事件和《红楼梦研究》问题19
第三节“胡风集团”案24
第四节“双百”方针与“反右”运动28
第五节“新民歌运动”与文艺政策的调整33
第二章 诗歌39
第一节 概述39
第二节 郭沫若、臧克家、艾青42
第三节 郭小川、贺敬之45
第四节 闻捷、李季等49
第五节 李瑛、公刘、邵燕祥等51
第三章 中短篇小说55
第一节 概述55
第二节 几部“不合时宜”的中篇小说58
第三节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和路翎《洼地上的“战役”》60
第四节 茹志鹃和孙犁64
第五节 李准和周立波69
第六节 赵树理及“山药蛋派”71
第七节 峻青和王愿坚74
第八节“百花”时期的短篇小说75
第九节 短篇历史小说79
第四章 长篇小说83
第一节 概述83
第二节《保卫延安》与《红日》85
第三节《红旗谱》与《风云初记》88
第四节《林海雪原》等英雄传奇类小说90
第五节《青春之歌》95
第六节《大波》与《六十年的变迁》97
第七节《三里湾》《创业史》与《山乡巨变》101
第八节 其他长篇小说105
第五章 散文109
第一节 概述109
第二节 巴金、冰心、杨朔等人的散文创作116
第三节 徐懋庸和“三家村”的杂文创作121
第四节 刘宾雁等人的报告文学124
第六章 戏剧与电影126
第一节 概述126
第二节 田汉与《关汉卿》129
第三节 老舍与《茶馆》131
第四节 曹禺、郭沫若133
第五节 历史题材的戏剧与电影134
第六节 现实题材与名著改编136
第七节《十五贯》与《团圆之后》等新戏曲139
第七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143
第一节 作家的分流与新的文学格局的形成143
第二节 相同思维、不同内涵的文学运动144
第三节 不同路径的文学发展145
第四节 香港文学147
第五节 台湾诗歌149
第六节 台湾小说和散文150
第七节 台湾戏剧151
第二编1962—1971年间的文学153
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153
第一节“两个批示”的问世153
第二节《纪要》的出笼与“三突出”的产生158
第三节“样板戏”成为中心162
第四节 鲁迅的符号化164
第九章 文学创作167
第一节 概述167
第二节 诗歌170
第三节 小说174
第四节 戏剧与电影180
第十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184
第一节 台港文学概况184
第二节 台湾诗歌与散文186
第三节 台港小说188
第四节 台港戏剧192
第三编1971—1978年间的文学194
第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194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文学创作规范的完成与“写作组”的出现194
第二节 显流与潜流:两种文学流向198
第十二章 作为主潮的“显流文学”205
第一节 叙事模式与抒情模式205
第二节“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215
第十三章“潜流文学”创作220
第一节 隐秘的诗歌与散文写作220
第二节“手抄本”小说的文学史价值226
第十四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235
第一节 台湾文坛的“乡土文学”及其论争235
第二节 香港文学237
第三节 台湾诗歌239
第四节 台港小说241
第五节 台湾散文244
第六节 台湾戏剧245
第四编1978—1989年间的文学247
第十五章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247
第一节 理论思潮的阵歇性波动247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回归与流变252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萌发与兴盛255
第四节 想象的文化寻根与失落261
第十六章 诗歌264
第一节 概述264
第二节“朦胧诗”的崛起与论争266
第三节“朦胧诗”的主要作者及文本特征267
第四节“归来诗人”的创作269
第五节 美与丑的置换:关于“第三代”诗歌272
第十七章 小说(上)277
第一节 文学新变的滥觞:《班主任》和《伤痕》277
第二节“归来者”对苦难的记忆与反思281
第三节 对变革现实的介人285
第四节 回到“人”,回到“人性”291
第五节 探寻深人写“人”的新路子297
第十八章 小说(下)310
第一节 叙事技巧的探索310
第二节 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写作313
第三节 叙述方式的实验与游戏316
第四节 几位创作样式复杂的小说家318
第五节 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叙写324
第六节“农民起义”的宏大叙事328
第十九章 散文333
第一节 悲悼散文与讽喻散文333
第二节 巴金、杨绛、陈白尘339
第三节 冰心、黄裳、孙犁、汪曾祺343
第四节 张洁、王英琦、唐敏、叶梦347
第五节 报告文学的兴盛349
第二十章 戏剧与电影352
第一节 概述352
第二节 新时期话剧356
第三节 新时期电影360
第四节 现代戏曲的成就365
第二十一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372
第一节 台湾文坛现代主义文学之后的多元化372
第二节 香港文学373
第三节 台港诗歌375
第四节 台港小说376
第五节 台港散文379
第六节 台湾戏剧382
第五编1989—2000年间的文学384
第二十二章20世纪90年代文学思潮384
第一节 精神立场的分化与“人文精神”论争384
第二节“新国学”“后现代”话语及“现代性”话题387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面貌390
第二十三章 诗歌399
第一节 概述399
第二节 不老的诗人:牛汉与郑敏401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的长诗403
第四节“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405
第二十四章 小说(上)409
第一节 王朔现象409
第二节“现实主义冲击波”与“三驾马车”413
第三节 女性写作:陈染、林白、徐小斌、徐坤416
第二十五章 小说(下)420
第一节 长篇小说竞写潮420
第二节 陈忠实的《白鹿原》423
第三节 张炜的《九月寓言》与张承志的《心灵史》425
第四节 贾平凹的《废都》与阿来的《尘埃落定》428
第五节 帝王将相的“复辟”431
第二十六章 散文436
第一节 概述436
第二节 张中行、余秋雨440
第三节 张承志、史铁生、周涛444
第二十七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450
第一节“新新人类”在台湾文坛的浮现450
第二节 香港文学451
第三节 台湾诗歌453
第四节 台港小说454
第五节 台湾散文457
第六节 台港戏剧459
修订说明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