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本位课程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本位课程实务
  • 张添洲编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
  • ISBN:957113993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本位课程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教育篇3

第一章 教育发展3

第一节 教育发展3

一、教育发展3

二、未来教育6

三、教育施政主轴7

第二节 教育理念8

一、教育理念8

二、教育核心理念10

第三节 教育愿景11

一、教育愿景11

二、全人教育13

第二章 教育目标19

第一节 教育目标19

一、教育目的19

二、教育目标20

三、教育施政目标22

第二节 学校教育目标26

一、学校教育目标26

二、阶段教育目标27

第三节 专业知能27

一、教师素质28

二、教师专业知能30

三、学校本位课程专业知能31

第三章 教育革新39

第一节 教育改革39

一、教育改革39

二、教育改革趋势41

第二节 改革理念45

一、教改理念45

二、教改重点46

第三节 学校改革47

一、学校改革原则48

二、学校改革策略49

第二篇 课程篇57

第四章 课程57

第一节 课程57

一、课程内涵57

二、课程分类60

三、课程领域62

四、课程统整64

第二节 课程设计65

一、课程特性65

二、课程设计66

第三节 课程革新68

一、课程革新68

二、课程改革重点69

第五章 课程发展75

第一节 课程发展75

一、课程发展75

二、课程发展程序78

第二节 课程规划79

一、课程规划79

二、课程规划阶段80

第三节 课程修订83

一、九年一贯课程84

二、后期中等教育课程发展85

第六章 学校本位课程93

第一节 学校本位课程内涵93

一、学校本位课程内涵93

二、学校本位课程发展97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特色100

一、学校本位课程优缺点100

二、学校本位课程特色101

第三节 学校本位课程主题105

一、学校本位课程层面105

二、学校本位课程主题106

第三篇 实务篇115

第七章 学校本位课程运作115

第一节 学校本位课程运作115

一、课程发展委员会115

二、课程规划118

三、学校本位课程目标119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实施121

一、学校本位课程理念121

二、学校本位课程教学理念122

三、课程统整发展124

四、学校本位课程发展阶段125

五、学校本位课程实施126

六、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模式128

第八章 SWOTs分析133

第一节 SWOTs内涵133

一、SWOTs内涵133

二、SWOTs分析135

三、检核与评估137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策略138

一、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组织与人员138

二、分析要项140

三、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步骤152

四、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策略153

第三节 学校本位课程实务155

一、学校本位课程实务155

二、问题与建议157

第九章 学校本位课程实务163

第一节 学校本位课程实施163

一、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模式163

二、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架构164

三、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组织分工165

四、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进度166

五、课程学分及时数检核表167

六、○○科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检核168

七、校务发展计画经费需求总表169

八、各科专业教室暨实习场所配置分析171

九、转型理念与目标(以北斗家商为例)172

第二节 新课程发展规划176

壹、课程发展实施要点176

一、缘起176

二、依据177

三、目的177

四、组织与分工177

五、实施程序与内容178

六、实施期限180

贰、技职体系新课程规划180

一、课程结构表180

二、共同核心课程领域、科目及学分数表181

三、部定科目与学分数182

四、技职新课程部订必选修科目建议开课学期与节数表183

五、各群专业科目184

第三节 国立北门农工例185

一、SWOTs分析表185

二、发展目标190

三、课程开设流程(以机械科为例)194

四、教学科目设计196

五、工场设备规划整合(以机械科为范例)199

主要参考书目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