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质健康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星亮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249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人体测量(运动医学)-标准-中国;体育锻炼标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体质健康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体质基本理论与方法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我国国民体质建设与发展3
第二节 我国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构建与实施4
第三节 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立与完善5
第四节 国外国民体质研究概况7
第五节 国内国民体质研究概况10
第六节 国内外体质研究的差异性12
第七节 国内外体质研究的相同性14
第八节 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的不足14
第二章 体质概述16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与研究内容16
一、体质的科学内涵16
二、体质学的学科研究17
三、理想体质18
四、体质的研究内容18
第二节 体质测试标准的演变与发展23
一、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23
二、体质测试内容的演变与完善26
第三节 影响体质的因素28
一、体质与遗传28
二、体质与环境32
三、体质与锻炼33
第三章 中医体质学理论40
第一节 中医体质学的起源与发展40
一、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渊源41
二、中医体质学的定义与特点43
三、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内容46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研究49
一、中性体质研究49
二、阴虚体质研究49
三、阳虚体质研究49
四、气血虚体质研究50
五、痰湿体质研究50
六、瘀血体质研究50
七、热性体质研究50
八、寒性体质研究50
第三节 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作用51
一、先天因素理论的形成与作用51
二、后天因素理论的形成与作用51
第四章 体质测量与评价55
第一节 体质测量基础知识55
一、体质测量方法设计55
二、体质测量指标选择的基本要求56
三、测量误差56
四、测量数据的搜集与整理57
五、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检验59
六、测量数据的有效性检验62
第二节 体质评价64
一、体质评价标准64
二、评价指标在综合评分中的权重66
三、体质评价标准的使用67
四、体质评价方法69
第五章 体质测量内容与评定74
第一节 人体形态测量与评定74
一、人体形态测量概述74
二、人体形态测量内容与评价77
三、身体成分测量内容与评价83
第二节 身体机能测量与评定85
一、循环机能测量内容与评价86
二、呼吸机能测量内容与评价87
三、感觉机能测量内容与评价88
第三节 身体素质测量与评定90
一、速度素质测量内容与评价91
二、力量素质测量内容与评价95
三、耐力素质测量内容与评价101
四、柔韧素质测量内容与评价104
下篇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111
第六章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111
第一节 健康教育概述111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111
二、重视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12
三、开展“小康体育”,促进全民身心健康112
第二节 健康的概念114
一、我国国民(学生)健康教育现状114
二、国民身心健康标准115
三、国民身心健康标准评价117
第三节 健康研究内容118
一、健康与环境因素119
二、健康与生物学基础119
三、健康与锻炼因素120
四、健康检测120
第四节 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因素122
一、自然环境与健康122
二、人际关系与健康122
三、心理调节与健康123
四、生活习惯与健康123
五、医疗条件与健康124
第七章 亚健康125
第一节 亚健康概述125
一、亚健康的概念126
二、亚健康的表现形式126
三、亚健康状态调查127
四、亚健康状态研究128
五、亚健康状态研究的展望133
第二节 青少年思想道德“亚健康”问题134
一、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亚健康”的主要表现134
二、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亚健康”产生的主要原因135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对策136
第三节 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预防140
一、亚健康状态的形成140
二、亚健康状态的危害与预防141
第八章 中医学亚健康状态的研究143
第一节 中医学亚健康证候和诊断143
一、诊断技术研究144
二、临床基础研究144
三、中医亚健康状况145
四、中医药膳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整146
第二节 中医对“治未病”的论述148
一、中医“治未病”的预防148
二、中医“未病”状态的界定148
三、体质异常——未病形成的内在基础与诊治149
第九章 青少年学生健身锻炼方法与手段150
第一节 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锻炼原则与内容150
一、体质健康锻炼的原则150
二、体质健康锻炼的内容151
第二节 体质健康锻炼的方法与手段152
一、小学学生体质健康锻炼152
二、初中学生体质健康锻炼154
三、高中学生体质健康锻炼156
第十章 成年人群体质健康锻炼方法与手段158
第一节 健身走158
第二节 健身球159
第三节 太极拳、太极剑161
第四节 健身气功162
第五节 健身跑164
第六节 健美操165
第七节 健身舞166
第八节 门球运动168
第九节 木兰拳169
第十节 太极柔力球171
附录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174
附录2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检测卡片179
附录3我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标准180
附录4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184
附录5全民健身条例186
附录6康奈尔健康问卷[康奈尔医学指数(CMI)]190
附录7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197
参考文献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