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量生态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量生态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0716770.jpg)
- 张金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937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生态学-数量化理论-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量生态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取样与群落特征描述7
第一节 概念7
第二节 取样7
一、取样方法7
二、样方的形状和大小10
三、样方的数目12
四、无样地取样13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15
一、数量特征调查记录应注意的问题15
二、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16
第四节 植被的环境特征27
第二章 数据的处理30
第一节 数据的类型30
一、数据的基本类型30
二、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化31
三、生态数据31
第二节 数据处理32
一、数据简缩33
二、数据转换33
三、数据标准化34
第三章 基础分析方法36
第一节 样品分析36
一、频率分布36
二、两组样品的比较37
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40
一、相关分析40
二、回归分析42
三、生态回归分析46
第三节 标定48
第四章 种-面积关系51
第一节 概述51
一、种-面积曲线51
二、群落最小面积52
第二节 种-面积关系的模型52
一、模型的类型52
二、模型的拟合54
三、模型拟合效果的检验55
四、种-面积曲线模型的选择56
第五章 种的多度格局58
第一节 概述58
一、概念58
二、种多度格局研究进展59
第二节 种的多度格局模型60
一、生态位模型60
二、种多度的统计模型71
三、群落中性理论模型74
四、动态模型75
五、物种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75
第六章 物种多样性77
第一节 物种多样性的定义77
第二节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机制78
一、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79
二、热带雨林的多样性80
三、山地生物多样性82
四、多样性变化的机制学说82
第三节 种多样性的测定87
一、以种的数目表示的多样性87
二、以种的数目和全部种的个体总数表示的多样性88
三、以种的数目、全部种的个体总数及每个种的个体数综合表示的多样性88
四、以相对密度、相对盖度、重要值或生物量等为基础的多样性指数90
五、用信息公式表示的多样性指数90
六、基于总多样性指数上的均匀性指数91
七、含参数的多样性指数93
八、β多样性指数94
九、功能多样性95
十、多样性指数计算举例96
十一、多样性指数的选择原则97
第七章 种间亲和性100
第一节 种间关联100
一、总体关联性分析100
二、种对间关联性分析101
第二节 种间相关105
第三节 群落关联和相关分析109
第四节 种间分离110
第五节 种间竞争111
第八章 生态位113
第一节 生态位的概念113
第二节 生态位的特征114
一、生态位的宽度114
二、生态位的重叠和竞争114
第三节 生态位的测度115
第九章 排序124
第一节 概述124
一、排序的目的和意义124
二、种类环境关系模型127
三、线性排序和非线性排序128
第二节 排序方法129
一、简单排序方法129
二、主分量分析及其衍生的方法137
三、对应分析及其衍生的方法147
四、模糊数学排序与神经网络排序169
五、其他排序方法177
第三节 排序方法的比较182
一、相关分析182
二、排序图的比较183
第十章 数量分类184
第一节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184
第二节 分类的基础184
一、基本概念184
二、相似系数和相异系数186
三、分类结果的图形表示189
第三节 分类方法192
一、等级聚合方法192
二、等级分划法210
三、非等级分类方法225
四、模糊数学分类229
五、神经网络聚类236
六、群落排表分类237
七、外在分类240
第四节 分类方法的比较244
一、最终分组数相等的结果比较245
二、最终分组数不等的结果比较245
第十一章 空间格局分析248
第一节 概述248
一、基本概念248
二、格局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48
第二节 种群分布类型的判定250
一、植物分布的类型及其模型250
二、格局分布类型的检验251
第三节 格局分析方法259
一、单种格局分析259
二、多种格局和群落格局分析272
三、小格局分析273
四、点格局分析277
五、分形分析283
六、二维空间格局分析284
七、大尺度格局分析290
八、植被景观格局分析294
第十二章 植物群落的演替分析305
第一节 演替的理论和学说305
第二节 群落演替的模型307
第三节 群落演替的数量分析方法309
一、以种群动态为基础的分析方法310
二、静态演替分析313
三、单个样方的动态演替分析316
四、多个样方的动态演替分析317
五、演替概率分析法320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稳定性323
一、群落恢复性和持续性324
二、群落的变异性325
三、群落抗干扰性326
结语327
参考文献330
附录349
附录Ⅰ国际软件信息349
附录Ⅱ附表352
附录Ⅲ矩阵运算352
一、矩阵概念353
二、矩阵简单运算354
三、方阵求逆356
四、矩阵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359
名词索引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