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708557.jpg)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1346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9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816页
- 主题词:经济-档案资料-中国-1958~1965;劳动就业-档案资料-中国-1958~1965;收入分配-档案资料-中国-1958~196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工资计划1
一、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3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3
(二)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16
二、劳动工资管理体制与计划安排23
(一)劳动计划管理体制23
(二)劳动工资计划安排32
三、劳动工资计划执行情况61
(一)“大跃进”对劳动工资工作的影响61
(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劳动工资情况71
(三)“二五”时期劳动工资的比例关系89
第二部分 劳动就业和劳动力调配95
一、推行新的劳动就业制度97
(一)新劳动制度实行的原因和内容97
(二)亦工亦农制度的实施范围和执行办法99
(三)试行亦工亦农制度的调查报告108
(四)国营企业临时工制度改进办法119
二、劳动就业123
(一)劳动就业的方针政策123
(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安置126
(三)特殊人员的就业问题147
(四)劳动就业状况调查152
三、劳动力的招收和调配159
(一)关于劳动力招收和调配的政策159
(二)劳动力招收中的矛盾与问题168
(三)劳动力调配中的矛盾与问题177
(四)职工自动离职现象186
四、精简城市职工194
(一)精简职工的任务与要求194
(二)精简进度和基本情况206
(三)精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19
五、农村劳动力的变化与调配227
(一)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与影响227
(二)农业劳动力的紧张状况230
(三)稳定和加强农业生产劳动力241
(四)农村劳动力恢复后的使用情况247
第三部分 劳动力的培训和使用251
一、技工学校培训253
(一)技工学校管理体制改革253
(二)技工学校发展状况与问题258
(三)技工学校的整顿与提高267
二、学徒培训271
(一)学徒的招收与培养要求271
(二)学徒培养情况调查274
三、半工半读教育281
(一)职工业余大学的创办和成效281
(二)半工半读和技术革新291
(三)科学技术干部基本情况295
四、城镇劳动力的使用299
(一)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与原因299
(二)劳动力使用中的浪费现象307
(三)加班加点问题315
(四)整顿劳动组织318
(五)定编定员制度324
第四部分 职工工资351
一、工资标准与待遇规定353
(一)普通工、勤杂工工资待遇353
(二)大中专毕业生工资待遇354
(三)学徒待遇356
(四)亦工亦农人员的工资待遇358
(五)特殊人员的待遇问题359
(六)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364
二、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367
(一)工资制改半供给制367
(二)新建厂矿企业的工资制度371
(三)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与试点382
(四)工资政策402
三、计件工资、奖励工资和津贴制度408
(一)计件工资408
(二)奖励工资426
(三)津贴补贴442
四、工资水平的调整与变化453
(一)1958—1960年的工资调整453
(二)1961—1965年的工资调整457
(三)职工的定级和升级461
(四)工资工作的经验总结465
五、社会各界对工资问题的反映469
(一)不同人员的工资关系问题469
(二)半供给半工资制度问题473
(三)工资等级制度问题477
(四)科研教学人员工资问题481
第五部分 劳动保护483
一、劳动保护的形势与任务485
(一)劳动保护的成就与问题485
(二)“大跃进”时期劳动保护形势490
(三)经济调整时期劳动保护工作的安排505
(四)女工的特殊保护工作513
(五)农业劳动的保护工作519
二、职工劳动伤亡事故522
(一)1958—1960年的伤亡事故522
(二)重点行业的伤亡事故528
(三)1964—1965年工伤事故分析536
三、安全生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539
(一)关于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539
(二)行业安全生产措施的制定542
(三)安全生产大检查552
(四)职业病和有害物的防治559
四、改善劳动条件576
(一)防暑降温工作576
(二)贯彻劳逸结合579
(三)劳保用品的管理与发放582
第六部分 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595
一、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597
(一)劳动保险待遇的修正597
(二)劳动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604
二、职工的退职、退休制度612
(一)工人、职员的退休办法612
(二)军官退休处理办法617
(三)工商界人士退休处理办法618
(四)安置和处理编外老弱残职工619
(五)工龄的计算办法624
三、社会优抚和救济制度629
(一)农村的优抚和救济629
(二)城市的优抚和救济654
四、社会集体福利事业659
(一)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工作659
(二)企业职工福利问题660
(三)职工的住宅问题667
(四)城市公用事业和文教福利事业673
五、福利费的筹措和使用680
(一)福利费的来源和水平680
(二)福利费的使用管理办法682
(三)福利费的使用情况685
第七部分 城乡居民生活691
一、生活必需品的供应693
(一)食品与日用品的全面紧张693
(二)粮食的紧急调运703
(三)压缩粮食、食用油的供应704
二、解决职工生活困难的指示和办法713
(一)中央和各省委的有关指示713
(二)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的情况汇报729
三、城乡居民生活状况741
(一)城市居民生活状况741
(二)回乡职工生活状况759
(三)农村居民生活状况765
(四)民生反映780
附录一 要事年表787
附录二 本卷所用部分档案资料书目索引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