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双倍增”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与宏观调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双倍增”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与宏观调控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699931.jpg)
- 周伍阳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1299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通货膨胀-关系-宏观经济调控-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双倍增”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与宏观调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通货膨胀难题与“双倍增”战略机遇1
1.2 中国“双倍增”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研究意义与方法3
1.2.1 研究意义3
1.2.2 研究方法3
1.2.3 研究思路4
1.2.4 主要结论5
1.2.5 主要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方向5
2 理论基础与近期研究成果7
2.1 通货膨胀的理论基础7
2.1.1 通货膨胀的理论根源7
2.1.2 通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8
2.1.3 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失衡11
2.1.4 通货膨胀与宏观均衡目标13
2.2 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基础15
2.2.1 宏观调控的理论内涵15
2.2.2 宏观调控的理论由来:国家干预思想17
2.2.3 宏观调控思想争鸣及对我国的借鉴21
2.3 近期研究成果25
2.3.1 关于通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的近期研究成果25
2.3.2 关于宏观失衡与宏观调控的近期研究成果30
3 我国“双倍增”、通货膨胀运行轨迹与宏观经济现状分析34
3.1 我国“双倍增”的由来以及目标的运行轨迹34
3.1.1 我国“双倍增”目标的由来34
3.1.2 我国国民收入变动的运行轨迹34
3.1.3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37
3.1.4 我国国民收入倍增实施的难点分析39
3.1.5 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40
3.1.6 我国GDP倍增实施的要点分析44
3.2 我国通货膨胀与流动性变动的历史轨迹45
3.2.1 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45
3.2.2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运行轨迹分析48
3.2.3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宏观内外来源54
3.3 我国宏观失衡困境与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分析56
3.3.1 我国宏观经济外部失衡的趋势分析56
3.3.2 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比较分析61
3.3.3 我国宏观失衡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理论分析64
3.3.4 我国宏观失衡困境的典型特征:高储蓄两难66
4 我国实施“双倍增”战略安排的体制根源分析68
4.1 破解“高储蓄”的经济体制根源:赶超发展模式68
4.1.1 赶超发展模式的理论演进与一般特征68
4.1.2 我国政府主导型赶超发展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72
4.1.3 我国政府主导型赶超发展模式与对外开放步伐的冲突75
4.2 我国赶超发展模式下高投资的体制支持80
4.2.1 高投资的财政体制支持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80
4.2.2 赶超发展模式下粗放型高增长引发通货膨胀82
4.3 经济高增长背后的金融体制支持:货币超额投放83
4.3.1 货币超额投放的金融体制缺陷83
4.3.2 赶超发展模式下的经济货币化进程86
4.3.3 货币职能转化视角下的货币虚拟化88
4.4 我国通货膨胀部门的货币传导机制分析88
4.4.1 引入虚拟经济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88
4.4.2 两部门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的理论推导90
4.4.3 两部门间传导机制与通货膨胀的短期与长期决定91
4.4.4 通货膨胀传导机制总结与变动机理分析94
4.5 我国赶超发展下货币过度虚拟化与通货膨胀96
4.5.1 货币过度虚拟化的体制因素分析96
4.5.2 货币过度虚拟化与宏观经济失衡99
4.5.3 货币过度虚拟化与通货膨胀100
5 我国通货膨胀传导机制模型与实证分析101
5.1 货币过度虚拟化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交互作用101
5.1.1 货币虚拟化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作用机制101
5.1.2 虚拟经济特性与两部门经济矛盾102
5.1.3 货币过度虚拟化下两部门运行背离与宏观失衡103
5.2 国内两部门宏观经济变量间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103
5.2.1 模型的起点:投资储蓄恒等式103
5.2.2 引入虚拟经济部门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04
5.2.3 引入信贷融资系统的扩展IS模型105
5.2.4 两部门经济背离的微观转换机制108
5.3 我国开放经济下三部门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110
5.3.1 修正M-F模型的设定与基本方程110
5.3.2 修正M-F模型的一般均衡解与经济意义118
5.3.3 通货膨胀、总产出与流动性的国内传导机制分析120
5.3.4 通货膨胀、总产出与流动性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122
5.3.5 修正M-F模型的宏观经济分析与汇率稳定政策124
5.4 基于M-F模型的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129
5.4.1 修正M-F模型的构建与估计结果129
5.4.2 分位数回归曲线的比较静态分析135
5.4.3 我国通货膨胀传导的动力与宏观再平衡路径138
5.5 双倍增与通货膨胀动态传导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41
5.5.1 双倍增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141
5.5.2 双倍增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146
5.5.3 基于面板SVAR模型的通货膨胀动态传导机制模型估计方法与实证方案148
5.5.4 双倍增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实证结果分析152
6 实现“双倍增”战略安排与通货膨胀宏观调控政策搭配157
6.1 我国总产出倍增的战略安排157
6.1.1 我国总产出倍增的关键:以包容性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157
6.1.2 我国总产出倍增的战略安排:实现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59
6.2 我国居民收入倍增的战略安排160
6.2.1 我国居民收入倍增的战略前提:转变政府职能160
6.2.2 我国收入倍增的战略安排:实施向中低收入者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62
6.3 我国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的战略安排164
6.3.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防范“流动性过剩”风险164
6.3.2 深化经济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165
6.3.3 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从“离岸化”到“区域化”、“国际化”166
6.4 我国适度扩张型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与策略搭配169
6.4.1 财政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分析169
6.4.2 保障通货膨胀平稳的财政支出工具分析172
6.4.3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收入工具分析174
6.5 我国稳健型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与策略搭配176
6.5.1 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分析176
6.5.2 货币政策工具在通货膨胀稳定中的作用177
6.5.3 通货膨胀管理要求金融体制改革配合179
6.6 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突破口:中国金融离岸市场183
6.6.1 外汇管理市场化改革与境内金融离岸市场互动183
6.6.2 汲取日元离岸市场教训:引导流动性注入实体经济187
6.6.3 促进跨境直接投资的金融平台:中国香港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189
6.6.4 打造沿海开放型金融离岸市场的着力点:深圳前海新区190
6.6.5 构建内陆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的支撑点:重庆两江新区191
结束语194
参考文献196
后记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