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经济的法律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市场经济的法律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697701.jpg)
- 李永宁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5574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市场经济的法律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市场经济一般论1
1.1 引言1
1.2 市场经济的性质2
1.2.1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2
1.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
1.3 中国市场经济的特征8
1.3.1 制度特征8
1.3.2 机制特征11
1.4 国家干预12
1.4.1 经济干预13
1.4.2 行政干预14
1.4.3 法律干预15
1.4.4 国家干预的法理依据16
1.5 价值取向17
1.5.1 发展17
1.5.2 公平18
1.5.3 精神文明19
1.6 体制错位与修正:几个误区分析20
1.6.1 市场经济与自由20
1.6.2 市场定价与自主定价22
1.6.3 帕累托原则与人的主观能动性23
1.6.4 法制经济与政府干预25
1.7 完善市场体系28
1.7.1 主要问题29
1.7.2 对策33
二、市场经济主体论43
2.1 引言43
2.2 企业制度模式45
2.2.1 现代企业制度45
2.2.2 国有企业的公司化47
2.3 民主管理50
2.4 国有企业的地位53
2.4.1 问题的提出53
2.4.2 国有企业的存在依据53
2.5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56
2.6 实证:我们需要国有企业63
2.6.1 来自外部的效率损害63
2.6.2 国有企业的生存空间66
2.6.3 非效率性选择68
三、市场经济经验论70
3.1 引言70
3.2 混合市场经济理论71
3.2.1 理论渊源72
3.2.2 关于市场经济的概念74
3.2.3 市场主体与市场结构76
3.2.4 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和缺陷80
3.2.5 政府调控81
3.2.6 混合市场经济理论的简要评论87
3.3 供给学派89
3.3.1 历史背景89
3.3.2 主要内容91
3.3.3 批判与启示99
3.4 协调型市场经济103
3.4.1 日本协调型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103
3.4.2 日本协调型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107
3.4.3 经验与启示111
四、市场秩序论(一)114
4.1 引言114
4.2 自主定价不排斥政府限价115
4.3 限价的模式117
4.3.1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117
4.3.2 限价与国家指导价118
4.4 限价的性质120
4.5 错误:预测性限价122
4.6 限价的实施124
4.7 社会监督126
五、市场秩序论(二)127
5.1 引言127
5.2 暴利干扰市场自由秩序128
5.2.1 什么是暴利128
5.2.2 暴利行为违背了消费者自由意志130
5.2.3 暴利行为危害社会的正常发展132
5.3 成因134
5.4 界限138
5.5 行为分类140
5.5.1 价格欺诈141
5.5.2 垄断性价格143
5.5.3 超幅度定价144
5.6 责任构成145
5.6.1 行政责任145
5.6.2 经济责任146
5.6.3 刑事责任149
5.7 责任边界149
5.8 依法矫治151
5.8.1 强化价格管理152
5.8.2 保护自由竞争153
5.8.3 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154
六、市场秩序论(三)157
6.1 引言157
6.2 行政干预与行政垄断159
6.2.1 适度行政干预160
6.2.2 行政干预的非适度与滥用163
6.3 广义行政垄断与狭义行政垄断165
6.4 反经济垄断的原则170
6.4.1 社会主义原则171
6.4.2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172
6.5 反垄断规制对象173
6.5.1 市场独占或近似独占的行为173
6.5.2 价格联盟与勾结行为174
6.5.3 瓜分市场与附条件交易行为175
6.5.4 延缓、隐瞒或阻碍信息传播的行为176
6.6 反垄断适用范围177
七、法制经济一般论180
7.1 引言180
7.2 市场:最原始的资源配置方式181
7.3 法制替代市场:资源配置的新形式182
7.4 法制配置资源的范围与意义185
7.5 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188
7.5.1 政府干预失灵188
7.5.2 政府权力的限制191
7.5.3 定义与差异194
八、法制经济个别论198
8.1 引言198
8.2 外部性199
8.3 以西部为例:区域产权损害200
8.3.1 能源矿产资源行业200
8.3.2 国防科技工业204
8.3.3 科技教育208
8.3.4 农业213
8.4 政策与法律矫治216
8.4.1 资源性行业的外部性克服与产权保护218
8.4.2 国防科技工业的外部性克服与产权保护220
8.4.3 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克服与产权保护221
8.4.4 农业的外部性克服与产权保护223
九、西部开发论225
9.1 引言225
9.2 面临挑战230
9.3 更新观念233
9.4 立法238
9.4.1 主体239
9.4.2 目标241
9.4.3 范围244
9.4.4 东部地区的责任247
9.5 公平竞争249
9.5.1 东西部不公平竞争的表现形式250
9.5.2 营造东西部公平竞争环境的对策255
十、附论:关于经济法262
10.1 引言262
10.2 传统思维的缺陷263
10.3 社会关系及其分类265
10.3.1 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265
10.3.2 时间维度划分与人性缺陷的表现266
10.3.3 组织维度划分与各种组织关系的特征269
10.4 经济法调整对象271
10.4.1 调整对象的涵义及要素构成271
10.4.2 调整对象的层次性275
10.5 结论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