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管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管理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695652.jpg)
- 吴新叶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410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农村-社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管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缘起1
二、研究回顾9
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9
四、主要观点与不足31
第一章 回应城市化:农村社会管理的时代任务39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管理39
一、社会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与途径39
二、社会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41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社会管理:使命与任务44
一、社会管理价值取向的确定45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46
三、文化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地位48
四、建构农村社区建设的共同体51
五、社会管理与农村社会功能的开发53
第三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模式及其选择55
一、社会管理的两种模式55
二、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模式选择57
第二章 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结构与机制65
第一节 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结构的形成65
一、城市化路径66
二、基层民主管理的路径67
三、社会进步的路径68
第二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权力主体及其作用机制70
一、执政党:农村社会管理的领导者70
二、政府:农村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75
第三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非权力主体及其机制84
一、社会组织主体:协同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方式84
二、村民主体:边缘化境遇及其诉求88
三、企业主体91
第三章 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分析100
第一节 农村社会管理绩效的衡量指标100
一、社会管理绩效的四个衡量维度100
二、农村社会管理绩效指标的三级体系108
第二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状况113
一、调查问卷描述113
二、问卷调查发现117
三、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139
四、问卷与访谈的比较154
第三节 进一步的讨论157
一、政府组织管理绩效的再思考157
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绩效再思考159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再思考161
四、农村社会组织绩效的再讨论165
五、农村社区改革的绩效再讨论169
第四章 国外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180
第一节 美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180
一、政府作用不可或缺180
二、社区参与机制183
三、非营利组织机制186
四、企业社会责任(CSR)机制187
五、美国社会管理经验的启示189
第二节 欧洲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190
一、民主参与是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191
二、人本关怀的确立191
三、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193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194
五、欧盟经验的启示195
第三节 巴西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和启示197
一、城市化对社会秩序的冲击197
二、改革民生政策,在农村实施减贫与扶贫项目198
三、动员农村妇女群体参与社会管理199
四、鼓励邻里组织发展,发挥基层社会的自主作用200
五、工人党的执政思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201
六、巴西农村社会管理的启示202
第四节 韩国的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经验启示204
一、农村社会管理要体现农民的主体性204
二、政府主导作用要有限度,权力边界要清楚206
三、动员大企业对农村实行扶持208
四、社会组织不可或缺209
第五节 小结210
第五章 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改进与体制完善217
第一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绩效改进217
一、彰显农村社会管理的公共性217
二、维持均衡而广泛的社会性221
三、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性224
四、建设具有公共生活特征的农村社区共同体227
第二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体制完善232
一、创新党的领导方式232
二、明确政府负责的权力与责任边界236
三、社会协同中的社会组织:功能领域与责任240
四、村民参与:从观念到行动247
五、构建立体化的法制保障体系250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263
第一节 村民主体的价值归宿263
一、作为参与主体的村民263
二、村民主体价值实现的可能障碍266
第二节 乡镇政府的角色及其定位268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倡者与主导者268
二、农村新型组织成长的培育者269
三、现有制度空间的挖掘者270
四、农村公共事务“合意空间”的建构者271
第三节 农村社会功能的优化271
一、应对新的社会功能失衡271
二、社会功能优化的两个路径273
第四节 农村社区化:社会管理的空间转换274
一、社区共同体的公共精神274
二、社区改革要以村民为原则导向277
三、社区的包容性决定着公共生活的质量278
四、渐进地改革农村社区中的行政化现象279
第五节 城乡一体化下的社会管理:共生机制及其可能281
附录287
附录1调查问卷287
附录2访谈记录292
参考文献326
后记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