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兰定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4583X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961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981页
- 主题词:岩土工程-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工程地质学基础1
第一节 地质作用1
一、地球的构造1
二、地质作用2
第二节 岩石的成因类型与地质特征3
一、造岩矿物3
二、岩石6
第三节 地质年代及其特征18
一、地质年代18
二、第四纪地质特征22
第四节 土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22
一、土的成因类型22
二、土的组成26
三、土的结构和构造33
第五节 地质构造37
一、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37
二、褶皱构造38
三、断裂构造42
四、岩层的整合与不整合47
五、地质图48
六、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51
第六节 地貌53
一、地貌概述53
二、各类地貌的成因与类型53
第七节 地下水62
一、地下水概述62
二、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63
三、地下水的性质及其对工程的影响67
第八节 工程地质勘察概述68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方法68
二、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和方法68
第二章 岩土力学基础70
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及其指标70
一、土的物理性质指标70
二、黏性土的物理特性86
三、无黏性土的物理特征90
四、土的击实试验92
五、土的承载比试验95
第二节 土的渗透性与渗流96
一、土的渗透性97
二、土中二维渗流及流网104
三、渗透破坏与控制108
四、渗流情况下的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110
第三节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114
一、土中应力114
二、土的压缩性124
三、地基的最终沉降量129
四、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132
五、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140
第四节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150
一、土的强度概述150
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151
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154
四、地基承载力170
第五节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177
一、土压力177
二、静止土压力178
三、朗肯土压力理论178
四、库伦土压力理论184
五、挡土墙设计188
六、土坡稳定性188
第六节 土的动力性质试验198
一、基本要求198
二、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199
第七节 岩石试验202
一、基本要求202
二、岩石试验202
第三章 岩土工程勘察213
第一节 岩土的分类213
一、岩石的分类和鉴定213
二、土的分类和鉴定226
第二节 原位测试231
一、一般规定231
二、载荷试验232
三、静力触探试验238
四、圆锥动力触探试验241
五、标准贯入试验245
六、十字板剪切试验248
七、旁压试验252
八、扁铲侧胀试验256
九、现场直接剪切试验259
十、波速测试263
十一、激振法测试266
十二、岩体原位应力测试268
第三节 工程岩体原位测试268
一、岩体应力测试268
二、岩体变形试验271
三、岩体强度试验277
四、岩体原位观测277
第四节 勘探和取样280
一、勘探的基本要求280
二、工程地质钻探280
三、井探、槽探和洞探282
四、土样的采取282
五、地球物理勘探286
第五节 室内试验290
第六节 地下水290
一、地下水的勘察要求290
二、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292
三、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292
四、地下水作用的评价308
第七节 水和土腐蚀性的测试与评价311
一、取样311
二、测试312
三、腐蚀性评价313
第八节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316
一、基本要求316
二、工作方法318
三、测绘和调查的内容319
四、资料整理319
第九节 建筑工程勘察基本要求319
一、勘察分级319
二、房屋建筑物和构筑物321
三、地下洞室326
四、岸边工程326
五、管道和架空线路工程326
六、废弃物处理工程326
七、核电厂326
八、边坡工程327
九、基坑工程327
十、桩基础327
十一、地基处理328
第十节 岩土工程评价328
一、一般规定328
二、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329
三、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330
第四章 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原则332
第一节 概述332
一、土木工程概述332
二、土木工程分类333
第二节 结构工程的可靠性设计333
一、基本概念333
二、极限状态设计337
三、分项系数设计方法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339
第三节 岩土工程的设计与安全度343
一、岩土工程的特点343
二、岩土工程的设计状态344
三、岩土工程的安全度345
第四节 建筑结构的荷载与荷载组合346
一、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46
二、可变荷载的取值347
三、荷载组合350
第五章 浅基础356
第一节 概述356
一、浅基础的类型356
二、地基计算模型360
第二节 基本原则362
一、总则和术语362
二、基本规定363
第三节 地基岩土的分类与工程特性指标369
一、岩石的分类369
二、土的分类370
三、工程特性指标374
第四节 地基的承载力计算379
一、基础埋置深度379
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385
三、地基承载力计算398
第五节 地基的变形计算417
一、一般规定417
二、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420
三、《地规》法计算地基变形421
第六节 地基的稳定性计算433
一、一般规定433
二、稳定土坡坡顶上建筑物地基稳定性434
三、抗浮稳定性435
第七节 山区地基435
一、一般规定435
二、土岩组合地基436
三、填土地基438
四、滑坡防治440
五、岩石地基443
六、岩溶与土洞443
七、土质边坡445
八、岩石边坡与岩石锚杆挡墙447
第八节 重力式挡土墙449
一、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449
二、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453
三、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要求459
第九节 软弱地基459
一、一般规定459
二、利用与处理460
三、建筑措施和结构措施462
四、大面积地面荷载464
第十节 浅基础467
一、基础设计所采用的作用效应和地基净反力467
二、无筋扩展基础467
三、扩展基础471
四、柱下条形基础487
五、筏形基础489
六、岩石锚杆基础503
第六章 深基础507
第一节 《地规》的桩基设计507
一、一般规定507
二、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509
三、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515
四、单桩抗拔承载力验算518
五、单桩桩身混凝土强度和抗裂验算518
六、桩基沉降计算518
七、桩基承台计算523
第二节 《桩规》的基本规定539
一、总则和术语539
二、基本设计规定540
三、桩基的勘察546
四、桩的选型与布置546
五、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设计551
第三节 《桩规》的桩基构造554
一、基桩构造554
二、承台构造558
第四节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561
一、一般规定561
二、原位测试法561
三、经验参数法565
四、钢管桩570
五、混凝土空心桩571
六、嵌岩桩572
七、后注浆灌注桩573
八、液化效应574
九、单桩、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576
十、桩顶作用效应和桩基竖向承载力的计算579
第五节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582
一、软弱下卧层验算582
二、负摩阻力计算586
三、抗拔桩基承载力验算593
第六节 桩基沉降计算599
一、一般规定599
二、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601
三、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604
四、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608
第七节 桩基水平承载力与位移计算611
一、单桩基础611
二、群桩基础615
第八节 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625
一、一般规定625
二、受压桩625
三、抗拔桩629
四、受水平作用桩630
五、预制桩吊运和锤击验算631
第九节 承台计算631
一、受弯计算631
二、受冲切计算637
三、受剪计算643
四、局部受压计算646
五、抗震验算646
第十节 桩和承台的施工646
一、灌注桩施工646
二、混凝土预制桩施工649
三、钢桩施工650
四、承台施工650
五、桩基施工中易发生的问题与预防措施650
第十一节 沉井基础657
第七章 地基处理658
第一节 地基处理概述658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方法658
二、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形成条件659
三、地基处理的基本要求661
第二节 换填垫层法665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665
二、设计665
三、施工672
四、质量检验674
第三节 预压法674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674
二、堆载预压法设计675
三、真空预压法设计682
四、施工683
五、质量检验684
第四节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685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685
二、设计685
三、施工689
四、质量检验690
第五节 振冲法690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690
二、设计691
三、施工696
四、质量检验697
第六节 砂石桩法698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698
二、设计698
三、施工704
四、质量检验705
第七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705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705
二、设计706
三、施工712
四、质量检验712
第八节 夯实水泥土桩法713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713
二、设计713
三、施工715
四、质量检验716
第九节 水泥土搅拌法716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716
二、设计718
三、施工728
四、质量检验729
第十节 高压喷射注浆法729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729
二、设计730
三、施工733
四、质量检验734
第十一节 石灰桩法734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734
二、设计735
三、施工737
四、质量检验738
第十二节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738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738
二、设计739
三、施工743
四、质量检验744
第十三节 桩锤冲扩桩法744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744
二、设计745
三、施工746
四、质量检验747
第十四节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747
一、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747
二、设计748
三、施工751
四、质量检验752
第十五节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753
一、适用条件753
二、设计和施工753
第十六节 既有工程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754
一、既有工程地基加固要求和加固程序754
二、常用既有工程地基加固技术754
三、建筑物迁移的常用方法759
第十七节 土工合成材料759
第八章 建筑边坡工程760
第一节 基本规定760
一、总则760
二、术语761
三、建筑边坡的类型和安全等级761
四、设计原则765
五、边坡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767
第二节 边坡工程勘察与边坡力学参数770
一、边坡工程勘察770
二、边坡力学参数771
第三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774
一、基本规定774
二、圆弧滑动法775
三、平面滑动法776
四、折线滑动法780
第四节 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781
一、侧向岩土压力计算的一般规定781
二、侧向土压力计算782
三、侧向岩石压力计算787
第五节 锚杆(索)789
一、一般规定789
二、设计790
三、原材料、构造要求与施工794
第六节 锚杆(索)挡墙支护794
一、一般规定794
二、设计795
第七节 岩石锚喷支护798
一、一般规定798
二、设计798
三、构造要求与施工800
第八节 重力式挡墙801
一、一般规定801
二、设计802
三、构造要求804
第九节 扶壁式挡墙805
一、一般规定805
二、设计805
三、构造要求806
第十节 坡率法807
一、一般规定807
二、设计808
第十一节 滑坡、危岩和崩塌防治809
一、滑坡809
二、危岩和崩塌813
第十二节 边坡变形控制与边坡工程施工813
一、边坡变形控制813
二、边坡工程施工814
第九章 基坑工程815
第一节 基本规定815
一、总则815
二、设计原则816
三、基坑工程的勘察819
四、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820
五、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822
第二节 支挡式结构830
一、结构分析830
二、稳定性验算834
三、排桩和地下连续墙设计841
四、锚杆设计842
五、内支撑结构设计845
六、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结合及逆作法848
七、双排桩设计848
第三节 土钉墙850
一、稳定性验算850
二、土钉承载力计算853
第四节 重力式水泥土墙856
一、稳定性验算856
二、承载力验算859
三、构造要求860
第五节 地下水控制861
一、一般规定861
二、截水861
三、降水862
四、集水明排870
五、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871
六、基坑开挖与监测872
第六节 基坑底抗隆起和抗渗透稳定性验算872
一、基坑底抗渗透稳定性验算872
二、《建筑地规》中基坑抗降起和抗渗透稳定性验算874
第十章 特殊性岩土880
第一节 湿陷性土880
一、黄土的成因和基本性质880
二、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勘察和黄土湿陷性评价881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建筑的设计和地基计算894
四、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899
五、其他湿陷性土907
第二节 红黏土909
一、红黏土的工程特征909
二、红黏土的岩土工程分类911
三、红黏土的地基均匀性分类912
四、红黏土地区的勘察和评价913
五、地基处理915
第三节 软土915
一、软土的分类和工程特征915
二、软土的勘察和评价916
第四节 混合土917
一、混合土的定义和工程特征917
二、混合土的勘察和评价918
第五节 填土919
一、填土的分类和工程特征919
二、填土的勘察和评价921
第六节 多年冻土922
一、多年冻土的定义和冻土的融沉性分级922
二、多年冻土的勘察和评价925
第七节 膨胀岩土927
一、膨胀岩土的定义和工程特征927
二、膨胀土的勘察和评价929
三、膨胀土地基的设计937
四、膨胀岩土地区的工程措施943
第八节 盐渍岩土949
一、盐渍岩土的定义和工程特征949
二、盐渍岩土的勘察和评价953
第九节 风化岩和残积土955
一、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定义和工程特征955
二、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察和评价955
第十节 污染土957
一、污染土的定义和污染土场地及地基的分类957
二、污染土的勘察和评价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