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688484.jpg)
- 杨凤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9957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9
第三节 人民的地位与公民的基本权利13
第四节 国家的任务、目标及其与公民的关系15
第五节 宪法与宪法监督制度19
第六节 国家象征27
第二编 政党制度31
第二章 政党制度与民主党派31
第一节 中国的政党制度31
第二节 中国的民主党派3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45
第四节 民主党派的参政46
第五节 民主党派的监督48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5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目标与指导思想5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任务5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56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61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65
第六节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68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80
第八节 中国共产党党员84
第三编 国家制度93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3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地位93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96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8
第四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12
第五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20
第六节 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发展128
第五章 国家主席134
第一节 国家元首134
第二节 国家主席的地位、性质和职权135
第三节 国家主席的产生、辞职和罢免137
第四节 国家主席的任期与继位补缺137
第六章 国务院140
第一节 国务院的设立、性质与地位140
第二节 国务院的组成143
第三节 国务院机构设置145
第四节 国务院的职权与职能151
第五节 国务院的行政方式153
第六节 国务院的会议制度155
第七节 国务院的公文审批制度156
第八节 国务院2013年的重点工作部门分工157
第七章 审判与法律监督制度163
第一节 国家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163
第二节 审判机关与审判制度166
第三节 法律监督机关与法律监督制度176
第四编 行政区划与政府管理制度187
第八章 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制度187
第一节 行政区划187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大、地方各级政府的地位与组成192
第三节 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罢免和辞职196
第四节 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198
第五节 地方各级政府的职权204
第九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7
第一节 中国的少数民族与中国的民族政策207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12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213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216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217
第六节 国家对少数民族的财政支持与帮助219
第十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223
第一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223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思想和历史基础226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228
第四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30
第五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34
第六节 中央政府管理与派驻机构240
第十一章 干部与公务员制度245
第一节 干部和公务员246
第二节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251
第三节 公务员的录用、晋升和职务序列253
第四节 公务员的交流与回避257
第五节 公务员的职务任免258
第六节 公务员的考核与惩戒261
第七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63
第十二章 纪检和监察制度269
第一节 中共的纪律检查机关269
第二节 监察机关274
第三节 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制度建设276
第五编 社会政治生活制度285
第十三章 政治协商制度285
第一节 政治协商制度285
第二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87
第三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292
第四节 地方委员会300
第五节 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302
第十四章 选举制度305
第一节 选举与选举制度305
第二节 选举领导机构310
第三节 选区、选举单位与选民311
第四节 代表候选人313
第五节 直接选举315
第六节 间接选举316
第七节 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辞职、补选318
第八节 对破坏选举的制裁321
第十五章 基层自治制度323
第一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23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制度325
第三节 城市居民委员会334
第四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336
第五节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权益的主要措施341
第十六章 社会团体与群众组织制度344
第一节 社会团体344
第二节 中华全国总工会347
第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50
第四节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354
第五节 其他主要社会团体356
第六节 社会团体中的中共党组织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