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歌剧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歌剧概论
  • 钱苑,林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ISBN:780667232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歌剧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歌剧艺术的基本特征1

第一节 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1

歌剧观念1

综合艺术2

音乐主导3

第二节 歌剧与戏剧之比较3

时间艺术3

空间艺术5

文学血缘:题材、情节、角色、语言6

话剧配乐与歌剧音乐11

戏曲音乐与歌剧音乐13

第三节 歌剧的戏剧性特征15

音乐的戏剧性:立意、冲突、心理15

戏剧张力与音乐张力:高潮、互补、形式美18

第二章 音乐戏剧的发展轨迹21

第一节 雏形和成型21

礼拜剧、田园剧、牧歌套曲、幕间剧、巴洛克时代、佛罗伦萨歌剧、威尼斯乐派、那不勒斯乐派22

第二节 歌剧类型28

17、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法国抒情歌剧、英国假面剧、意大利谐歌剧、法国喜歌剧、英国民谣歌剧、德国歌唱剧28

19世纪歌剧:大歌剧、喜歌剧、抒情歌剧、轻歌剧、乐剧、室内歌剧、诵唱剧、音乐剧34

第三章 歌剧的结构形式53

第一节 戏剧结构与音乐结构53

体裁54

情绪54

循环55

第二节 歌剧的宏观结构原则56

分幕56

情节56

第三节 发展程式的结构功能57

开场白57

呈示:起述、开场、场面、结束57

展开:性格、悬念、推进61

结局:悲剧、历史剧、喜剧、正剧62

尾声67

第四节 素材交织秩序67

套曲结构:全剧套曲化结构、幕内套曲化结构67

循环交织结构:素材循环、调性循环、织体循环、拱型结构72

第五节 连续剧与组合剧76

第四章 歌剧演员的声部划分79

第一节 歌剧与美声79

音色审美观念79

阉伶时代81

音色类别的形成81

第二节 声部的划分82

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抒情斯宾托、花腔女高音83

女中音91

女低音94

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花腔男高音95

男中音:抒情男中音、戏剧男中音、炫技性男中音103

男低音:歌唱男低音、戏剧男低音、深沉男低音、丑角男低音108

第三节 歌剧角色的音色配置115

按年龄结构设置声部115

按音色特征安排嗓音类别116

按声部结构平衡原则117

第五章 歌剧的独唱样式119

第一节 日常生活语言与歌剧音乐语言119

语言的叙述功能和抒情功能119

戏剧语言与歌剧语言:形式结构、语言时值、声部设定120

歌剧唱段样式的形成127

第二节 传统歌剧的唱段类型127

宣叙调:早期宣叙形式、干念宣叙调、器乐宣叙调127

咏叹调:早期咏叹调、18世纪咏叹调、19世纪前期咏叹调、19世纪后期咏叹调141

咏叙调164

插曲170

第六章 歌剧中的多声部形式173

第一节 多声织体173

发展沿革173

听觉信息接受机制:音响信号解读、音调与歌剧174

第二节 重唱组合形式178

重唱功能178

织体形式179

空间处理180

二重唱:音色分类、混声二重唱、结构方式180

三重唱:赋格式、交响式188

四重唱201

五重唱以上205

独唱与重唱210

复式重唱211

第三节 合唱212

歌剧中合唱的作用:群体形象、风俗背景与特定气氛、叙述剧情、结构功能213

歌剧中的合唱形式:童声、齐唱、女声、男声、混声218

多种样式的交置:独唱与合唱、重唱与合唱、多重合唱225

第七章 歌剧中的器乐231

第一节 歌剧乐队的发展概况231

早期的歌剧乐队231

18世纪的歌剧乐队232

19世纪的歌剧乐队236

20世纪的歌剧乐队的多元格局237

第二节 歌剧乐队的作用238

唱腔烘托238

形态意象240

心理刻画249

环境描写249

动作陪衬253

细节点缀254

主导动机255

第三节 音乐会性质的器乐曲260

序曲的沿革260

序曲的功能:预示剧种样式、先现音乐主题、提示人物形象、暗示剧情梗概262

序曲的结构:早期序曲的结构、奏鸣曲式、集锦曲、大型集成曲270

间奏曲276

第八章 歌剧的两大音乐体制281

第一节 分曲体制281

场282

过场284

终场284

组合与布局:宣叙调——咏叹调场景、独立咏叹调、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终曲285

第二节 连缀体287

贯穿发展287

现代吟诵288

记谱方式288

第九章 歌剧大师的创作293

第一节 18世纪的歌剧大师294

巴洛克盛期:亨德尔294

古典时期:格鲁克、莫扎特295

第二节 19世纪的歌剧大师298

德国早期:贝多芬、韦伯298

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罗西尼、唐尼采第、贝利尼299

法国浪漫主义时期:梅耶贝尔、古诺、托马、比才303

德国、英国浪漫主义时期306

后期浪漫主义时期:威尔第、瓦格纳307

第三节 民族乐派歌剧大师310

俄罗斯: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310

东 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312

第四节 真实主义歌剧大师315

意大利:普契尼、马斯卡尼、列昂卡伐洛315

第十章 20世纪歌剧大师319

第一节 印象主义歌剧大师320

德彪西、拉威尔320

第二节 现代民族歌剧大师322

巴托克、格什温322

第三节 表现主义歌剧大师325

勋伯格、贝尔格326

第四节 新古典主义歌剧大师328

斯特拉文斯基、米约、奥涅格、普朗克、普罗科菲耶夫、欣德米特、肖斯塔科维奇、勃里顿329

第五节 先锋派歌剧大师336

诺诺、达拉皮科拉、贝里奥、亨策338

其他340

主要参考书目341

后记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