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典的诞生 叙事话语、文本发现及田野调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裴春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5738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典的诞生 叙事话语、文本发现及田野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互观”与“反复”的交织:论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及其文化内涵3
文体的分裂与心态的游移——沈从文作品的谱系学构成及文化困扰3
一 问题的由来:沈从文“文体之谜”的释读纷争之回顾3
二 谱系学分类:沈从文三种小说文体的差异与交融8
三 沈从文文体背后的“文心”15
异质元素的“互观”——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分析之一17
一 沈从文“叙事话语”的两个基本特征17
二 “城乡互观”19
三 “中外互观”27
四 “古今互观”30
同质因素的“反复”——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分析之二33
一 “反复”的概念及其类型33
二 “反复”的时间根源及“爱欲主题”36
三 单一文本内的“延时性反复”——以《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为例38
四 诸文本之间的“叠合性反复”——爱欲主旨、象征性意象及类型化人物等复现的叙事功能举隅45
(一)爱欲主旨的复现45
(二)象征性意象的复现50
(三)类型化人物的复现56
余论:“汉语诗性”的复归与重建——沈从文小说的历史回响64
一 沈从文“叙事话语”的形成与解体64
二 复活“汉语诗性”的启示66
三 “寻根小说”与“个人化写作”的源头67
《边城》版本与“反复的诗学”70
“互观”与“反复”的交织:论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及其文化内涵参考文献96
“文本发现”的文学与文献学释读105
沈从文集外诗文四篇105
一种境界105
饭桶——见微斋笔谈106
逛厂甸111
巴鲁爵士北平通讯(第七号)116
“看虹摘星复论政”——沈从文集外诗文四篇校读札记121
一 《一种境界》:沈从文“爱欲叙事”的钥匙121
二 “以美育改造政治”与“重造”的补天热诚126
沈从文小说诗歌拾遗131
读书随笔131
梦和呓133
文字134
梦与现实135
摘星录183
绿的梦183
“虹影星光或可证”——沈从文四十年代小说的爱欲内涵发微201
一 《看虹摘星录》之存废疑云201
二 “梦与现实”的错综迷离——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文体变革204
三 沈从文新“客厅传奇”的爱欲内涵之辨析207
四 沈从文“爱欲奇迷”的参照——《潜渊》与《白玉兰花引》213
汪曾祺早期佚文拾零220
消息——童话的解说之一220
封泥——童话的解说之二224
河上228
匹夫233
一、太重的序跋233
二、反刍的灵魂236
三、不成文法的名义238
四、方寸之木高于城楼——谨以此章献与常以破落的贵族的心情娱乐自己(即别人)的郎化廊先生241
五、图案生活243
六、故事的主人公致作者的信246
文明街248
落叶松(昆虫书简之二)251
疗养院252
结婚258
二秋辑265
私章265
落叶松265
除岁266
前天272
昆明草木275
序275
一、草276
二、仙人掌276
三、报春花277
四、百合的遗像277
飞的278
鸟粪层278
猎斑鸠279
蝶279
矫饰280
驴280
蝴蝶:日记抄283
雅致的恣肆——汪曾祺早期佚文校读札记之一285
一 《结婚》、《除岁》及《前天》:汪曾祺的青春想象及家国怀想287
二 草木虫鱼总关情:《昆明草木》等汪曾祺早期佚文290
三 从《豆腐店》到《羊舍一夕》:汪曾祺与儿童文学294
生命的沉酣——汪曾祺早期佚文校读札记之二298
一 何为“生命的沉酣”300
二 “欢乐”、“忧伤”与“嘲讽”303
争斗——芦焚长篇小说拾遗录311
第一章311
第二章318
第三章322
第四章327
第五章334
第六章340
第七章345
第八章351
第九章357
在人性的温情和生命的对抗之间——芦焚长篇小说《争斗》校读札记363
一 《争斗》的发现与芦焚的“一二·九”运动三部曲363
二 宏大叙事中的“人情”与“人性”变奏364
三 “新犬儒学派”的革命视角及青春感伤367
四 芦焚的定位:吸纳左翼叙事的“京派”369
常风先生的佚文两篇370
一个知识阶级的心理演变370
一370
二373
从菲希脱到伯夷叔齐378
且容蛰伏待风雷——从常风先生的两篇佚文谈起382
一 “南渡”或“困守”:乱离时代的艰难选择382
二 “困守”者的思想根基与暧昧姿态383
湘西、文化展演与沈从文的文学文本:田野调查之一种387
湘行日记387
民歌2001412
“女书”与湘西文化418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批评及随感425
“私典探秘”的独创与偏至——评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425
附记:答陈漱渝先生431
关于张充和女士的生日、假名及其他——答商金林先生436
一 缘起:《摘星录》的发现、阐释及批评436
二 传记、追忆与档案的佐证437
三 《看虹摘星录》的文学史定位:“色情文学”、“桃红色文艺”或“性心理的美妙传奇”?440
真幻之间:游书琐语七则442
一 《红楼梦》之梦的幻与真442
二 《聊斋志异》的寂寞与“夙缘”443
三 纳兰词:我是人间惆怅客,人间何处问多情444
四 丰子恺的画与文:童心慧眼菩提结445
五 林语堂:飘离中的守望446
六 徐志摩:我是天空的一片云447
七 《倾城之恋》: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及幽闭心灵448
崩解的文明448
加入游戏450
结局或收场451
后记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