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 中国历史疆域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 中国历史疆域理论研究
  • 赵永春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16649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25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疆域-历史地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 中国历史疆域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关于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的理论认识1

第一节 认识中国历史疆域的基本原则及其依据3

一、认识中国历史疆域的基本原则3

二、认识中国历史疆域基本原则提出的依据4

第二节 认识中国历史疆域的几项具体原则35

一、历史共享原则35

二、最早发现和占有原则39

三、行政管辖原则42

四、民族自我认同原则53

五、民族发展变化原则62

第三节 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77

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多自称“中国”78

二、为后来“中国”所继承的政权,也被称为“中国”85

三、中国古代复数“中国”向单数“中国”的演进92

第二章 “五服制”与先秦时期的中国疆域101

第一节 “五服制”与先秦时期的“天下一体”观103

第二节 夏朝的疆域120

一、王畿及其直辖区126

二、夏朝间接管辖或有联系的区域129

第三节 商朝的疆域131

一、王畿及其直辖区132

二、商朝间接管辖或有联系的区域134

第四节 西周的疆域136

第五节 春秋时期中国的疆域140

一、周王直属地域与诸夏国疆域141

二、秦、楚、吴、越、燕以及四夷的活动区域145

第六节 战国时期中国的疆域153

一、周王直属地域与诸夏国疆域154

二、四夷活动区域及其与中原的关系158

第三章 “大一统”与秦汉时期中国的疆域163

第一节 “大一统”与“民族一统”165

一、秦汉的“大一统”思想165

二、秦汉时期的“民族一统”思想167

三、秦汉“大一统”的层次结构185

第二节 匈奴的疆域与秦汉的北疆开拓189

第三节 西域各国与秦汉的西北经略195

第四节 西南夷与秦汉的西南开拓197

第五节 百越与秦汉的南疆经略201

第六节 东北各族与秦汉的关系204

一、秦汉在东北的设置204

二、夫余的疆域及其与汉朝的关系207

三、高句丽的疆域及其与汉朝的关系209

四、乌桓与汉朝的关系211

五、鲜卑与汉朝的关系213

六、挹娄与汉朝的关系214

第四章 “炎黄子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疆域217

第一节 “炎黄子孙”与魏晋南北朝的“正统”之争219

第二节 三国的疆域227

一、魏国的疆域228

二、蜀国的疆域235

三、吴国的疆域237

第三节 两晋和十六国的疆域240

一、两晋的疆域240

二、成汉的疆域241

三、汉、前赵的疆域241

四、后赵的疆域242

五、前凉的疆域242

六、前燕的疆域243

七、前秦的疆域243

八、后秦的疆域244

九、后燕、北燕的疆域244

十、西燕的疆域245

十一、南燕的疆域245

十二、西秦的疆域245

十三、后凉的疆域246

十四、南凉的疆域246

十五、北凉的疆域246

十六、西凉的疆域247

十七、大夏的疆域247

第四节 南朝的疆域248

一、刘宋疆域变迁248

二、萧齐疆域的变化252

三、萧梁疆域的变迁254

四、陈朝疆域263

五、南朝各代对西南边区的管辖266

六、南朝各代对南部边疆的经营268

七、南朝各代对崖州(海南岛)的统辖270

第五节 北朝疆域变迁270

一、北魏疆域变迁271

二、东魏疆域变迁286

三、北齐疆域变迁289

四、西魏疆域变迁294

五、北周疆域变迁298

六、后梁疆域的变迁303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的疆域305

第五章 “胡越一家”与隋唐时期的中国疆域307

第一节 隋唐“胡越一家”的民族思想309

第二节 突厥的疆域与隋唐北疆开拓322

一、突厥的疆域及其与隋唐的关系322

二、吐谷浑的疆域及其与隋唐的关系327

三、薛延陀的疆域及其与唐朝的关系329

四、回纥的疆域及其与唐朝的关系330

第三节 吐蕃的疆域及其与隋唐的领土争夺333

第四节 南诏的疆域与隋唐的南疆经略340

一、南诏的疆域与隋唐的西南经略340

二、岭南各族与隋唐的南疆经略346

第五节 高句丽的疆域与唐朝安东督护府的变迁351

一、高句丽与隋朝的关系及其疆域变迁353

二、高句丽与唐朝的关系及其疆域变迁356

第六节 渤海的疆域与隋唐对东北地区的管理363

一、渤海的疆域及其与唐朝的关系363

二、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羁縻管理374

第六章 “民族自我认同”与辽宋夏金时期的中国疆域383

第一节 辽人的“中国”观385

一、辽人自称“中国”386

二、辽人认为辽宋同为“中国”394

三、辽人认为华夷懂礼即同为“中国”408

四、辽人认为“正统”和“非正统”同为“中国”414

第二节 金人对“中国”的认识421

一、金人依据“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而自称“中国”422

二、金人依据“夷狄用‘中国’(中原)之礼则中国之”自称“中国”426

三、金人自称“中国”并未将宋朝排除在“中国”之外431

第三节 河西回鹘、高昌回鹘、喀喇汗王朝的疆域及其与中原的关系441

一、河西回鹘的疆域及其与中原的关系441

二、高昌回鹘的疆域及其与中原的关系442

三、喀喇汗王朝的疆域及其与中原的关系444

第四节 辽和西辽的疆域446

一、辽朝的疆域446

二、西辽的疆域453

第五节 宋朝的疆域462

一、北宋的疆域462

二、南宋的疆域468

第六节 西夏的疆域471

一、党项的兴起及其疆域的扩张471

二、西夏的建立及其疆域的扩张473

三、蒙古侵蚀西夏的领土与西夏的灭亡474

四、西夏政权的行政区划476

第七节 金朝的疆域478

一、金朝占领辽朝的领土478

二、金朝灭亡北宋480

三、金朝与南宋疆界的划定480

四、金朝与高丽疆界的划定482

五、金朝与西夏疆界的划定483

六、金朝的行政区划484

第八节 吐蕃的疆域493

第九节 大理的疆域497

第十节 蒙古活动的地域499

第十一节 辽金与高丽的“保州”交涉500

一、辽朝与高丽的“保州”交涉501

二、金朝与高丽的“保州”交涉517

三、从“保州”交涉看辽金与高丽的外交思想和政策525

第七章 “中华一体”与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疆域533

第一节 元明清的“中华一体”思想535

一、元朝“中华一体”思想的形成535

二、明朝“中华一体”思想544

三、清朝“中华一体”思想551

第二节 元朝的疆域566

一、岭北行省与元朝北部的疆域569

二、辽阳行省、征东行省与元朝东北疆域570

三、蒙元经营西北与元朝西北疆域573

四、吐蕃与元朝的西部疆域574

五、云南行省与元朝的西南疆域576

六、湖广行省与元朝的南部疆域578

七、四大汗国与元朝的关系580

第三节 明朝的疆域582

一、女真、兀良哈与明朝对东北的管理583

二、瓦剌、鞑靼与明朝的北疆经略586

三、察合台后王与明朝的西北经略589

四、明朝西藏管理机构的完善592

五、土司制度与明朝的西南经略593

六、明朝对台湾及南海诸岛的经营595

第四节 清朝的疆域596

一、统一东北与定鼎中原597

二、蒙古三部与清朝的北疆经略599

三、回疆与清朝的西北经略600

四、西藏与清朝的西疆经略602

五、统一台湾与清朝的南疆经略604

六、沙俄入侵与中俄北部疆界的划定606

结语611

后记6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