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底层社会看历史 国家、企业、乡村与票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底层社会看历史 国家、企业、乡村与票据
  • 梁宏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4795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底层社会看历史 国家、企业、乡村与票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研究方法论3

第一章 票据研究需要“向下看”3

一、作为一种研究视角的“向下看”3

二、“向下看”的多棱透视5

三、票据研究“向下看”的价值与意义6

四、票据研究“向下看”面临的困难7

第二章 近20年的法币改革研究综述9

一、币制改革的原因和条件9

二、币制改革的意义和作用10

三、币制改革与白银风潮的关系13

四、币制改革与中国外交的关系14

五、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7

六、法币与金圆券、银元券的比较研究18

七、其他方面19

八、中国港台地区和美国、日本学者的研究21

第三章 乡村地权市场研究的范式、逻辑与史料23

一、在“革命史”与“现代化”范式之间23

二、国家政策和乡村习惯的逻辑结构25

三、经济史料的解读与数值估算的合理性26

第二编 国家与票据31

第四章 借贷之间的银企关系与实业发展31

一、交通银行对实业的贷款扶助31

二、构建银企关系的绩效39

第五章 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金融的最后一搏45

一、遏制金圆券极速膨胀的颓败——银元券的发行背景45

二、挽回经济、政治、军事全面失利的危局——银元券粉墨登场47

三、有关各方的态度反应48

四、银元券的迅速崩溃及原因50

五、余论53

第六章 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述评54

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情况54

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特点57

三、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经验58

四、结语60

第七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武汉中小卷烟厂的发展62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武汉地区烟草工业的市场缺口62

二、外来烟厂的强势进入63

三、夹缝中本地中小烟厂的最后辉煌63

四、盛极一时后的迅速衰落69

第三编 企业与票据73

第八章 近代北京商业店铺73

一、北京商业店铺中的人力股73

二、人力股制度的绩效82

第九章 近代北京商铺人力股制度的再认识85

一、职工人力股份的获得及变动85

二、人力股制度的物质激励之表现89

三、对人力股制度的评价94

第十章 商业账簿与经济史研究98

一、商业账簿之重要性及其真实性98

二、万和成及其联号账簿概述101

三、账簿之史料价值106

第四编 乡村与票据117

第十一章 清代至民国时期山西货币地租117

一、商业资本的发展是影响货币积累和货币地租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117

二、商业性农业的繁荣是货币地租产生的决定性因素122

三、田赋的折征是货币地租产生的媒介124

四、货币地租的产生过程125

五、关于货币地租额问题130

六、结语132

第十二章 贫困的根源:新中国成立前苗疆农家经济分析135

一、土地等生产资料占有情况135

二、土地租佃与雇佣关系138

三、家庭副业与手工业141

四、农家收支与生活142

五、苗家贫困的根源145

第十三章 近代苗疆土地所有权转移问题研究148

一、土地买卖149

二、土地所有权转移的其他形式153

三、讨论156

第十四章 “集中”抑或“分散”:近代苗疆农村土地的分配关系158

一、近代苗疆农村土地的分配关系158

二、土地分散的推动力163

三、分散与不均并存166

第十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私人借贷的停滞及缓解措施的历史考察167

一、农村私人借贷的停滞状况167

二、农村私人借贷关系停滞的原因173

三、活跃农村私人借贷关系的措施及成效179

四、结语183

第十六章 土地改革后农村私人借贷形式及利率的历史考察185

一、农村私人借贷形式185

二、农村私人借贷利率190

三、农村私人借贷的社会经济性质195

第十七章 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乡村借贷方式比较研究198

一、借贷对象198

二、贷款利率202

三、借款用途204

四、借贷信用和手续206

五、贷款期限207

第十八章 冲突与协调:国家权力、基层市场与农民生活的关系210

一、国家权力的介入、集市贸易的兴衰与农民的日常生活211

二、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在基层市场上的冲突与协调214

三、博弈中的农民意愿行为和沟通疏导渠道219

五、结语221

后记2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