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贺州瑶族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庆生,陶红云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ISBN:978751009575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瑶族-民族历史-贺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贺州瑶族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概况1
一、盘瑶在文化上的民族特征7
二、东汉至三国 盘瓠蛮首迁贺州10
三、六朝至隋 贺州瑶族的成长12
四、唐代贺州合睦的民族关系14
五、五代至元代瑶族持续大批南迁进入贺州16
六、宋代贺州瑶族的发展18
七、宋代迁入贺州的过山瑶和平地瑶族系18
八、宋元时期进入贺州的土瑶19
九、宋代贺州瑶族的社会情况21
十、宋代贺州瑶族的经济产业22
十一、宋代贺州瑶族的民俗风情25
(一)舞乐25
(二)占卜25
(三)文字25
(四)居住26
(五)饮食28
(六)服饰28
十二、宋代贺州瑶区的民族起义29
十三、元明时代贺州瑶族地区的社会变化31
(一)平稳期的抚瑶政策31
(二)平稳期瑶族向贺州的继续迁入32
(三)明代中晚期贺州瑶族地区社会矛盾的激化32
(四)元、明两代的防瑶政策34
十四、明朝对贺州建制的调整36
(一)对贺州府的调整36
(二)对富川县的调整36
(三)对昭平县的调整36
(四)对钟山县的调整37
十五、元、明时期贺州瑶族起义38
十六、明中期的征瑶政策与俍兵入贺45
十七、明代贺州瑶族迁移新动向47
十八、明代贺州瑶族人口变化49
十九、贺州瑶族皇太后李唐妹50
二十、清代贺州瑶族53
(一)大量瑶族人口的继续外迁53
(二)清代的理瑶政策55
(三)清代的瑶族教育56
(四)清代贺州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57
(五)清代贺州瑶寨分布情况59
(六)清代贺州瑶族民俗62
(七)清代贺州瑶族起义64
(八)清代贺州瑶族的军事经验64
二十一、民国贺州瑶族65
(一)工商经济的发展65
(二)主要经济方式——租佃经济66
(三)社会生活66
(四)民国贺州瑶族的主要经济产业68
(五)民间劳动力的组织71
(六)民族教育71
(七)政治活动73
(八)湘桂联治团74
(九)民国在瑶区的行政建置74
(十)民国贺县瑶族人口75
(十一)民俗75
(十二)服饰76
(十三)新华乡风俗改良事件77
二十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瑶族78
(一)建国初期的民族政策78
(二)建国初期先进生产技术在贺州瑶族地区的推广80
(三)建国初期贺州瑶族人口的增加81
(四)改革开放后的贺州瑶族81
第二章 服饰83
一、贺州瑶族服饰文化的变迁84
(一)变迁原因84
(二)变迁特征85
(三)保护与传承86
二、服饰制作工具87
(一)手摇纺车87
(二)织布机88
(三)镖形织梭88
(四)瑶布刀88
(五)舰形梭88
(六)锦带机88
三、服饰中的文化内涵89
(一)服饰中的图腾文化89
(二)对瑶民族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90
(三)对瑶族“平民化”民族心理的折射91
(四)对民族审美情趣的表达91
(五)对美好生活的祈盼93
(六)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的忠实纪录93
(七)对宗教信仰的承载94
四、刺绣工艺与刺绣图案94
(一)刺绣工艺94
(二)图案式样96
(三)图案布局105
五、服饰式样116
(一)土瑶服饰式样116
(二)尖头瑶服饰式样121
(三)包帕瑶服饰式样126
(四)富川瑶族服式样131
(五)钟山平地瑶服饰式样133
(六)瑶族宗教服饰式样134
(七)瑶鞋137
第三章 科技139
一、辨土与垦山140
二、烧荒140
三、轮作141
四、休耕与肥力陪植142
五、养蜂142
六、冬菇裁培143
七、选种与浸种143
八、造纸143
九、烧炭144
十、植棕144
十一、茶叶栽培145
十二、黄粟栽种146
十三、地禾栽种146
十四、鲊鱼147
十五、铁工147
十六、竹编148
十七、瑶医148
十八、建桥150
十九、木工153
二十、筑城153
二十一、除滩通衢154
二十二、乐器制造155
二十三、矿冶156
二十四、灌溉156
二十五、生产工具156
二十六、生活用具162
第四章 民间文艺169
一、传说170
(一)瑶族名称来源的传说170
(二)钟山县两安镇瑶族关于喝油茶来历的传说170
(三)社王传说171
(四)盘头瑶妇女包头来历的传说171
(五)包帕瑶关于海幡与吾奉斗法传说172
(六)富川瑶族男子包头帕扎绑腿来历的传说172
(七)富川和八步区瑶族的盘瓠王传说174
(八)钟山县两安镇的瑶人起源传说174
(九)瑶妹盘兰芝与进士何廷枢的爱情传说174
(十)富川瑶族刘娘传说177
二、民族舞蹈177
(一)羊角舞178
(二)做屋长鼓舞178
(三)富川芦笙长鼓舞178
(四)仙回调马180
三、民族音乐181
(一)拉法调181
(二)门唻歌181
(三)盘王大歌182
(四)蝴蝶歌182
(五)喇格哩183
(六)奏镗184
(七)坐歌堂185
四、绘画185
五、民间艺人蒋相才187
第五章 文献189
一、凭证190
二、祭文190
三、歌书191
四、过山文书192
(一)入山照193
(二)过山牒195
(三)清康熙年祖公榜文钉书抄白200
五、碑文202
(一)钟山县《侬元帅平瑶复县治》摩崖202
(二)《百蛮遵道》摩崖202
(三)钟山县丹霞观《平蛮封地碑》203
(四)钟山县沙坪屯东门楼碑203
(五)富川县《富邑七都东山五源请定完纳瑶粮章程碑》204
(六)富川县《改良瑶俗碑》205
(七)富川县《知米》摩崖206
(八)富川县《奉县封禁坑场碑》206
(九)富川县《朱德鉠建造五源书院序碑》207
(十)富川县《朱德鉠倒水源设蒙泉义学记碑》208
(十一)富川县《倒水源奉县勒碑》208
(十二)富川县《董二十一娘墓志》摩崖209
(十三)富川县灵溪岩摩崖209
(十四)富川县真君岩摩崖209
(十五)《五指岩记事》摩崖211
(十六)《平五指诸岩》摩崖211
(十七)《平昭平山寇颂》摩崖213
(十八)富川县《义竹十甲公议碑记》213
六、理瑶政论文216
(一)论屯田216
(二)续论屯田217
(三)灵济庙记217
(四)广西都元帅章公平瑶记218
(五)报连山贺县捷音疏221
(六)府江善后疏222
(七)两粤功纪223
(八)平寇颂225
(九)平瑶碑226
(十)平昭平山寇碑记226
(十一)平府江大功记227
(十二)平乐府江记228
(十三)府江缓急议229
(十四)府江三城记230
(十五)新建钟山石城记231
(十六)府江开路记232
(十七)府江修路碑铭233
第六章 民俗237
一、民居238
(一)一字屋238
(二)阴阳门239
(三)茅草篱笆房239
(四)木板房240
(五)夯墙房241
(六)火塘241
(七)土瑶言情房242
(八)窝棚242
二、年俗242
(一)春节242
(二)富阳“炸龙”243
三、富川县唐姓瑶族砍牛祭祖244
四、富川平地瑶的名字称谓247
五、节庆248
(一)修路节248
(二)牛节248
(三)入春节248
(四)尝新节248
(五)富川朝东镇高宅村瑶族的生日酒249
(六)目连节249
(七)盘王节249
六、忌禁250
(一)禁风250
(二)禁鸟250
七、婚姻250
(一)招郎上门250
(二)纺棉客251
(三)土瑶人情节251
(四)长桌宴253
(五)过山瑶拜大堂253
(六)富川平地瑶摆歌堂254
(七)土瑶祖孙三代同堂办婚宴254
(八)土瑶山歌恋爱254
八、放水灯255
九、饮食255
第七章 宗教257
一、贺州瑶族宗教的道家诸神职功表259
二、宗教人员261
三、宗教经书261
四、宗教庙宇261
(一)七星庙262
(二)社王庙262
(三)风水林262
(四)盘王庙263
(五)刘娘庙263
五、宗教活动264
(一)草标264
(二)祭祖265
(三)祭火266
(四)祭盘王266
(五)富川洋冲平地瑶还洪门愿267
(六)竹幡267
(七)盘王庙中挂童鞋268
(八)还盘王愿268
(九)度戒272
六、宗教用具285
(一)上元棍285
(二)牙简285
(三)零刀285
(四)法筶286
(五)盘王印287
(六)道经师宝印287
(七)泰上王印287
(八)堂鼓288
(九)唢呐288
(十)长鼓289
(十一)水陆画289
(十二)木雕面具295
(十三)三头木偶295
(十四)砍牛刀295
(十五)神叉295
后记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