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 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 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648870.jpg)
- 胡克夫,陈旭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5450673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文化史-研究-河北省-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 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题之一 近代燕赵社会制度变迁:清末变革与帝制的终结1
一 大裂变: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初级开放、相对开放4
(一)多向互动:维新思潮与燕赵社会结构及文化结构的演变4
近代社会机制:近代燕赵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6
强学会:张之洞与清末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8
戊戌维新:燕赵区域近代社团的勃兴13
近代传媒:近代燕赵新闻传播文化对时代变迁的冲击21
(二)多元建构:维新思潮与戊戌西学的兴起30
西学观:张之洞对近代中国和燕赵社会转型的重大影响32
知识精英:戊戌时期燕赵地域对西学的系统传播及对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38
二 大质变:清末燕赵社会制度近代转型之阵痛45
(一)清末改革核心人物:张之洞与清末“新政”46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纲领48
力行“新政”:制度层面的变革举措51
(二)并入世界近代化发展格局:近代燕赵社会和文化的质变55
分化与整合:燕赵社会阶层的近代演变56
制度变迁:近代燕赵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制度层面的典型变化69
专题之二 近代燕赵工业化:经济制度变革与资本的角力89
一 中国早期工业化之路:从李鸿章到张之洞92
(一)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化的起步92
(二)李鸿章:初步努力及其工业化方案98
(三)张之洞:登上中国近代化历史舞台105
(四)一个新的近代工业化方案:从湖北走向全国106
建立国有(官办)企业:为社会开风气,为商民集资本108
转变政府行为:围绕讲商、护商、兴商的改革109
推动近代农业进步:在生产、经营、耕作等方面的示范和改革110
培养近代经济人才:在举办和发展近代职业教育方面的开创及努力111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清末“新政”之范本117
二 两种中国近代工业化方案:燕赵近代化历史走向119
(一)京畿之地:自上而下推行近代工业化119
(二)李鸿章:治理直隶之举措121
(三)袁世凯:在直隶力行“新政”127
整饬吏治,革新地方政治制度128
创办近代实业,发展新式经济128
全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改革129
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和实业130
大力推进面向近代化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30
(四)张之洞:对推动直隶近代化的重要影响132
三 京汉铁路:近代燕赵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带动城市化的起步137
(一)李鸿章与唐胥铁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样板137
吴淞铁路138
唐胥铁路140
(二)张之洞与卢汉铁路:横贯中国南北运输大动脉的重大决策140
(三)修建卢汉铁路:中国人的事应有中国人来办149
(四)近代铁路运输:带动近代燕赵城市化起步和近代燕赵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152
燕赵地域是修建京汉铁路的最大受益者152
飞速发展的近代交通运输推动了燕赵近代城市化153
近代铁路运输刺激了近代燕赵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154
专题之三 近代燕赵教育制度变革:废除科举及新式教育体制的起步157
一 经世致用:张之洞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160
(一)介入中国文化教育的起点:两任试差、两任学差160
(二)创办洋务学堂: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及教育实践之比较163
二 清末“新政”:制定新学制、兴办新式教育167
(一)《癸卯学制》的制定与近代燕赵新式教育的发展168
(二)燕赵地域近代师范教育172
三 走出国门:张之洞、袁世凯与清末留学日本热潮177
(一)放眼世界:张之洞留学教育思想及举措177
(二)直隶游学、游历日本概况兼及日本学制的影响179
四 军事教育近代化:张之洞、袁世凯编练新军之比较188
(一)开创近代中国军事教育新型体制188
(二)湖北、直隶近代军事学堂成为全国效仿的样板191
五 废除科举制:清末教育制度根本性变革194
(一)力主废除科举制的张之洞194
(二)废除科举制举足轻重的人物——袁世凯197
六 乡邦之文脉:张之洞与津南近代教育的兴起204
(一)停科举,近代学校遍津南204
(二)在湖北办学,育近代津南人才205
(三)为家乡捐资兴学,创建近代南皮学堂211
专题之四 燕赵文化之近代演变: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及其文化实践215
一 燕赵文化:生态环境、发展脉络及基本特质217
(一)生态环境217
(二)发展脉络218
(三)基本特质219
复合性:规定燕赵文化特征219
农业性:规定燕赵文化观念220
包容性:规定燕赵文化结构220
二 燕赵地域文化:对张之洞文化气质、品格和思想性格的濡染222
(一)燕赵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对张之洞文化气质、文化性格和思想性格的影响222
南皮自然环境对张之洞品格气质的影响223
南皮人文环境对张之洞文化性格的影响223
南皮社会环境对张之洞思想性格的影响225
(二)家庭文化传承和学风、家风、政风的养成及实践226
(三)地域民情民俗对张之洞人格特质的养成及约束效应234
三 张之洞:燕赵文化的弘扬者、实践者236
(一)家国情怀:升华的燕赵爱家爱国情操237
故土、家国情怀237
爱国实践239
(二)一生践履慷慨悲歌精神241
公私观分明241
全局观大局观鲜明243
(三)一生践行勤奋务实风格244
务实与实干245
务实与变通246
务实与为民247
务实与惜才251
(四)传承锐意创新精神254
与时维新:开创近代化事业后来居上254
与时俱进:近代化趋新之人物255
(五)“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中的中庸和谐、兼收并蓄、经世求实之关系257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中庸和谐思想258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兼收并蓄特征262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经世求实精神266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社会和文化之近代变迁270
结语275
主要参考文献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