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EDA与IC设计 CMOS集成电路后端设计与实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EDA与IC设计 CMOS集成电路后端设计与实战
  • 刘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1440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MOS集成电路-电路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EDA与IC设计 CMOS集成电路后端设计与实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论1

1.1 集成电路发展史简介1

1.2 国内集成电路发展现状2

1.3 国际集成电路发展趋势4

第2章 集成电路后端设计方法5

2.1 集成电路后端设计5

2.2 后端全定制设计方法5

2.2.1 后端全定制设计流程介绍6

2.2.2 主流后端全定制设计工具介绍6

2.2.3 后端全定制设计小结13

2.3 后端半定制设计方法13

2.3.1 后端半定制设计流程介绍13

2.3.2 主流后端半定制设计工具介绍14

2.3.3 后端半定制设计小结21

第一部分 后端全定制设计及实战24

第3章 后端全定制设计之标准单元设计技术24

3.1 设计标准单元库的重要性24

3.2 标准单元设计技术25

3.2.1 标准单元的基本介绍25

3.2.2 标准单元的基本类型27

3.2.3 标准单元库提供的数据29

3.2.4 标准单元设计参数29

3.3 标准单元设计流程39

3.3.1 方案设计40

3.3.2 标准单元电路及版图设计43

3.3.3 标准单元库版图和时序信息的提取45

3.3.4 库模型与库文档生成47

3.3.5 设计工具流程验证48

3.3.6 测试电路设计及工艺流片验证49

3.4 标准单元设计需要的数据49

3.5 标准单元设计EDA工具50

第4章 后端全定制设计之标准单元电路设计技术51

4.1 CMOS工艺数字电路实现结构51

4.1.1 静态电路实现结构51

4.1.2 伪NMOS电路实现结构52

4.1.3 传输管与传输门电路53

4.1.4 动态电路实现结构54

4.1.5 高扇入逻辑电路的实现结构55

4.2 CMOS数字电路优化60

4.3 标准单元库中几种时序单元介绍61

4.3.1 C2MOS触发器62

4.3.2 真单相触发器62

4.3.3 脉冲触发器63

4.3.4 数据流触发器64

第5章 后端全定制设计之标准单元电路设计实战65

5.1 电路设计流程65

5.2 时序单元HLFF的电路设计65

5.2.1 建立库及电路设计环境65

5.2.2 Vituoso Schematic Composer使用基础68

5.2.3 时序单元HLFF电路实现69

5.2.4 时序单元HLFF电路元件的产生70

5.2.5 时序单元HLFF电路网表输出71

5.3 时序单元HLFF的电路仿真72

5.3.1 设置带激励输入的仿真电路图73

5.3.2 使用Virtuoso Spectre Circuit Simulator进行电路仿真74

第6章 后端全定制设计之标准单元版图设计技术80

6.1 基本CMOS工艺流程80

6.2 基本版图层82

6.2.1 NMOS/PMOS晶体管的版图实现83

6.2.2 串联晶体管的版图实现83

6.2.3 并联晶体管的版图实现84

6.2.4 CMOS反相器的版图实现85

6.2.5 缓冲器的版图实现85

6.2.6 CMOS二输入与非门和或非版图实现86

6.3 版图设计规则87

6.4 版图设计中晶体管布局方法93

6.4.1 基本欧拉路径法94

6.4.2 欧拉路径法在动态电路中的应用95

6.4.3 晶体管尺寸对版图的影响97

6.5 标准单元版图设计的基本指导97

6.5.1 优化设计标准单元98

6.5.2 标准单元PIN脚的设计100

第7章 后端全定制设计之标准单元版图设计实战104

7.1 版图设计流程104

7.2 时序单元HLFF版图实现105

7.2.1 建立项目库及版图设计环境105

7.2.2 Vituoso Layout Editor使用基础106

7.2.3 时序单元HLFF版图实现111

7.2.4 时序单元HLFF版图GDS输出115

7.3 版图设计规则检查116

7.3.1 执行版图设计规则检查116

7.3.2 基于版图设计规则结果的调试119

7.4 版图与电路等价性检查120

7.4.1 执行版图与电路等价性检查120

7.4.2 基于版图与电路等价性检查结果的调试124

7.5 版图寄生参数提取126

第8章 后端全定制设计之标准单元特征化技术129

8.1 标准单元时序模型介绍129

8.1.1 基本的时序模型归纳129

8.1.2 时序信息建模方法130

8.1.3 时序信息文件基本内容131

8.2 标准单元物理格式LEF介绍136

8.2.1 LEF文件中重要参数详细说明136

8.2.2 LEF文件全局设置139

8.2.3 LEF文件中工艺库物理信息设置139

8.2.4 LEF文件中单元库物理信息设置142

8.2.5 LEF对应的图形视图144

第9章 后端全定制设计之标准单元特征化实战145

9.1 时序信息提取实现145

9.1.1 时序信息特征化的实现流程145

9.1.2 时序信息特征化的数据准备146

9.1.3 标准单元HLFF的时序信息特征化149

9.1.4 SiliconSmart工具流程介绍155

9.2 物理信息抽象化实现155

9.2.1 物理信息抽象化实现流程156

9.2.2 建立物理信息抽象化工作环境156

9.2.3 标准单元HLFF的物理信息抽象化161

9.2.4 版图抽象化后LEF数据输出174

第二部分 后端半定制设计及实战178

第10章 后端半定制设计之物理实现技术178

10.1 半定制物理实现工程师应该具备的能力178

10.2 半定制物理实现流程179

10.3 半定制物理实现使用的EDA工具181

10.4 半定制物理实现需要的数据182

10.5 布局规划182

10.6 电源规划188

10.6.1 电压降与电迁移188

10.6.2 电源规划前的功耗预估方法193

10.6.3 电源条带的基本设置方法194

10.6.4 电源环的基本设置方法197

10.6.5 电源网络分析的基本方法197

10.7 时钟树的实现199

10.7.1 常见时钟网络的实现方法199

10.7.2 时钟树的综合策略201

10.7.3 时钟树的基本性能参数202

10.7.4 时钟树的综合流程205

10.7.5 门控时钟209

10.7.6 时钟树优化基本指导210

10.8 布线214

10.8.1 天线效应214

10.8.2 串扰噪声220

10.8.3 数模混合信号线走线的基本方法224

10.9 ECO226

第11章 后端半定制设计之Open-SparcT1-FPU布局布线实战229

11.1 布局布线的基本流程229

11.2 布局布线工作界面介绍230

11.3 建立布局布线工作环境231

11.4 布局布线实现236

11.4.1 芯片布局236

11.4.2 电源网络实现238

11.4.3 自动放置标准单元244

11.4.4 时钟树综合247

11.4.5 布线252

11.4.6 芯片版图完整性实现256

11.4.7 布局布线数据输出259

第12章 后端半定制设计之Open-SparcT1-FPU电压降分析实战262

12.1 电压降分析的基本流程262

12.2 建立电压降分析的工作环境262

12.3 电压降分析实现266

12.3.1 设置电源网格库266

12.3.2 功耗计算269

12.3.3 电压降分析271

第三部分 静态时序分析及实战278

第13章 静态时序分析技术278

13.1 静态时序分析介绍278

13.1.1 静态时序分析背景278

13.1.2 静态时序分析优缺点279

13.2 静态时序分析基本知识280

13.2.1 CMOS逻辑门单元时序参数280

13.2.2 时序模型281

13.2.3 互连线模型282

13.2.4 时序单元相关约束283

13.2.5 时序路径284

13.2.6 时钟特性287

13.2.7 时序弧289

13.2.8 PVT环境292

13.3 串扰噪声293

13.3.1 串扰噪声恶化原因293

13.3.2 串扰噪声的体现形式294

13.3.3 串扰噪声相互作用形式295

13.3.4 时间窗口296

13.4 时序约束298

13.4.1 时钟约束298

13.4.2 I/O延时约束308

13.4.3 I/O环境建模约束309

13.4.4 时序例外311

13.4.5 恒定状态约束315

13.4.6 屏蔽时序弧316

13.4.7 时序设计规则约束317

13.5 静态时序分析基本方法318

13.5.1 时序图318

13.5.2 时序分析策略320

13.5.3 时序路径延时的计算方法321

13.5.4 时序路径的分析方法323

13.5.5 时序路径分析模式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