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交通事故伤救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如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657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37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559页
- 主题词:交通事故-伤员-急救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交通事故伤救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交通事故伤救治进展1
第一节 交通事故伤救治的历史回顾1
一、交通事故伤的概念1
二、国际交通医学发展1
三、中国交通医学的发展2
第二节 交通伤急救医学发展的现状2
一、交通事故伤的伤亡特点2
二、院前急救3
三、急诊科救治4
四、专科救治4
五、ICU深切救治4
第三节 交通事故伤救治存在问题与展望4
一、交通事故伤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5
二、交通伤研究的发展方向5
第2章 交通事故伤的临床特点8
第一节 影响交通事故伤的相关因素8
一、暴露于道路交通伤场所的因素8
二、事故前的相关因素9
三、事故中的相关因素10
四、事故后的相关因素11
第二节 不同类型交通事故伤的致伤特点11
一、原发性致伤因素12
二、继发性致伤因素13
第三节 人体不同部位交通事故伤的致伤特点13
一、头颅13
二、颌面部13
三、颈部14
四、胸部14
五、腹部14
六、脊柱14
七、骨盆14
八、四肢15
第四节 多发伤的致伤特点15
一、多发伤的临床特点15
二、交通事故多发伤的诊断16
三、交通事故多发伤的救治原则17
第3章 交通事故伤现场救护与组织20
第一节 伤员现场紧急医疗救护的组织20
一、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20
二、阶梯救治模式20
三、交通伤紧急医疗救护与治疗组织21
第二节 伤员现场医疗救护的实施方案23
一、群体性交通事故伤害现场急救23
二、伤员现场救护实施办法23
第三节 伤员的转运与分流24
一、伤员分流和转运原则24
二、伤员运送25
三、伤员后送的禁忌证25
第4章 交通事故伤现场急救技术27
第一节 心肺复苏技术27
一、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27
二、心肺复苏操作技术27
第二节 通气28
一、通气障碍伤员的现场救护28
二、通气障碍伤员急救手术适应证29
三、通气障碍伤员的现场紧急救护流程29
第三节 止血30
一、出血分类30
二、止血方法31
三、伤员失血表现和失血量的初步判断35
四、创伤性低血容量的原因和临床表现36
第四节 包扎36
一、常用的包扎材料36
二、常用的包扎方法37
第五节 固定39
一、骨折的判断39
二、常用固定方法39
三、临时固定的选择40
第六节 搬运41
一、伤员搬运目的41
二、搬运方法41
第5章 创伤性休克的救治44
第一节 交通事故伤与休克44
一、休克是创伤常见病理改变44
二、休克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4
第二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45
一、内分泌及激素的反应45
二、微循环的紊乱45
三、细胞能量代谢障碍46
四、休克与炎症反应46
五、休克对脏器的损害作用47
第三节 休克的临床表现和判定48
一、休克的分类48
二、临床表现48
三、创伤性休克严重程度的估计49
四、创伤性休克的监测50
第四节 创伤性休克的救治51
一、早期复苏的紧急处理51
二、液体复苏51
三、初期扩容的原则和方法52
四、通气与氧合53
五、纠正酸中毒53
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3
七、抗休克裤的使用53
八、紧急情况下急诊科或现场急救手术54
九、大量快速扩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4
十、扩容复苏的不同反应及其意义55
第6章 创伤后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57
第一节 交通事故伤现场心肺复苏57
一、病情评估与启动医疗急救57
二、基础生命支持58
三、心肺复苏效果判定61
第二节 心跳呼吸骤停的病理生理61
一、心肺复苏的发展61
二、心肺复苏的目的和作用机制62
三、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62
四、心肺复苏新进展63
第三节 心肺复苏后生命支持65
一、维持自主循环稳定65
二、呼吸功能支持65
三、其他脏器功能的支持65
第四节 心肺复苏后脑保护治疗66
一、全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变化66
二、脑复苏后脑保护策略66
第7章 严重创伤与酸碱平衡69
第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机制69
一、代谢改变69
二、pH调节69
第二节 临床常用酸碱平衡指标70
一、pH和H+浓度70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70
三、动脉血氧分压70
四、动脉血氧饱和度70
五、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70
六、缓冲碱70
七、碱剩余71
八、阴离子间隙71
第三节 常见酸碱平衡紊乱71
一、单纯性酸碱失衡71
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72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72
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73
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73
第五节 严重创伤后酸碱平衡紊乱的纠正74
一、单纯性酸碱失衡的治疗74
二、混合性酸碱失衡的治疗75
第8章 严重创伤与水电解质平衡77
第一节 创伤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77
一、创伤后应激反应77
二、创伤后代谢改变77
第二节 正常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调节78
一、体液中主要的电解质78
二、水、钠的平衡与调节78
三、钾的平衡与调节79
四、钙、磷的平衡与调节79
五、镁的平衡与调节80
第三节 严重创伤致水电解质失衡的判断80
一、水钠代谢障碍的判断80
二、钾代谢障碍的判断82
三、钙、磷代谢障碍的判断82
四、镁代谢障碍的判断82
第四节 严重创伤致水电解质失衡的纠正83
一、水钠代谢障碍的纠正83
二、钾代谢障碍的纠正84
三、钙、磷代谢障碍的纠正84
四、镁代谢障碍的纠正85
第9章 急危重症伤员的监护与深切救治86
第一节 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86
一、体温监测86
二、呼吸监测88
第二节 心血管功能的监测88
一、心率监测89
二、血压的监测89
三、心排出量90
第三节 神经功能监测90
一、意识状况90
二、瞳孔的监测91
三、眼球活动的监测91
四、感觉功能的检查91
五、神经反射92
六、病理反射93
七、昏迷程度评分93
八、颅内压监测93
九、脑电图和脑地形图93
第四节 血气及酸碱平衡指标的监测94
一、血气酸碱分析常用参数94
二、酸碱失衡的分型与病理生理改变97
三、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标准98
第五节 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99
一、肝功能99
二、心肌酶谱100
三、肾功能101
四、脂类及脂蛋白101
五、无机离子(电解质)102
六、血糖103
七、其他104
第10章 创伤性脑肿胀与脑水肿106
第一节 发生原因与病理机制106
一、急性脑肿胀发生机制106
二、脑水肿发生机制107
第二节 脑肿胀及脑水肿临床表现与诊断109
一、急性脑肿胀临床表现与诊断109
二、脑水肿临床表现与诊断109
第三节 脑肿胀与脑水肿治疗109
一、创伤性脑肿胀治疗109
二、创伤性脑水肿治疗111
第11章 创伤后急性肝衰竭115
第一节 肝功能损害的病因115
一、肝衰竭概述115
二、创伤与肝功能损害115
第二节 创伤后肝衰竭的病理生理116
一、创伤对肝脏的直接损伤116
二、创伤性低血压与缺血再灌注损伤116
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16
四、感染116
五、代谢失衡117
六、输血117
七、药物117
第三节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表现117
一、一般临床表现117
二、肝肾综合征117
三、循环系统改变117
四、呼吸衰竭118
五、其他表现118
第四节 急性肝衰竭的救治118
一、针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治疗118
二、肝功能支持治疗118
三、防治并发症118
四、人工肝支持系统119
五、肝脏移植和预后119
第12章 创伤后急性肾衰竭的救治121
第一节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分类121
一、病因121
二、急性肾衰竭分类121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122
一、肾小球滤过率降低122
二、肾小管管腔阻塞与损伤122
三、肾缺血122
四、相关病理生理122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123
一、少尿期123
二、多尿期123
三、恢复期124
四、体格检查124
五、实验室检查124
六、影像学检查124
第四节 急性肾衰竭的救治124
一、少尿期治疗124
二、多尿期治疗127
三、恢复期治疗127
四、原发病治疗127
五、对症处理措施127
第13章 创伤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128
第一节 创伤与应激性溃疡128
一、创伤与应激性溃疡128
二、创伤性后应激性溃疡的特点128
第二节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病机制128
一、创伤后应激反应128
二、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129
三、胃黏膜损伤因素相对增强129
四、其他因素130
第三节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表现130
一、临床表现特点130
二、诊断要点130
第四节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防治131
一、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131
二、急性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抢救132
第14章 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34
第一节 创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34
一、ARDS的概念134
二、ARDS的诱因134
三、ARDS发生的原因135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机制135
一、ARDS的发病机制135
二、ARDS的病理生理136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37
一、临床表现137
二、诊断137
三、辅助检查138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救治139
一、病因治疗139
二、呼吸支持治疗139
三、药物治疗140
四、营养支持141
第15章 严重创伤与多器官功能衰竭142
第一节 创伤与多器官功能衰竭142
一、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定义142
二、发病概况142
三、发病原因143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144
一、发病机制144
二、炎症反应失控146
三、MODS的病理变化147
第三节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148
一、诊断标准148
二、MODS病程演进151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152
一、创伤后MODS的预防152
二、有效改善组织氧供152
三、改善微循环及组织氧摄取153
四、有效的代谢支持153
五、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防治154
六、体外生命支持系统154
第16章 急性创伤后严重肺部感染救治157
第一节 创伤与肺部感染157
一、创伤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157
二、创伤后肺部感染与感染综合征157
第二节 创伤后严重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158
一、发病机制158
二、病理生理改变159
第三节 严重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160
一、呼吸160
二、心脏160
三、休克160
四、其他脏器功能受损160
五、影像检查160
第四节 严重肺部感染的救治160
一、早期预防措施160
二、治疗原则161
三、护理措施162
第17章 急性创伤后颅内感染的救治164
第一节 创伤后颅内感染的致病菌164
一、细菌感染164
二、病毒感染165
三、真菌感染165
第二节 创伤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166
一、一般临床表现166
二、不同类型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166
第三节 创伤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救治168
一、治疗原则168
二、不同类型颅内感染的治疗措施169
第18章 严重创伤后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173
第一节 血液净化在创伤病人的应用173
一、创伤与连续性血液净化173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发展173
三、CBP的清除机制及常用治疗模式174
第二节 创伤过程中的全身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175
一、创伤与SIRS175
二、创伤性SIRS的发生机制175
三、创伤性水肿与炎症反应176
第三节 创伤后SIRS及MODS的临床表现179
一、SIRS的临床表现179
二、MODS的临床表现179
第四节 创伤后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181
一、CBP治疗时各种溶质的清除机制181
二、CBP的特点182
三、CBP治疗的主要技术183
四、CBP和HVHF对SIRS的治疗效果分析186
五、CBP对严重交通伤的治疗前景186
第19章 颅脑交通伤的救治188
第一节 颅脑的解剖学要点188
一、头皮188
二、颅骨188
三、脑188
四、脑膜189
五、脑血液循环189
六、脑室系统189
七、脑神经189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分类190
一、按伤情轻重分类191
二、按临床应用分类191
三、按昏迷程度分类192
第三节 颅脑交通伤早期急救原则193
一、院前急救193
二、院内急救程序193
三、院内救治194
第四节 头皮损伤的诊断及处理196
一、头皮损伤196
二、头皮裂伤196
三、头皮撕脱伤196
第五节 颅骨骨折的诊断及处理197
一、骨折分类197
二、颅盖骨线形骨折198
三、凹陷性骨折198
四、颅底骨折199
第六节 脑震荡的诊断及处理199
一、发生机制199
二、临床表现199
三、辅助检查20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00
五、治疗200
第七节 脑挫裂伤的诊断及处理200
一、病理改变特点200
二、临床表现200
三、诊断201
四、处理202
第八节 原发性脑干损伤202
一、病理改变特点202
二、临床表现20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03
四、处理原则204
第九节 弥漫性轴索伤的诊断及处理204
一、病理改变特点204
二、临床表现204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04
四、治疗206
五、预后206
第十节 颅内血肿的诊断与处理206
一、颅内血肿的分类206
二、临床表现206
三、诊断207
四、治疗原则207
第十一节 开放性脑损伤的诊断及处理214
一、分类214
二、病理生理214
三、症状及体征215
四、诊断216
五、治疗218
第十二节 颅脑交通伤并发症与后遗症224
一、脑脊液漏224
二、脑积水226
三、颅骨缺损226
四、脑神经损伤227
五、外伤性癫痫229
六、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30
七、外伤性持续性植物状态231
八、脑外伤后综合征232
第20章 胸部交通伤的救治234
第一节 胸壁及心肺的解剖要点234
一、胸壁的解剖要点234
二、心肺的解剖要点234
第二节 胸部交通伤的分类和创伤评分235
一、创伤分类235
二、创伤评分235
第三节 心脏及大血管损伤出血救治236
一、原因236
二、临床表现236
三、辅助检查236
四、诊断236
五、救治原则236
第四节 血气胸的诊断与处理237
一、气胸的定义和分类237
二、血胸的定义和分类237
三、病理生理237
四、临床表现237
五、诊断237
六、辅助检查237
七、急救与治疗238
第五节 张力性气胸的诊断与处理238
一、原因238
二、病理生理238
三、临床表现238
四、诊断238
五、治疗238
第六节 肺挫伤的诊断与处理238
一、原因238
二、病理生理239
三、临床表现239
四、辅助检查239
五、诊断239
六、治疗240
第21章 腹部交通伤的救治241
第一节 腹部脏器及分区241
一、腹部的境界与分区241
二、腹部的表面解剖241
第二节 腹部交通伤的分类与早期急救242
一、腹部创伤分类242
二、腹部交通伤的早期急救原则242
第三节 腹壁损伤的诊治与处理243
一、发病机制243
二、病理改变243
三、临床表现243
四、诊断243
五、治疗243
第四节 肝胆胰损伤的救治244
一、肝破裂244
二、肝外胆管损伤245
三、胰腺损伤246
第五节 脾脏损伤的诊断与处理247
一、发病机制247
二、病理改变247
三、临床表现247
四、诊断248
五、急救与处理248
第六节 胃肠损伤的诊断与处理248
一、胃损伤248
二、十二指肠损伤249
三、小肠损伤249
四、结肠损伤250
五、直肠损伤251
第七节 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与处理251
一、临床表现251
二、辅助检查252
三、治疗252
第八节 腹部交通伤常见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252
一、脾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252
二、肝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252
三、胰腺损伤术后并发症253
四、胃损伤术后并发症253
五、小肠损伤术后并发症253
六、结肠损伤术后并发症254
第22章 泌尿及生殖系交通伤救治255
第一节 泌尿及生殖系统的解剖要点255
一、肾脏255
二、输尿管255
三、膀胱255
四、尿道255
五、生殖系统256
第二节 泌尿及生殖系统交通伤的分类与急救256
一、泌尿及生殖系统损伤的分类256
二、泌尿及生殖系统交通伤的急救257
第三节 肾脏损伤的诊断与处理258
一、诊断258
二、治疗259
三、预后及并发症259
第四节 输尿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259
一、诊断259
二、治疗260
第五节 膀胱损伤的诊断与处理260
一、诊断260
二、治疗261
第六节 尿道损伤的诊断与处理261
一、临床表现261
二、辅助检查261
三、治疗261
第七节 生殖系统损伤的诊断与处理262
一、男性生殖系统损伤262
二、女性生殖系统损伤263
第23章 脊柱脊髓交通伤的救治265
第一节 脊柱脊髓的解剖要点265
一、椎骨265
二、椎间盘及韧带265
三、脊髓266
第二节 脊柱脊髓交通伤的分类与急救266
一、脊柱骨折的分类266
二、脊髓损伤的分类271
三、脊柱脊髓交通伤现场急救原则272
第三节 脊柱骨折的诊断与处理273
一、诊断273
二、处理274
第四节 脊髓损伤诊断与处理275
一、诊断275
二、处理275
第五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277
一、手术适应证277
二、手术治疗方法277
第六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78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278
二、呼吸系统并发症278
三、泌尿系统并发症279
四、压疮279
五、关节挛缩279
六、体温异常279
第24章 骨盆骨折的救治281
第一节 骨盆的解剖要点281
一、骨盆结构281
二、盆腔重要脏器281
第二节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急救281
一、骨盆骨折分类281
二、骨盆骨折急救283
第三节 骨盆骨折的诊断与处理285
一、临床表现285
二、X线片表现286
三、CT扫描检查286
四、介入血管造影及栓塞处理287
五、治疗287
第25章 四肢骨折的救治291
第一节 四肢骨折的分类与急救291
一、四肢骨折分类291
二、四肢骨折的急救292
第二节 四肢骨折的诊断与处理293
一、锁骨骨折293
二、肩胛骨骨折293
三、肱骨外髁颈骨折294
四、肱骨干骨折295
五、肘关节周围骨折297
六、前臂尺桡骨骨折300
七、桡骨远端骨折303
八、髋臼骨折303
九、股骨颈骨折308
十、股骨粗隆间骨折310
十一、股骨干骨折315
十二、膝关节周围骨折320
十三、胫腓骨骨折323
十四、踝关节骨折324
十五、足部多发骨折327
第三节 四肢骨折的后遗症328
一、骨折畸形愈合328
二、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329
三、创伤性筋膜间室综合征导致的后遗症330
四、感染331
五、骨折相关的关节功能障碍331
第26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救治332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332
一、原因及分类332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332
三、治疗原则333
第二节 面神经损伤的处理335
一、解剖要点335
二、临床表现335
三、治疗336
第三节 臂丛神经损伤的处理336
一、解剖要点336
二、临床分型及表现337
三、治疗338
第四节 尺神经损伤的处理340
一、解剖要点340
二、临床表现340
三、治疗340
第五节 桡神经损伤的处理340
一、解剖要点341
二、临床表现341
三、治疗341
第六节 腓总神经损伤的处理341
一、解剖要点341
二、临床表现341
三、治疗341
第27章 断肢与断指再植343
第一节 断肢与断指再植的发展343
一、断肢及断指再植的进展343
二、断肢及断指的定义343
三、断肢及断指再植的意义344
第二节 断肢与断指的分类和再植的适应证344
一、断肢与断指的分类344
二、断指的分型与分类344
三、断肢及断指再植的适应证345
第三节 断肢与断指的院前急救及处理345
一、发生肢体断离的现场急救措施345
二、断肢及断指的保存346
第四节 断肢再植术347
一、术前准备347
二、麻醉348
三、清创术348
四、再植术348
五、术后处理349
第五节 断指再植术350
一、断指的仔细检查350
二、辅助检查350
三、手术方法350
第28章 皮肤撕脱伤的救治354
第一节 皮肤撕脱伤的临床特点354
一、致伤原因354
二、病理生理354
三、临床表现355
四、诊断356
五、治疗357
第二节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36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60
二、诊断360
三、治疗361
第三节 四肢皮肤撕脱伤的处理36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64
二、临床表现及分型365
三、诊断365
四、治疗365
第四节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处理36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68
二、病理生理368
三、诊断369
四、治疗369
第五节 阴茎阴囊撕脱伤的处理37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71
二、诊断371
三、治疗371
第29章 挤压伤及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救治374
第一节 挤压伤与挤压综合征374
一、挤压伤的损伤原因374
二、挤压综合征与筋膜间隙综合征374
第二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与临床表现375
一、病理生理特点375
二、临床表现376
第三节 挤压综合征的处理379
一、急救处理379
二、院内救治380
第四节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381
一、临床表现381
二、诊断381
三、治疗原则381
第30章 复合伤的救治386
第一节 复合伤及其特点386
一、复合伤的发生原因386
二、复合伤的分类和伤情评估386
三、复合伤的特点387
第二节 复合伤的伤情判定388
一、复合伤早期伤情判定要点388
二、交通事故复合伤早期检诊程序388
第三节 复合伤的救治原则389
一、现场紧急医疗救护389
二、早期医疗救治390
三、紧急手术救治原则391
第31章 血管创伤的处理393
第一节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93
一、海绵窦区的血管解剖要点393
二、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分型393
三、病因及发病率393
四、临床表现394
五、影像学检查394
六、诊断395
七、治疗395
八、并发症及处理398
第二节 外伤性颅内动脉瘤398
一、发病机制398
二、临床表现398
三、治疗399
第三节 颈部外伤性动静脉瘘399
一、发病原因399
二、临床表现399
三、影像学检查400
四、治疗400
五、并发症及处理400
第四节 外伤性动脉性鼻出血400
一、发病机制400
二、临床特点401
三、治疗401
第五节 胸腔大血管损伤402
一、胸主动脉损伤402
二、无名动脉撕裂403
三、左锁骨下动脉损伤404
四、腔静脉和肺血管损伤404
第六节 腹部大血管损伤404
一、损伤类型404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04
三、救治原则404
四、术后处理405
第七节 盆腔大出血405
一、临床表现405
二、诊断406
三、治疗406
第八节 周围血管损伤408
一、周围血管创伤的类型408
二、临床诊断408
三、周围血管创伤的早期处理408
第32章 烧伤的救治411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要点411
一、表皮411
二、皮下组织411
第二节 烧伤的分类与诊断411
一、分类411
二、诊断412
第三节 烧伤的救治414
一、现场急救414
二、伤员后送415
三、入院后早期处理415
四、烧伤休克的防治416
五、烧伤创面处理417
六、创面覆盖物的应用420
第33章 耳鼻咽喉及颈部创伤的救治422
第一节 耳鼻及颈部解剖学特点422
一、鼻部解剖要点422
二、耳部解剖要点422
三、颈部解剖要点422
第二节 鼻部损伤及其处理423
一、鼻部软组织损伤423
二、鼻腔内损伤424
三、鼻软骨外伤424
四、鼻骨骨折425
五、鼻窦外伤426
六、脑脊液鼻漏428
第三节 耳部损伤及其处理429
一、耳廓外伤429
二、耳道外伤429
三、鼓膜外伤430
四、迷路震荡430
五、颞骨岩部骨折430
六、爆震性聋431
第四节 咽喉及颈部损伤及其处理431
一、颈部血管损伤431
二、颈段气管损伤432
三、咽和颈段食管损伤433
第五节 颈部神经损伤及其处理434
一、臂丛神经损伤434
二、喉上神经损伤434
三、喉返神经损伤434
第34章 眼部创伤的救治436
第一节 眼的解剖与功能436
一、眼球436
二、眼眶及眼附属器438
三、视路440
第二节 眼部创伤的分类及检查441
一、眼外伤的分类441
二、眼外伤检查442
第三节 眼部创伤的诊断及处理442
一、眼睑创伤442
二、角膜创伤443
三、巩膜裂伤444
四、虹膜睫状体创伤444
五、前房角后退444
六、晶状体创伤444
七、玻璃体积血444
八、视网膜脉络膜挫伤445
九、视神经挫伤445
十、眼球破裂445
十一、眼球穿通伤445
十二、球内异物445
第35章 口腔及颌面部创伤的救治447
第一节 口腔及颌面部解剖特点447
一、上颌骨447
二、下颌骨447
三、颧骨448
四、腺体组织448
五、舌448
第二节 口腔及颌面部软组织损伤448
一、口腔及颌面部损伤的特点448
二、口腔及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448
三、颌面部出血的处理450
第三节 牙损伤及颌面部骨折的处理451
一、牙损伤451
二、上颌骨骨折452
三、下颌骨骨折453
四、颧骨及颧弓骨折455
五、颞下颌关节脱位455
第36章 儿童交通事故伤的救治457
第一节 儿童交通事故伤的概况457
一、流行病学特点457
二、儿童交通事故伤损伤特点457
三、儿童交通事故伤救治的特殊性457
第二节 儿童交通事故伤的临床特点458
一、颈部及脊髓损伤458
二、隐匿性脏器伤458
三、青枝骨折459
四、创伤性休克459
第三节 小儿交通事故伤现场救护459
一、保持气道通畅459
二、气管插管459
三、呼吸评估和处理459
四、建立静脉通道460
五、止血460
六、补液460
第四节 儿童交通事故伤的诊断与处理460
一、严重颅脑创伤460
二、胸部损伤461
三、腹部脏器损伤461
四、骨骼及肌肉损伤462
第37章 老年人交通事故伤的救治464
第一节 老年人损伤的概况464
一、社会危害性大464
二、基础疾病多464
第二节 老年人交通事故伤的临床特点465
一、一般临床特点465
二、不同部位损伤的临床特点466
第三节 老年人交通事故伤的诊断与处理467
一、诊断467
二、处理原则467
第38章 孕妇交通事故伤的救治471
第一节 妊娠期特殊生理变化471
一、妊娠期母体变化471
二、创伤对孕妇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472
第二节 孕妇交通事故伤的临床特点472
一、骨盆骨折472
二、腹部创伤472
三、创伤性胎盘早剥473
四、子宫破裂473
五、羊水栓塞473
六、流产473
七、早产473
八、胎儿先天性缺陷473
九、创伤后应激障碍473
十、其他部位的损伤473
第三节 孕妇交通事故伤的诊断与救治474
一、诊断474
二、救治原则474
第39章 交通事故伤病人的高压氧治疗477
第一节 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477
一、适应证477
二、禁忌证478
第二节 高压氧治疗的原理478
一、提高血氧分压478
二、改善微循环478
三、抑菌作用478
四、缩小气泡作用479
五、兴奋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作用479
第三节 高压氧治疗的疾病479
一、脑与脊髓损伤479
二、窒息及心肺复苏后480
三、肢体挤压伤480
四、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480
第40章 交通事故伤的营养支持治疗482
第一节 营养支持治疗的概述482
一、创伤后代谢改变特点482
二、创伤后营养支持的时机与原则482
三、创伤后能量和代谢底物需要的评估483
四、特殊营养物质的作用483
五、免疫营养483
第二节 营养支持的分类484
一、肠道内营养484
二、胃肠外营养484
第三节 肠道内营养484
一、肠内营养的优点485
二、肠黏膜的屏障作用485
三、肠内营养制剂的发展485
四、临床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486
第四节 胃肠外营养486
一、中心静脉营养486
二、经周围静脉胃肠外营养支持487
第41章 交通事故心理伤害与干预489
第一节 创伤后心理伤害的概述489
一、危机与心理危机489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490
第二节 交通事故心理伤害成因及机制491
一、交通事故心理伤害成因491
二、交通事故心理伤害机制491
第三节 创伤后心理伤害的表现492
一、生理反应492
二、心理障碍493
第四节 心理伤害的干预措施494
一、危机干预的概念和目标494
二、危机干预的理论和模式494
三、危机干预的方法及步骤495
四、危机干预的技巧498
第42章 交通事故伤的康复治疗501
第一节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501
一、康复治疗的时机501
二、康复治疗的标准501
三、康复治疗的原则与方法501
四、康复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505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506
一、康复治疗的时机506
二、康复治疗的标准506
三、康复治疗的原则与方法506
四、创伤性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507
五、康复治疗中的护理问题508
第三节 四肢骨折的康复治疗509
一、康复治疗的时机509
二、康复治疗的标准509
三、康复治疗的原则与方法509
四、康复出院标准510
第四节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510
一、康复治疗的时机510
二、康复治疗的标准510
三、康复治疗的原则及方法510
四、康复治疗注意事项512
第五节 断肢与断指的康复治疗512
一、截肢与截指术后的康复治疗512
二、断肢与断指(趾)再植术后康复治疗514
第43章 交通事故伤病人的护理516
第一节 创伤病人急救护理516
一、创伤病人的伤情特点516
二、创伤的急救护理516
第二节 创伤病人的一般监护517
一、基本护理517
二、循环系统的护理517
三、呼吸系统的监测518
第三节 创伤病人的专科护理518
一、颅脑损伤监护519
二、脊柱脊髓损伤及骨折的护理522
三、骨折的特殊护理522
四、胸部损伤的特殊护理524
五、腹部损伤的特殊护理525
六、泌尿生殖系统损伤的特殊护理526
七、烧伤的特殊护理527
第四节 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527
一、创伤病人的心理伤害527
二、心理护理措施528
附录529
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29
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29
三、院前指数529
四、创伤指数(TI)530
五、RTS修正创伤评分531
六、压力单位对照表531
七、成年人需水量533
八、小儿需水量533
索引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