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黄河文明及其生态补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黄河文明及其生态补偿
  • 张纯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681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黄河流域-文化史-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黄河文明及其生态补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伦理文化的主要流派1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1

一、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1

二、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2

三、工业文明时期人和自然的关系4

四、生态文明时期人和自然的关系6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文化7

一、英国思想家的道德关怀思想7

二、美国思想家的环境伦理思想8

三、其他思想家扩展人类道德范围的观点9

第三节 环境哲学的研究方向23

一、费·卡特和汤姆·戴尔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24

二、蕾切尔·卡逊为代表的生物学方向26

三、生态哲学与环境哲学30

第二章 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38

第一节 生态哲学为环境保护提供道德理论38

一、生态哲学研究的问题和伦理道德38

二、生态哲学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创新40

三、生态哲学的主要理论倾向和观点41

第二节 自然界的价值45

一、如何理解自然界的价值45

二、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49

三、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53

第三节 自然界的权利54

一、自然界有无权利54

二、从权利到自然权利58

三、自然权利与人类权利60

四、环境美德伦理学63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文化研究的现状66

第一节 西方生态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流派划分66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历程66

二、自然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70

三、人类中心主义流派77

第二节 国内生态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83

一、中国生态伦理研究的起步与发展83

二、中国生态环境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86

第三节 走向实践的生态伦理99

一、困扰生态伦理发展的重要问题99

二、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的理论难题101

三、走向实践的生态伦理105

四、生态文明呼唤新的哲学106

第四章 黄河、黄河文明与黄河治理方略110

第一节 地理黄河与生态环境110

一、黄河源头及其生态环境的探索110

二、黄河流域阶梯的划分及其生态环境115

三、黄河河段的划分及其生态环境116

四、黄土、黄河与生态环境121

第二节 黄河文明的历史分期124

一、黄河文明的起源与生态环境124

二、黄河文明的形成与生态环境125

三、黄河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128

四、黄河文明的鼎盛与生态环境130

五、黄河文明的融汇与生态环境131

六、现代黄河文明与生态环境134

第三节 治河方略的历史演进135

一、古代的治河方略与实践135

二、近代的治河方略与实践140

三、新中国的治河方略与实践142

第五章 黄河河道、堤防与水库工程148

第一节 黄河河道变迁与生态环境148

一、黄河河道的迁徙148

二、黄河河道迁徙的特点与危害151

三、河道变迁后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153

第二节 黄河防洪的堤防155

一、黄河堤防的历史演变155

二、黄河上游现行堤防157

三、黄河下游现行堤防158

四、标准化堤防建设159

第三节 黄河干支流的水库工程160

一、水库的功能与分类160

二、黄河干流上游主要水库161

三、黄河中游干支流主要水库164

第六章 黄河干流上的水利枢纽170

第一节 黄河干支流水利工程概述170

一、毛泽东的千古一问170

二、黄河的两次规划报告171

第二节 龙羊峡水利枢纽173

一、选址、建设与综合效益173

二、龙羊峡的生态环境175

第三节 刘家峡水利枢纽177

一、选址与工程建设177

二、综合效益与联合运用179

第四节 三门峡水利枢纽181

一、选址、规划与建设过程181

二、运行方式和改建184

三、工程审视和思辨186

四、大坝存留和废弃191

五、三门峡水利枢纽的社会意义192

第五节 小浪底水利枢纽196

一、工程论证和决策196

二、枢纽工程与移民安置198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

四、小浪底水库的社会意义200

第六节 黄河上中游水利工程联合调度202

一、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的联合调度202

二、黄河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204

第七章 黄河灌区、滩区、泛区和故道治理207

第一节 黄河灌区的分布与发展207

一、黄河上游灌区207

二、黄河中游灌区212

三、黄河下游灌区214

第二节 黄河滩区216

一、黄河滩区的形成与演变216

二、黄河滩区的开发与利用217

三、黄河滩区建设与生态环境219

四、黄河滩区生态环境建设220

第三节 黄泛区和故道的形成与生态治理222

一、黄泛区的形成和特点222

二、黄泛区的生态环境和治理223

三、黄河故道演变与生态环境225

四、黄河故道的开发与生态保护227

第八章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231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成效231

一、黄土高原与水土流失231

二、水土流失治理的发展历程233

三、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235

第二节 塬坡和沟谷的水土保持236

一、塬坡与沟谷防治工程236

二、水土流失的生物治理239

三、沟道坝系工程的发展与成效241

第三节 小流域的水土保持243

一、小流域开发治理的现状243

二、水土流失治理理论244

三、小流域治理的措施和效益246

第九章 黄河洪水、凌汛、断流与河口249

第一节 黄河洪水与治理249

一、洪水来源区及其危害249

二、堤防工程与河道整治253

三、泥沙淤积治理255

四、滞洪区防洪259

五、黄河大堤还有无可能决口260

第二节 黄河凌汛危害与治理263

一、黄河凌汛及其历史考察263

二、黄河凌汛的成因265

三、凌汛本质的认识266

第三节 黄河断流及其影响267

一、黄河断流及其历史考察267

二、黄河断流的原因269

三、黄河断流的危害与影响272

四、黄河断流的治理274

第四节 黄河河口的演变与生态环境276

一、河口流路的变迁与规律276

二、黄河三角洲近期的演变277

三、河口来沙与治理278

第十章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280

第一节 植被恢复与保护280

一、黄河流域开发的历史与植被280

二、“三北”防护林体系285

三、防护林与黄河治理290

四、退耕还林(草)工程291

第二节 黄河水质污染与治理292

一、黄河水质污染的现状292

二、黄河水污染的影响292

三、黄河水质恶化的原因295

四、黄河兰州段的污染与治理297

第三节 黄河湿地保护298

一、湿地与保护黄河湿地的意义298

二、黄河上游源区湿地300

三、黄河中游合阳湿地302

四、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

五、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5

第十一章 河流生命与伦理308

第一节 河流生命及其伦理308

一、河流有无生命308

二、人和河流关系的历史演变311

三、河流伦理的哲学基础313

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319

第二节 河流与人类文明322

一、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322

二、楼兰古国消亡的启示329

三、河流生命概念的构建333

四、拯救河流的行动337

第三节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及其体系339

一、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出的时代背景339

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框架341

三、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的意义343

参考文献346

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