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同纠纷裁判依据新释新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合同纠纷裁判依据新释新解](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0636771.jpg)
- 庞景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51091023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合同纠纷-审判-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合同纠纷裁判依据新释新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合同法》一般规定的适用1
第一节 《合同法》裁判参考依据概述1
一、司法解释2
二、司法政策4
三、指导性案例6
四、其他裁判参考依据7
第二节 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裁判依据7
一、“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8
二、未生效合同、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9
三、主合同无效,从合同亦无效;从合同无效,不影响主合同效力10
四、民商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区分——《合同法》仅调整民商事合同12
五、名不符实的合同认定——据实认定合同转性13
六、预约合同与本约合同19
第三节 《合同法》基本原则的适用20
一、裁判依据原则上不得直接援引合同法的基本原则20
二、实行合同自愿原则,并不排除国家对合同的适当限制21
三、诚实信用原则的充分适用22
第四节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24
一、明确《合同法》的适用范围25
二、《合同法》溯及力的一般原则26
三、《合同法》溯及既往的情形28
第五节 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31
一、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31
二、《合同法》与其他法律的适用关系33
三、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34
四、正确处理法律与国家政策的关系35
第二章 合同订立的裁判依据37
第一节 合同成立要件的裁判依据37
一、合同成立的必备要件37
二、合同条款的补充原则38
三、合同成立中的签名盖章42
四、合同成立中的意思表示44
第二节 合同形式的裁判依据46
一、合同的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其他形式46
二、其他形式与默示合同、事实合同48
三、默示合同的适用范围50
四、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是起到证据作用51
五、合同书面形式签订地的认定52
第三节 合同订立中的要约与承诺54
一、合同订立中的要约54
二、合同订立中的承诺57
第四节 格式合同的裁判依据60
一、格式合同与格式条款60
二、格式合同提供人的法定义务——公平拟约义务61
三、格式合同提供人的法定义务——合理、适当的提示义务61
四、格式合同提供人的法定义务——给予说明义务63
五、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65
六、格式条款的法定无效67
第五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裁判依据69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70
二、缔约过失的常见情形70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73
四、“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的适用75
五、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78
第三章 合同效力的裁判依据81
第一节 合同生效的裁判依据81
一、合同生效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演进81
二、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82
三、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84
四、合同未生效的责任确定86
第二节 效力待定合同的裁判依据87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意义87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行为88
三、效力待定合同的生效时间90
四、效力待定合同的三种情形91
第三节 稳妥认定表见代理行为95
一、表见代理的意义95
二、表见代理的构成97
三、表见代理的情形99
四、表见代理中的举证责任102
五、盖章与表见代理103
六、表见代表的司法认定106
第四节 附条件合同中“条件”的构成要件107
一、条件必须是合同中约定的事实108
二、条件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109
三、条件必须是合同的附属内容109
四、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110
五、条件的成就与不成就的判定111
第五节 欺诈、胁迫所订合同无效抑或可撤销、可变更112
一、欺诈行为的认定要件112
二、胁迫行为的认定要件113
第六节 恶意串通的合同无效的司法认定114
一、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114
二、恶意串通构成要件的认定115
三、恶意抵押合同无效的司法认定118
四、因恶意串通受损害的第三人有权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120
第七节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无效的司法认定120
一、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认定121
二、行政规章中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保护122
第八节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的裁判依据123
一、认定合同无效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123
二、合同无效是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125
三、合同无效必须是违反了强行性规定中的效力性规定128
四、超越经营范围对合同效力的影响130
第九节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130
一、谨慎正确地确认合同无效131
二、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132
三、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133
第十节 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合同的司法认定136
一、重大误解合同的司法认定136
二、显失公平合同的司法认定137
第十一节 可撤销合同的裁判依据140
一、可撤销合同的意义140
二、撤销权的行使141
三、撤销权的消灭142
第四章 合同履行的裁判依据146
第一节 合同履行的原则146
一、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146
二、约定不明合同的履行原则147
三、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的合同履行原则149
四、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或部分履行债务的处理原则150
五、债的清偿抵充顺序确定原则152
第二节 第三人合同的裁判依据154
一、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154
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156
三、第三人合同与债权让与、债务转移的区别158
四、第三人合同中的第三人诉讼地位的确定160
第三节 合同履行抗辩权的司法认定161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司法认定162
二、后履行抗辩权的司法认定163
三、不安抗辩权的认定165
第四节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169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意义170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之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171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之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且给债权人造成损害174
四、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之三——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175
五、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之四——债务人的债权不专属于其自身的债权177
第五节 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178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诉讼178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182
三、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184
四、债权人代位权应注意的问题186
第六节 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188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意义188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适用范围189
三、债权人撤销权的适用情形190
四、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195
第七节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201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201
二、撤销权行使上的限制201
三、撤销权行使的效力202
四、撤销权诉讼的费用负担204
五、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204
第五章 合同变更与转让的裁判依据207
第一节 合同变更的裁判依据207
一、合同变更的法律意义207
二、合同变更的构成要件208
三、合同变更的法律效力210
第二节 合同权利转让的裁判依据211
一、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意义211
二、合同权利转让的构成要件213
三、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效力219
第三节 合同义务转让的裁判依据221
一、债务承担与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221
二、债务加入的司法认定223
三、合同义务转移的构成要件226
四、合同义务转移的法律效力228
第六章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裁判依据229
第一节 后合同义务的裁判依据229
一、后合同义务的法律特性230
二、后合同义务与其他合同义务的区别231
三、后合同义务的种类231
四、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232
第二节 合同解除的裁判依据233
一、合同的协议解除234
二、合同的法定解除236
三、合同解除的程序243
四、合同解除相对方的异议权244
五、合同解除权的消灭246
六、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247
七、合同解除常见问题的处理252
第三节 抵销的裁判依据253
一、抵销的法律意义254
二、抵销的种类区分254
三、法定抵销的构成要件255
四、抵销的方法及效力257
第四节 提存的裁判依据258
一、提存的法律意义258
二、提存的成立时间259
三、提存的具体情形259
四、提存的法律效力260
第五节 情势变更的裁判依据263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意义263
二、情势变更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65
三、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效力及适用范围268
四、慎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合理调整双方利益关系271
第七章 合同违约责任的裁判依据274
第一节 违约责任概述274
一、违约责任的法律意义274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275
三、违约行为的常见形态279
第二节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继续履行285
一、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意义286
二、金钱债务违约的继续履行286
三、非金钱债务违约的继续履行及限制289
四、实际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291
第三节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赔偿损失293
一、赔偿损失的意义293
二、赔偿损失的种类294
三、区分可得利益损失类型,妥善认定可得利益损失296
四、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的限制性规则297
第四节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支付违约金299
一、处理违约金责任的司法政策300
二、违约金的性质和分类300
三、违约金责任的构成要件303
四、违约金调整的方式与内容305
五、认定违约金过高的标准及适当减少的方法308
六、违约金调整的举证责任分配310
七、违约金纠纷中常见的几个问题311
第五节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适用定金罚则313
一、定金的分类313
二、定金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315
三、定金的生效318
四、定金的效力319
五、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320
第六节 合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321
一、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主要原因322
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比较324
三、责任竞合的法律适用327
四、违约之诉与侵权之诉的变更时间限制328
第八章 诉讼时效的裁判依据329
第一节 诉讼时效起算的司法认定329
一、“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说”的理解与适用330
二、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331
三、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诉讼时效的起算332
四、被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起算334
五、返还不当得利、无因管理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334
六、合同无效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335
第二节 诉讼时效中断的司法认定336
一、“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司法认定336
二、“提起诉讼”的司法认定342
三、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中断诉讼时效效力事项的司法认定344
四、向有关社会组织请求保护民事权利引起时效中断的司法认定346
五、民刑交叉案件中的诉讼时效中断347
六、连带之债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涉他性347
七、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司法认定348
第三节 诉讼时效中的疑难问题350
一、债权人不知债务人已被吸收合并,向原债务人主张权利,是否具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351
二、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或者盖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351
三、因欠付租金而出具的欠款结算单是否适用普通诉讼时效353
四、诉讼时效中止中“其他障碍”的司法认定354
第九章 买卖合同的裁判依据357
第一节 买卖合同成立及效力认定的裁判依据357
一、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与认定358
二、电子交易合同成立及效力的认定360
三、多重买卖合同的效力及处理361
四、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效力的司法认定365
五、预约效力及违约责任的司法处理367
第二节 所有权保留的裁判依据371
一、所有权保留的适用范围371
二、出卖人取回权及其限制372
三、买受人回赎权的司法处理373
第三节 出卖人主要义务的裁判依据374
一、出卖人负有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374
二、交付与登记的关系问题377
三、多重买卖的履行顺序378
四、出卖人负瑕疵担保义务379
第四节 买受人主要义务的裁判依据380
一、检验期间的司法认定380
二、检验和通知义务383
三、支付价款义务384
四、接受交付义务386
第五节 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裁判依据386
一、特定地点风险转移规则387
二、路货买卖出卖人隐瞒风险事实的风险负担387
三、未经特定的标的物风险负担388
第六节 分期付款买卖的裁判依据389
一、关于分期的认定389
二、消费者的特别保护389
三、解约扣款的规制390
第十章 其他常见合同的裁判依据391
第一节 悬赏广告的裁判依据391
一、悬赏广告的法律意义392
二、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393
三、悬赏广告的构成要件394
四、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395
五、悬赏广告的撤回398
六、悬赏广告的适用范围399
第二节 其他合同的裁判依据401
一、旅游合同纠纷的裁判依据401
二、供用电合同纠纷的裁判依据403
三、居间合同纠纷的裁判依据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