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性法律监督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性法律监督论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634380.jpg)
- 张书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31776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法律监督-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性法律监督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控制权力之于法律监督1
二、理性法律监督研究现状4
三、本书的研究特点9
四、研究意义15
五、研究方法15
第一章 理性与法律17
第一节 法学视角下理性的一般考察17
一、理性的含义及其理解18
二、理性的基本特征22
第二节 法律与理性的关系23
一、法律与理性的关系24
二、理性之于法律的意义27
第二章 法律监督的理性内核30
第一节 权力及控制权力30
一、权力的概念和特征30
二、控制权力的必要性34
三、控制权力的手段36
第二节 控权视角下法律监督的中国动因44
一、法律监督是中国式控权的必然选择44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传统是法律监督的制度根基50
三、中国的法律传统及其现代化决定法律监督的必要性52
四、法律监督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理性选择54
五、法律监督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55
第三节 控权视角下法律监督的正当性56
一、控权视角下的世界检察制度57
二、控权视角下法律监督的正当性62
三、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在我国诉讼运行中的体现65
第三章 理性法律监督的几个问题67
第一节 理性法律监督的含义及其特征67
一、理性法律监督是法律理性与法律监督的内在统一67
二、理性法律监督的特征68
第二节 理性法律监督的理论基础71
一、理性法律监督的法理基础71
二、理性法律监督的法治基础73
三、理性法律监督的宪法基础74
四、理性法律监督的诉讼规律基础75
五、理性法律监督的法律文化基础76
第三节 理性法律监督的原则77
一、法治原则78
二、平衡原则79
三、公益原则79
四、公正原则80
五、比例原则81
六、专群结合原则82
第四节 法律监督的模式83
一、检察权运行模式简介83
二、中国法律监督的模式及特点86
三、对中国监诉一体法律监督模式的评析88
第四章 理性法律监督的理念、立法彰显及挑战93
第一节 彰显理性法律监督的理念93
一、法治文化建设下执法价值观的理性彰显94
二、法律监督工作理念的理性彰显95
第二节 彰显理性法律监督的立法新特点97
一、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97
二、体现了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基本精神98
三、体现了司法审查的基本精神100
四、体现了价值平衡的基本精神101
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104
六、体现了抽象法律监督具体化的基本精神105
第三节 完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及理性彰显106
一、完善侦查制度,强化对一般行政权和侦查权的制约和监督107
二、完善诉讼结构,强化辩护权在保障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110
三、完善逮捕制度,强化对侦查权的诉讼制约112
四、完善公诉制度,强化对侦查权和审判权的诉讼制约113
五、丰富监督手段,拓展监督范围,全面强化刑事诉讼法律监督120
六、将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至社会矛盾化解121
第四节 完善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及理性彰显122
一、拓展了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环节122
二、扩展了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范围123
三、丰富了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方式123
四、优化了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层级124
五、强化了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手段124
六、初步建立了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制度125
第五节 两大诉讼法修改给法律监督工作带来的挑战125
一、诉讼目的转型带来的挑战125
二、诉讼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126
三、诉讼模式转变带来的挑战127
四、刑事诉讼法的不少新内容加大了法律监督的难度和风险127
五、新增工作量带来的挑战128
第五章 法律监督的现状和问题检视131
第一节 法律监督外部环境检视131
一、法律监督理论研究的现状检视132
二、法律监督立法思想和立法技术检视134
三、社会环境对法律监督的期待和愿望检视136
第二节 法律监督权力运行的现状和问题检视137
一、法律监督权邻接权力主体对法律监督的不同认识137
二、诉讼制约的现状和问题检视139
三、诉讼监督的现状和问题检视144
第三节 法律监督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检视146
一、职业管理大众化146
二、业务管理行政化147
三、检务保障地方化148
第四节 法律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148
一、理论原因:历史积淀薄弱,理论争议不断149
二、理念原因:传统思想未央,现代理念未竟150
三、立法原因:微观制度缺失,具体授权不力150
四、体制原因:领导体制失范、保障体制错位152
五、队伍原因:法律实践不够,职业素养欠缺153
第六章 理性法律监督关系的构建156
第一节 法律监督关系概述156
一、法律监督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56
二、法律监督关系的分类与表现形式161
第二节 理性法律监督要协调处理好的外部关系163
一、党委、人大领导与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关系164
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与立足法律监督本职工作的关系166
三、司法需求的无限性与法律监督的有限性的关系167
四、舆情民意监督与严格依法办案的关系168
五、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关系171
第三节 理性法律监督要协调处理好的内部关系172
一、法律监督权的拓展性与权力行使谦抑性的关系173
二、诉讼制约与诉讼监督的关系175
三、加强检察一体化建设与发挥地方能动性的关系178
四、民事法律监督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关系179
五、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的关系181
第七章 理性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183
第一节 构建运行机制的基本要求184
一、以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法律监督184
二、以多元的思维方式引领法律监督185
三、以优良的素质能力实施法律监督186
四、以理性的工作机制保障法律监督188
五、以科学的考评机制指挥法律监督189
第二节 理性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190
一、构建科学地实施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191
二、构建独立地实施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192
三、构建中立地实施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195
四、构建谦抑地实施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201
五、构建专业地实施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207
六、构建依靠群众实施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209
第三节 构建理性法律监督的科学管理机制214
第八章 法律监督制度的发展愿景220
一、法律监督权应当回归单独权力类别的应然地位221
二、推行全国检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正当其时226
三、赋予检察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并予以有效制约和监督230
四、构建以法律监督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的司法审查制度233
五、强化司法信息化建设之下的科技强检建设235
结论237
参考文献239
后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