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雷斌,张旭东主编;吴宏钢,常思浩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460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通信设备-测量-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无线通信测量基础1
1.1 无线通信测量概述1
1.2 无线通信系统2
1.2.1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2
1.2.2 信号与通信系统概述3
1.2.3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电波传播6
1.3 无线通信中的测量量值9
1.3.1 相关量纲单位基础9
1.3.2 电压dB与功率dB的区别10
1.3.3 功率与电平11
1.3.4 衰减和增益的计算12
1.3.5 分贝与百分比之间的相互转化12
1.3.6 dB值的计算方法14
1.3.7 dBμV、dBμVemf与dBm15
1.4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测量参数15
1.4.1 信噪比16
1.4.2 噪声16
1.4.3 噪声因子和噪声系数17
1.4.4 相位噪声17
1.4.5 S参数19
1.4.6 场强20
1.4.7 天线增益21
1.4.8 峰值因子21
1.4.9 信道功率和邻道功率22
1.4.10 误差矢量幅度23
1.4.11 A/D和 D/A转换器的动态范围23
第2章 普通无线电收发信机测试25
2.1 调频发信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25
2.1.1 标准测量条件25
2.1.2 载波输出功率26
2.1.3 频率误差26
2.1.4 邻近信道功率比26
2.1.5 调制灵敏度27
2.1.6 调制特性28
2.1.7 剩余调频28
2.2 调频收信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29
2.2.1 标准测量条件29
2.2.2 灵敏度29
2.2.3 静噪灵敏度30
2.2.4 静噪回滞30
2.2.5 静噪输出衰减31
2.2.6 中频选择性31
2.2.7 限幅特性31
2.2.8 最大音频输出信噪比32
2.2.9 最大音频输出功率32
2.2.10 音频响应32
2.2.11 可接受的频率偏移33
2.3 调幅发信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33
2.3.1 关于测量的标准33
2.3.2 频率准确度34
2.3.3 载波输出功率34
2.3.4 调幅度34
2.3.5 调幅灵敏度35
2.4 调幅收信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35
2.4.1 工作频率准确度35
2.4.2 灵敏度35
2.4.3 选择性36
2.4.4 失真度36
2.4.5 音频响应37
2.4.6 中频抑制比37
2.4.7 像频抑制比37
2.5 单边带发信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38
2.5.1 测量的标准和条件38
2.5.2 平均功率38
2.5.3 峰包功率39
2.5.4 相对音频互调产物电平(互调失真)39
2.5.5 边带抑制40
2.5.6 载波抑制40
2.5.7 话路输入电平41
2.5.8 话路输入电平差异41
2.5.9 音频频率调制特性(话路频率响应)41
2.6 单边带收信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42
2.6.1 测量的标准和条件42
2.6.2 基准灵敏度42
2.6.3 大信号信噪比43
2.6.4 音频响应43
2.6.5 中频选择性44
2.6.6 带外互调44
2.6.7 阻塞45
2.6.8 倒易混频45
2.6.9 中频抑制比46
2.6.10 像频抑制比46
2.6.11 自动增益控制特性47
2.7 抗干扰电台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47
2.7.1 抗干扰电台的种类和主要技术参数47
2.7.2 跳频电台的测试方法49
第3章 微波接力通信设备指标测试54
3.1 微波接力发信机设备指标测试54
3.1.1 测量条件要求54
3.1.2 频率稳定度55
3.1.3 输出功率55
3.1.4 杂波抑制度测试56
3.1.5 寄生频偏测试56
3.1.6 传输衰减57
3.1.7 杂散分量测试58
3.1.8 调制特性测试59
3.1.9 天线驻波系数测试59
3.1.10 天线增益测量60
3.2 收信机设备技术指标测试60
3.2.1 测量条件要求60
3.2.2 数字解调灵敏度测试61
3.2.3 接收动态范围测试62
3.2.4 镜频抑制度测试62
3.2.5 噪声系数测试63
3.3 电源技术指标测试63
3.3.1 电源电压适应能力测试64
3.3.2 主机功耗测试64
3.3.3 交直流切换测试65
3.4 功能测试65
3.4.1 接口特性测试66
3.4.2 工程勤务话特性测试67
3.4.3 自动功率调整67
3.4.4 自动频率控制68
3.4.5 直接序列扩频抗干扰功能测试69
3.4.6 抗邻道干扰能力测试70
3.4.7 自适应陷波测试72
第4章 卫星通信设备测试74
4.1 卫星通信系统设备组成74
4.1.1 天线分系统75
4.1.2 伺服跟踪分系统75
4.1.3 发射分系统76
4.1.4 接收分系统76
4.1.5 信道终端分系统76
4.1.6 监控分系统77
4.1.7 电源分系统77
4.2 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参数77
4.2.1 天线增益77
4.2.2 天线方向图78
4.2.3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78
4.2.4 输入/输出补偿79
4.2.5 卫星转发器饱和通量密度80
4.2.6 自由空间传输损耗80
4.2.7 等效噪声温度81
4.2.8 品质因数81
4.3 天线设备测试81
4.3.1 G/T值测试82
4.3.2 天线发射增益测试86
4.3.3 天线方向图测试88
4.3.4 天线交叉极化隔离度测试(离轴轴比测试)92
4.3.5 发射EIRP及频率稳定度测试94
4.4 高功放设备测试95
4.4.1 饱和输出功率和增益测试95
4.4.2 增益-频率特性测试97
4.4.3 互调失真测试98
4.4.4 输出噪声和杂散测试100
4.5 低噪放设备测试101
4.5.1 增益-频率特性测试101
4.5.2 噪声温度测试103
4.6 变频设备测试104
4.6.1 幅度频率特性测试104
4.6.2 相位噪声测试106
第5章 移动通信设备测试108
5.1 移动通信设备测试概述108
5.1.1 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的基本内容109
5.1.2 移动通信测试的环境要求111
5.2 WCDMA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112
5.2.1 测试条件112
5.2.2 主要技术特性测试方法113
5.3 CDMA2000终端测试121
5.3.1 测试条件121
5.3.2 主要技术特性测试121
5.4 TD-SCDMA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130
5.4.1 测试条件131
5.4.2 主要技术特性测试方法131
5.5 WiMAX射频一致性测试141
5.5.1 测试条件141
5.5.2 主要技术特性测试方法141
5.6 LTE系统测试145
5.6.1 LTE概述145
5.6.2 TD-LTE射频测试标准及重点测试项解读146
5.6.3 测试方案149
第6章 天线测量159
6.1 天线测量基本概念159
6.1.1 天线测量中的互易性159
6.1.2 近场和远场161
6.1.3 坐标系161
6.1.4 天线测量条件162
6.2 主要参数测量172
6.2.1 天线阻抗的测量173
6.2.2 天线增益测量176
6.2.3 相位的测量184
6.2.4 极化的测量186
第7章 电磁兼容性测试196
7.1 电磁兼容性基本概述196
7.1.1 基本定义196
7.1.2 测试程序197
7.1.3 测试环境要求198
7.2 电磁兼容检测199
7.2.1 传导干扰发射测试199
7.2.2 辐射干扰发射测试201
7.2.3 传导干扰敏感度测试202
7.2.4 辐射干扰敏感度测试206
7.2.5 静电放电敏感度测试207
参考文献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