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生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生活史
  • 庄华峰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3406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社会生活-生活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生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状况的回顾1

二、怎样学习中国社会生活史5

三、学习中国社会生活史的意义11

第一章 饮食生活13

第一节 饮食结构及其演变14

一、主食14

二、菜肴18

第二节 饮食方式22

一、用餐方式22

二、用餐制度23

第三节 中国的酒文化24

一、酒的起源与发展24

二、酒的功用27

三、酒祸与酒禁29

第四节 中国的茶文化32

一、茶的名称与饮茶探源32

二、茶叶种类与功效34

三、茶与相关文化36

第五节 美食美器38

一、美食不如美器38

二、美食美器的和谐统一40

第六节 饮食思想与饮食养生理念41

一、古代的饮食思想42

二、古代的饮食养生理念43

第二章 服饰风俗46

第一节 服饰的起源与形制类别47

一、服饰的历史渊源47

二、服饰的形制类别48

第二节 历代的服饰流变59

一、春秋战国服饰的创新59

二、考究的秦汉服装61

三、开放的魏晋隋唐服装62

四、高雅的宋装66

五、异族风情——辽金元的服饰68

六、明代恢复汉族衣冠70

七、清朝对服饰的改制72

第三节 服饰的社会性74

一、等级性75

二、地方性77

三、民族性78

四、伦理性79

五、功能性80

第三章 建筑与居住生活81

第一节 构木为巢的启示82

一、原生态的栖身之地82

二、巢居的出现及其演变82

第二节 城市·宫殿84

一、城市的建设与变迁84

二、宫殿的布局与变化86

第三节 官衙·住宅88

一、历代住宅风格88

二、居住环境选择89

第四节 张设·家具90

一、早期家具的出现与发展90

二、汉代家具的创新与融合92

三、宋元家具的简洁与质朴94

四、明清家具的典雅与实用95

第五节 居住、用具的社会性97

一、等级性97

二、区域性98

三、文化性99

第四章 行旅交通生活101

第一节 道路设施102

一、道路的一般情况102

二、陆路102

三、水路与桥梁105

第二节 行旅方式109

一、徒行时代与徒行阶层109

二、骑乘形式110

三、篮舆伊轧112

四、乘车行旅113

五、舟筏行水114

第三节 旅食与旅宿115

一、行旅饮食115

二、宿息·宿泊116

三、民间行旅食宿服务业的经营117

第四节 行旅习俗118

一、卜行择吉·行神祭祀118

二、行旅送别习俗119

三、题记120

四、尚早·尚俭·尚快121

五、软脚·洗尘·接风122

第五节 行旅生活的功能与价值取向123

一、行旅生活的社会功能123

二、行旅生活的价值取向126

第五章 婚姻生活131

第一节 婚姻的起源与进化132

一、血缘群婚132

二、族外婚133

三、对偶婚133

四、一夫一妻制134

第二节 婚姻形式135

一、掠夺婚135

二、买卖婚135

三、表亲婚136

四、童养婚137

五、招婿婚138

六、交换婚139

七、冥婚139

八、私奔婚140

第三节 婚龄141

一、历代婚龄141

二、早婚的影响143

第四节 婚嫁的仪式与程序145

一、六礼145

二、催妆·铺房·送嫁妆147

三、拜堂148

四、撒帐149

五、合卺150

六、拴红线与结良缘150

七、闹房151

八、征诗择婿152

第五节 离婚与再嫁152

一、离婚152

二、再嫁154

第六节 婚姻禁忌157

一、同姓不婚157

二、宗妻不婚158

三、尊卑不婚158

四、中表不婚158

五、良贱不婚159

六、官民不婚159

七、僧道不婚159

八、奸逃不婚160

九、仇雠不婚160

十、居尊亲丧不婚160

十一、居配偶丧不婚161

第七节 婚姻观念透视161

一、婚姻目的161

二、择偶标准162

三、婚姻观念的变革166

四、基督教与儒家婚姻观之比较166

第六章 生老礼俗168

第一节 诞生与生日礼俗169

一、求子169

二、妊娠与胎教171

三、诞生礼俗172

四、生日礼俗175

第二节 成长礼俗176

一、孩子成长的习俗176

二、成年仪式179

第三节 敬老养老182

一、老年人的标准182

二、敬老礼俗183

三、养老礼俗187

第四节 民间敬老养老习俗189

一、民间尊老原因189

二、民间敬老养老风俗190

第五节 人生礼仪的社会功能与价值193

一、传统蒙学的特点与功能193

二、成年礼仪的社会功能195

三、尊老文化的价值透视197

第七章 卫生保健习尚199

第一节 环境卫生200

一、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200

二、讲究环境卫生201

三、流行病及其防范204

第二节 个人卫生与饮食卫生212

一、个人卫生212

二、饮食卫生213

第三节 养生与养性215

一、养生215

二、养性224

第八章 丧葬习俗228

第一节 葬俗229

一、葬式229

二、葬法231

三、坟墓234

第二节 葬仪236

一、历代葬仪236

二、丧葬程式237

三、丧服239

四、居丧241

五、祭祖242

第三节 丧葬与中国传统文化244

一、人生礼仪的终结244

二、社会风貌的折射245

三、葬俗衍化的文化基因248

第九章 生产与行业生活252

第一节 生产风俗253

一、农业习俗253

二、畜牧与渔猎生活习俗259

三、商贸经营活动习俗263

第二节 行业风俗269

一、师徒规范269

二、行会仪规273

三、礼神仪俗276

四、行业习俗278

第三节 会馆风俗280

一、商业会馆的功能与风俗281

二、移民会馆的功能与风尚282

三、会馆的信仰与祭祀习尚284

第十章 社交与节日文化286

第一节 社会交往287

一、交际语言287

二、迎客·送客287

三、待客礼俗288

四、造访礼仪290

五、其他礼节291

第二节 岁时节日文化291

一、岁时节日的起源和发展291

二、岁时节日习尚294

三、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313

第十一章 娱乐生活与风尚315

第一节 百戏艺术316

一、歌舞316

二、杂技317

三、角抵318

四、魔术319

第二节 益智赛巧320

一、棋戏320

二、赌博321

三、斗戏323

四、巧戏325

第三节 休闲雅趣326

一、灯谜326

二、酒令327

三、投壶329

四、七巧板330

第四节 儿童游艺331

一、放风筝331

二、踢毽子333

三、捉迷藏334

四、跳绳335

第五节 娱乐生活的特点及价值取向336

一、娱乐生活的特点336

二、娱乐生活的价值取向339

第十二章 信仰习俗342

第一节 佛教信仰343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与善恶报应心理343

二、佛教节日与庙会344

三、佛与菩萨346

四、罗汉和四大金刚348

第二节 道教信仰349

一、道教的基本教义与神仙情结349

二、道教的神仙世界350

三、道教信仰形式352

第三节 民间信仰354

一、图腾崇拜354

二、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356

三、社会崇拜和祖灵崇拜361

四、占卜与巫术365

五、禁忌367

第四节 传统信仰习俗的特点369

一、信仰心理上的不虔诚性、功利性369

二、信仰对象上的多样性、多重性371

三、信仰意识上的伦理、人文特性372

四、信仰传承上的巫术、神秘色彩373

再版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