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义相对论 评价相对性 相对真值概念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义相对论 评价相对性 相对真值概念及其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0006371.jpg)
- (美)约翰·麦克法兰著;刘龙根,李金彩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751356888X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语义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义相对论 评价相对性 相对真值概念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相对论初品1
1.1 客观论2
1.2 语境论6
1.2.1 意见一致与意见分歧7
1.2.2 收回前言12
1.3 表达论13
1.3.1 意见分歧与收回前言14
1.3.2 语力与语义内容15
1.4 相对论路径19
第一编 理论基础24
第2章 通常的质疑24
2.1 自我驳斥25
2.1.1 语用不一致性?26
2.1.2 表述的倒退?27
2.1.3 信念与可能出错29
2.1.4 局部相对论可以免遭“自我驳斥”质疑?30
2.2 意见分歧30
2.3 相对真值的载体是什么?31
2.4 等值图式32
2.5 这为何意?34
2.6 结语38
第3章 评价敏感性39
3.1 相对论表征40
3.1.1 句子40
3.1.2 话语42
3.1.3 命题43
3.2 评价敏感性46
3.2.1 使用语境中的真值46
3.2.2 指号与语境中的真值48
3.2.3 评价语境53
3.3 真值相对论作为评价敏感性57
3.4 逻辑概念概括60
第4章 命题63
4.1 什么是命题?63
4.2 内容相对论64
4.3 语境与境况67
4.4 两种语境敏感性69
4.5 境况并列项71
4.5.1 算子论72
4.5.2 不完整性74
4.6 非指示语境论78
4.7 真值相对论79
4.8 一价“成真的”与等值图式81
4.9 牛顿-史密斯的论证82
第5章 理解相对真值85
5.1 一个策略86
5.2 真值规则88
5.3 相对论与真值规则90
5.4 收回前言95
5.5 拒绝接受97
5.6 相对论与知识规则98
5.7 相信相对真值100
5.8 结语102
第6章 分歧104
6.1 澄清阐释对象105
6.2 非共同有效性106
6.3 排除共同满足108
6.4 排除共同准确性110
6.5 排除共同自反准确性114
6.6 口味之争的分歧115
6.7 关于“无错分歧”117
6.8 结语120
第二编 应用124
第7章 味美的124
7.1 相对论阐释125
7.1.1 口味126
7.1.2 相对论阐释127
7.1.3 讲究饮食者能够成为口味相对论者吗?129
7.2 组合语义学130
7.2.1 原子程式131
7.2.2 后语义学133
7.2.3 内容与境况133
7.2.4 布尔联结词133
7.2.5 显性相对化134
7.2.6 隐性相对化136
7.2.7 态度动词137
7.2.8 事实性态度动词138
7.2.9 限量词与约束140
7.2.10 时态142
7.2.11 真势模态词与非事实条件句144
7.3 相对论与表达论146
7.3.1 现代表达论146
7.3.2 吉伯德的两点洞见148
7.3.3 这些观点如何不同?150
7.3.4 收回前言与意见分歧153
第8章 知道154
8.1 语境论156
8.2 主体敏感性恒定论159
8.3 相对论163
8.4 其他不同观点166
8.4.1 非指示性语境论166
8.4.2 表达论168
8.5 事实性169
8.6 讲话者错误171
第9章 明天176
9.1 形而上学背景177
9.1.1 时间177
9.1.2 世界177
9.1.3 可及性与分叉结构178
9.1.4 决定论与不决定论179
9.2 奥卡姆式语义学179
9.3 命题181
9.4 后语义学问题181
9.4.1 细红标线182
9.4.2 反对细红标线183
9.4.3 削弱细红标线直觉184
9.5 皮尔斯语义学187
9.6 三值语义学191
9.7 超赋值论193
9.7.1 超赋值后语义学194
9.7.2 收回前言问题196
9.8 相对论197
9.8.1 相对论后语义学197
9.8.2 细红标线吸引力的解释199
9.8.3 逻辑上的若干细微差别200
9.9 断言未来偶然事件201
9.10 指向未来的态度203
9.11 结语206
第10章 可能208
10.1 反对唯我主义语境论210
10.2 灵活语境论211
10.2.1 扩大相关群体212
10.2.2 客观因素214
10.2.3 难题216
10.3 表达论217
10.3.1 语力修饰语218
10.3.2 内嵌218
10.3.3 黑尔的策略220
10.4 相对论222
10.4.1 关于根据、拒绝与收回前言的解释223
10.4.2 哈金的抽彩案例224
10.4.3 抵制收回前言225
10.4.4 不知情的评价者227
10.5 组合语义学228
10.5.1 理论框架229
10.5.2 认识模态词230
10.5.3 布尔联结词231
10.5.4 就我所知231
10.5.5 条件句233
10.5.6 时态237
10.5.7 态度动词240
10.6 亚尔钦的非事实论242
第1 1章 应当245
11.1 客观应当与主观应当246
11.1.1 主观论246
11.1.2 客观论247
11.1.3 歧义论248
11.2 语境论248
11.3 相对论阐释250
11.4 组合语义学251
11.5 如果与应当254
11.5.1 矿工悖论255
11.5.2 吉伯德论真值与正确信念257
11.6 “应当”的评价性用法259
11.7 模态无知261
第12章 相对论的合理性267
12.1 合理性与反思268
12.2 评价敏感性:工程师视角272
12.3 评价敏感性的演进277
12.3.1 上行路径277
12.3.2 下行路径278
参考文献280
索引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