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高淳县地方史 1949-200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共高淳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963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高淳县地方史 1949-200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落实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1949年5月-1952年12月)1
第一节 摧毁旧政权,建立新政权1
一、高淳解放和县委、人民政府建立1
二、全面接管国民党政权机构3
三、组建地方武装5
四、召开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
五、建立群众团体6
第二节 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社会秩序9
一、防汛抗洪,开展生产自救9
二、剿匪肃特,巩固人民政权11
三、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14
第三节 恢复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15
一、抗御自然灾害,恢复发展农业生产15
二、建立国营、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工商业17
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20
四、调整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23
第四节 开展“三大运动”和其他民主改革27
一、抗美援朝运动27
二、土地改革运动30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36
四、其他民主改革40
第五节 执政初期中共高淳地方组织建设42
一、建立基层党组织,发展新党员42
二、开展整风整党运动43
三、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45
四、中共高淳县首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47
第二章 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月-1956年9月)48
第一节 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48
一、学习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48
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50
第二节 抗击1954年特大洪水52
一、组织群众防汛抗洪,保卫家园52
二、领导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53
第三节 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55
一、基层普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55
二、党的组织和思想作风建设57
三、审干工作59
四、肃反运动61
第四节 过渡时期的文化建设62
一、文化艺术事业初现繁荣62
二、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64
三、卫生防疫工作得到加强68
第五节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9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9
二、粮食统购统销75
三、对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1956年9月-1966年5月)82
第一节 贯彻党的八大会议精神,重视并加强经济建设82
一、学习八大文件,统一思想认识82
二、贯彻八大精神,制定高淳县“二五”计划84
三、根据八大方针,调整经济关系和充实农业第一线85
第二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87
一、整风学习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87
二、机关企事业单位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89
第三节 “大跃进”运动92
一、农业战线揭开“大跃进”的序幕92
二、大搞水利与工具改革100
三、“以钢为纲”,大办工业103
四、“全民大办”,全面“跃进”108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112
一、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12
二、“共产”风盛行115
三、贯彻中央郑州会议精神,初步纠正“左”的错误117
第五节 反右倾运动和继续“大跃进”的错误124
一、一批干部、党员在“反右倾”运动中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处理124
二、工农业生产继续“跃进”127
三、“高淳事件”的严重教训129
第六节 开展“三反”和整风整社运动131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社队“三反”运动131
二、贯彻中央“十二条”,开展整风整社运动136
第七节 在调整中进一步探索143
一、贯彻“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143
二、贯彻“农业六十条”,调整农村政策151
三、文化领域和政治关系方面的调整160
第八节 县第三届党代会和“五反”、社教(四清)运动163
一、中共高淳县第三届代表大会163
二、县级机关和企事单位“五反”运动166
三、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69
四、系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75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内乱(1966年5月-1976年10月)18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在全县的兴起181
一、传达贯彻“五一六”通知181
二、县委对运动的不理解及被动式领导183
三、停课闹革命与大串连188
四、红卫兵破“四旧”189
五、农村的“五查五比”191
第二节 城乡全面内乱与县军管会成立193
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93
二、全县内乱局面的形成与升级196
三、县军管会成立和社会逐渐稳定201
第三节 “三结合”革命委员会的成立209
一、高淳的“三支两军”209
二、全县各级革命委员会成立211
第四节 “斗、批、改”运动214
一、清理阶级队伍214
二、开展“一打三反”运动216
三、清查“五一六”218
四、进行“教育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19
五、创办“五七”干校和干部下放222
第五节 整党建党224
一、开展整党建党工作224
二、重建各级党组织与中共高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226
第六节 批判林彪反党集团228
一、开展“批陈整风”运动228
二、开展对林彪反党集团的批判230
三、纠正“左”的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233
第七节 “批林批孔”和全面整顿235
一、开展“批林批孔”运动235
二、全面整顿及其反复239
第八节 欢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245
一、欢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245
二、高淳经济在曲折中发展247
第五章 实现历史性转折(1976年11月-1982年8月)252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清理历史遗留问题252
一、揭批“四人帮”,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252
二、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清理历史遗留问题255
第二节 努力恢复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258
一、恢复发展地方经济258
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263
第三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转折265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265
二、开展真理标准讨论补课268
三、调整社会关系,调动积极因素271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起步273
一、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重点的农村改革291
二、实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2775
第六章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1982年9月-1992年1月)288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进行288
一、推进农村改革288
二、稳步展开城镇经济体制改革292
三、逐步实施配套改革297
第二节 确立实施“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303
一、县第五次党代会与县第六次党代会及其确立的经济发展战略303
二、巩固稳定农业基础地位307
三、大力发展工业经济310
四、进一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312
五、县第七次党代会和“八五”计划的良好开局314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19
一、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319
二、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322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323
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325
第四节 贯彻整党决定 加强党的建设326
一、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全面整党326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29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332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334
第七章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1992年2月-2002年11月)338
第一节 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实现思想大解放338
一、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精神338
二、中共高淳县第八次代表大会342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344
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344
二、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356
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362
第三节 实施四大战略 加快经济发展370
一、实施“科教兴县、规模经济、外向开拓、多元发展”战略370
二、县第九次党代会和实施“优化环境”战略378
第四节 开展“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383
一、开展“三讲”教育活动383
二、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386
第八章 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奔小康(2002年11月-2006年12月)390
第一节 确立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390
一、主攻工业第一方略,创立工业经济新高地390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394
三、进一步壮大特色经济,拓展三大产业新优势398
第二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401
一、坚持学习先进理论,不断推进思想解放401
二、积极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404
三、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406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11
一、县第十次党代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411
二、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特色高淳413
三、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经济社会共同进步419
四、实施“强基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422
结束语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