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徐复观全集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徐复观全集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
  • 徐复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1082557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人性论-思想史-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徐复观全集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与性——中国人性论史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1

第二章 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跃动14

一、概述14

二、周初文化的系属问题15

三、敬的观念之出现19

四、原始宗教的转化24

五、周初人文精神对人性论的妊育及其极限30

第三章 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之出现及宗教之人文化——春秋时代(纪前七二二至纪前四八○年)32

一、周室厉幽时代宗教权威之坠落及其原因32

二、礼与彝的问题37

三、春秋时代是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42

四、宗教的人文化46

五、“性”字之流行及向人性论的进展52

第四章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57

一、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之地位57

二、《论语》中两个性字的问题70

三、孔子对传统宗教的态度及性与天道的融合74

四、仁是融合性与天道的真实内容82

第五章 从命到性——《中庸》的性命思想93

一、《中庸》文献的构成及其时代93

二、第二十章 的问题97

三、《中庸》上篇思想的背景与结构99

四、释中庸102

五、命与性105

六、性与道107

七、道与教109

八、释慎独111

九、释中和113

十、程伊川与中和思想的曲折116

十一、朱元晦与中和思想的曲折122

十二、下篇成篇的时代问题126

十三、上下篇的关连134

十四、诚与仁136

十五、诚的展开138

十六、诚与明141

第六章 从性到心——孟子以心善言性善144

一、性善说是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144

二、性善之性的内容的限定147

三、心善是性善的根据153

四、恶的来源问题157

五、由心之存养扩充的工夫以尽心知性知天160

六、由心善到践形166

七、与告子争论之一——性善及性无善恶169

八、与告子争论之二——义内义外问题172

第七章 阴阳观念的介入——《易传》中的性命思想179

一、孔门性命思想发展中之三派179

二、《易》与《易传》181

三、《乾·彖传》及《系辞》中的性命思想185

四、《说卦》的性命思想189

五、《易传》对《易》的原始性的宗教的转换192

六、《易传》性命思想中的问题196

第八章 从心善向心知——荀子经验主义的人性论201

一、荀子思想的经验的性格201

二、天人分途203

三、荀子所说的性的内容及性恶论的根据207

四、由恶向善的通路——心知216

五、知以后的工夫及师法的重要性226

六、荀子性恶论中的问题232

第九章 先秦儒家思想的综合——大学之道238

一、概述238

二、从古代学制看《大学》的成篇时代240

三、从《大学》的思想内容看它的直接来源248

四、原义试探253

五、朱元晦的《大学新本》问题265

六、王阳明对朱元晦的争论273

第十章 历史的另一传承——墨子的兼爱与天志283

第十一章 文化新理念的开创——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294

一、老子思想的时代背景294

二、道的创生过程——宇宙论298

三、人向道德的回归——人生论308

四、道德的政治论319

第十二章 老子思想的发展与落实——庄子的“心”325

一、与《庄子》有关的问题325

二、《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一——道,天,德333

三、《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二——情,性,命338

四、《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三——形,心,精神344

五、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355

六、思想的自由问题366

七、死生的自由问题370

八、政治的自由问题373

第十三章 道家支派及其末流的心性思想378

一、道家的正宗与支派378

二、杨朱及《列子》中的《杨朱》篇381

三、由田骈、慎到的道与法的结合到韩非393

四、《吕氏春秋》的本生贵生403

五、宋钘、尹文与《管子》中的道家思想407

第十四章 结论——精神文化在开创时期的诸特性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