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霸州市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霸州市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574513.jpg)
- 《霸州市志》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784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989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1038页
- 主题词:霸州市-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霸州市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3
大事记11
第一编 建置79
第一章 地理位置79
第二章 建置沿革79
第三章 行政区划81
第一节 明清时期81
第二节 民国时期8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86
第四章 市区91
第五章 乡镇 开发区 办事处92
第六章 村街 居委会100
第一节 霸州镇100
第二节 胜芳镇106
第三节 南孟镇109
第四节 煎茶铺镇113
第五节 信安镇117
第六节 堂二里镇119
第七节 岔河集乡123
第八节 康仙庄乡128
第九节 东杨庄乡133
第十节 王庄子乡135
第十一节 东段乡136
第十二节 扬芬港乡139
第十三节 开发区142
第十四节 城区办事处143
第十五节 辛章办事处144
第一章 地 质地貌149
第一节 地质149
第二编 自然地理149
第二节 地貌152
第二章 气候 物候153
第一节 气候153
第二节 物候163
第一节 水系166
第二节 河流166
第三章 水文166
第三节 东淀169
第四节 地下水169
第四章 土壤 植被172
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172
第二节 土壤耕层养分179
第三节 植被181
第五章 自然资源182
第一节 土地资源182
第二节 水资源183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184
第四节 矿产 地热185
第六章 自然灾害186
第一节 水灾186
第二节 旱灾193
第三节 雹灾194
第四节 风灾196
第五节 虫灾197
第六节 震灾199
第一章 人口发展203
第一节 人口数量203
第三编 人口203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204
第二章 人口变动205
第一节 自然变动205
第二节 机械变动207
第三章 人口构成208
第一节 民族构成208
第二节 性别构成209
第三节 年龄构成210
第四节 文化构成212
第五节 职业构成212
第六节 婚姻家庭215
第四章 姓氏216
第五章 计划生育217
第一节 机构217
第二节 政策措施218
第三节 技术力量与设备220
第一章 生产关系和生产体制变革223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223
第四编 农业223
第二节 土地改革225
第三节 互助合作226
第四节 人民公社227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228
第二章 农业区划及产业结构调整230
第一节 农业区划230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31
第三章 种植业233
第一节 耕作制度233
第二节 农作物品种236
第三节 农作物栽培240
第四节 植物保护242
第五节 农业机构247
第四章 农业机械248
第一节 农机种类248
第二节农机管理250
第五章 林业 252
第一节 林木种类252
第二节 植树造林254
第三节 花卉盆景257
第四节 林木保护257
第一节 家畜259
第六章 畜牧业259
第五节 林业机构259
第二节 家禽261
第四节 饲草饲料资源263
第三节 特种养殖263
第五节 病疫防治264
第一节 水产资源266
第七章 水产266
第六节 管理机构266
第二节 水产品267
第三节 海洋捕捞268
第二节 公私合营工业272
第一节 私营、个体及联户工业272
第五编 工业272
第一章 经济成分272
第四节 市属集体工业273
第三节 村镇工业273
第一节 化学工业274
第二章 行业结构274
第五节 国营工业274
第二节 机械工业276
第三节 建材工业278
第五节 食品加工业279
第四节 电子工业279
第七节 服装 制革 鞋业281
第六节 印刷业281
第八节 医药工业282
第二节 经营管理283
第一节 机构283
第三章 工业管理283
第一节 工业291
第一章 生产行业291
第六编 乡镇企业291
第三节 建筑业297
第二节 运输业297
第四节 其他行业298
第一节 重点企业简介301
第二章 重点企业 企业家简介301
第二节 企业家简介308
第二节 经营管理312
第一节 机构312
第三章 企业管理312
第一节 河渠治理321
第一章 水利321
第七编 基础设施建设321
第二节 闸 涵 桥工程328
第三节 排灌设施331
第四节 地下水开发利用339
第六节 洼地 盐碱地改造342
第五节 海河治理342
第七节 东淀治理343
第八节 水利管理344
第九节 水利经费346
第十节 水利机构347
第一节 公路350
第二章 交通运输350
第四节 水路357
第三节 铁路357
第二节 高速公路357
第五节 公路管理358
第六节 公路运输359
第一节 机构361
第三章 电力361
第二节 发电362
第三节 网电建设363
第四节 农网改造366
第五节 电力供应367
第六节 电力管理369
第一节 市区建设370
第四章 城乡建设370
第二节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374
第三节 村镇建设375
第四节 规划管理379
第五节 房产管理380
第六节 建筑设计施工381
第一节 机构384
第五章 邮电通信384
第二节 邮政385
第三节 电信388
第四节 移动通讯390
第一节 私营商业393
第一章 商业体制393
第八编 商贸393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394
第三节 国营商业395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396
第二章 商品购销396
第二节 生活资料购销397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398
第三章 烟草购销400
第四节 废品收购400
第二节 出口商品401
第一节 机构401
第四章 对外贸易401
第三节 进口商品403
第一节 机构404
第五章 粮油购销404
第四节 出口基地404
第二节 粮食购销405
第三节 粮食储运408
第五节 中央储备粮库409
第四节 粮油加工409
第六章 集市贸易410
第一节 饮食业412
第七章 饮食服务412
第二节 服务业413
第一节 机构419
第一章 财政419
第九编 财政 税收 金融419
第二节 财政体制420
第三节 财政管理421
第四节 财政收支424
第五节 债券427
第一节 机构428
第二章 税务428
第二节 税收430
第三节 稽征管理433
第四节 税收减免435
第一节 机构441
第三章 金融441
第二节 货币443
第四节 信贷447
第三节 货币管理447
第五节 储蓄451
第七节 保险453
第六节 证券453
第一节 机构459
第一章 计划459
第十编 经济综合管理459
第二节 计划的编制与实施460
第二节 统计工作463
第一节 机构463
第二章 统计463
第三节 统计成果及服务465
第二节 审计工作466
第一节 机构466
第三章 审计466
第一节 机构467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467
第二节 集贸市场管理468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470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470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471
第一节 机构473
第五章 物资管理473
第六节 经济监督检查473
第三节 物资协作474
第二节 物资计划474
第二节 物价调整475
第一节 机构475
第六章 物价管理475
第三节 物价检查477
第二节 计量变革478
第一节 机构478
第七章 质量技术监督478
第五节 产品质量管理480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480
第三节 计量管理480
第一节 机构481
第八章 土地管理481
第六节 技术监督执法481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482
第四节 征地483
第三节 土地开发483
第五节 占地484
第六节 土地登记486
第二节 环境污染487
第一节 机构487
第七节 土地监察487
第九章 环境保护487
第三节 污染治理488
第四节 环境监测489
第二节 组织发展493
第一节 党的早期活动493
第十一编 政党 群团49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493
第三节 市(县)委机构497
第四节 基层组织502
第五节 党代表大会504
第六节 中心工作506
第七节 宣传工作511
第八节 精神文明建设514
第九节 纪律检查工作517
第十节 统一战线工作51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521
第一节 工人组织522
第三章 群众团体522
第二节 农民组织523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524
第四节 妇女组织526
第五节 工商组织528
第六节 其他组织529
第一节 代表选举535
第一章 市(县)人民代表大会535
第十二编 政权 政协535
第三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37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37
第四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538
第五节 霸州市(县)人大常务委员会543
第二节 民国政府547
第一节 明清州衙547
第二章 行政机构547
第五节 人民委员会548
第四节 民主政府548
第三节 抗日政府548
第六节 革命委员会549
第七节 人民政府550
第八节 基层政权机构552
第二节 各界协商会议566
第一节 参议会566
第三章 政协566
第三节 政治协商会议567
第五节 主要活动570
第四节 常设机构570
第一节 机构577
第一章 公安577
第十三编 政法577
第二节 治安管理578
第三节 户籍管理580
第六节 交通监理581
第五节 监所管理581
第四节 消防管理581
第七节 专记582
第一节 机构583
第二章 检察583
第四节 法纪检察584
第三节 经济检察584
第二节 刑事检察584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58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585
第五节 监所检察585
第二节 刑事审判586
第一节 机构586
第三章 审判586
第四节 经济审判587
第三节 民事审判587
第七节 审判执行588
第六节 审判监督588
第五节 行政审判588
第一节 法制宣传589
第四章 司法行政589
第二节 律师事务590
第四节 民事调解591
第三节 公证591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592
第二节 优抚595
第一节 机构595
第十四编 民政 信访 外事595
第一章 民政595
第三节 安置598
第四节 拥军优属600
第五节 救灾 救济603
第六节 婚丧管理604
第七节 地名工作606
第八节 社团登记607
第九节 村民自治608
第二章 信访609
第三章 外事610
第一节 干部队伍状况613
第一章 干部队伍管理613
第十五编 干部职工管理613
第二节 干部增补614
第三节 干部任免615
第五节 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616
第四节 干部调配616
第七节 干部奖惩617
第六节 干部实绩考核617
第一节 用工形式618
第二章 职工劳动管理618
第二节 就业安置619
第四节 劳动保护622
第三节 支边 援外622
第一节 工资623
第三章 工资 奖励 福利623
第二节 职工奖励624
第四节 福利625
第三节 津贴625
第一节 养老保险629
第四章 社会保障629
第一节 退职 退休631
第五章 退职 退休 离休631
第二节 失业保险631
第三节 医疗保险631
第二节 离休632
第一节 清代及以前驻军635
第一章 驻军635
第十六编 军事635
第二节 民国驻军637
第三节 人民军队638
第二节 农民武装642
第一节 地主武装642
第二章 地方武装642
第三节 抗日武装643
第一节 募兵制645
第三章 兵役645
第四节 预备役646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646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646
第五节 人民武装部647
第四章 国防教育649
第一节 民兵组织650
第五章 民兵650
第二节 民兵训练651
第三节 民兵活动652
第一节 古代战事654
第六章 重大战事654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656
第二节 近代战事656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659
第一节 机构671
第一章 教育671
第十七编 教育 科技671
第三节 民国时期教育672
第二节 明清时期教育672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673
第五节 考试制度684
第六节 教师685
第七节 教学研究690
第八节 教育经费691
第一节 机构694
第二章 科学技术694
第九节 勤工俭学694
第二节 科技组织695
第三节 科技队伍696
第四节 科技普及697
第五节 科技成果699
第六节 科技研究701
第七节 能源开发706
第九节 气象测报707
第八节 地震测报707
第一节 文化馆(站)711
第一章 文化单位711
第十八编 文化711
第三节 图书馆712
第二节 职工俱乐部712
第四节 影院 放映队713
第一节 文艺团体714
第二章 文艺团体和演出场所714
第五节 书店714
第二节 演出场所719
第一节 文学创作721
第三章 文学艺术721
第二节 民间文学724
第三节 戏剧 曲艺734
第四节 音乐 歌曲736
第五节 花会739
第六节 杂技魔术740
第七节 书法 绘画 摄影741
第八节 民间工艺742
第二节 地方志编修744
第一节 党史研究744
第四章 史志编修744
第三节 文史资料745
第一节 报刊746
第五章 报刊 广播 电视746
第三节 电视747
第二节 广播747
第一节 档案管理748
第六章 档案748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748
第一节 古遗址749
第七章 文物古迹749
第二节 档案利用749
第二节 古建筑752
第三节 古墓753
第四节 金石754
第五节 馆藏文物7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761
第一章 医疗761
第十九编 卫生 体育761
第二节 医疗单位762
第三节 医疗队伍765
第四节 医疗技术767
第五节 医疗设备768
第六节 医疗制度772
第七节 卫生经费及基建投资773
第二章 防疫 保健774
第一节 卫生防疫774
第二节 妇幼保健783
第三章 医药785
第一节 药品经营785
第二节 药政785
第四章 体育786
第一节 学校体育786
第二节 民间体育787
第三节 体育竞赛788
第四节 体育经费与体育设施794
第一章 人民生活797
第一节 农民生活797
第二十编 民情 民俗797
第二节 职工生活800
第二章 风俗习惯805
第一节 人生习俗805
第二节 生活习俗810
第三节 节令习俗812
第四节 礼仪习俗816
第五节 陋习与新风818
第六节 商幌 市声821
第三章 宗教信仰823
第四章 方言828
第一节 语音828
第二节 俚语830
第三节 谚语835
第四节 俗语838
第五节 歇后语841
第一章 传记847
第一节 英烈传847
第二十一编 人物847
第二节 名人传860
第二章 人物简介881
第一节 党政界881
第二节 军界884
第三节 经济科技界887
第四节 文化艺术界889
第三章 人物表892
第一节 烈士表892
第二节 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名人表941
第三节 劳模表947
第四节 当代知名人士表949
附录959
一、重大事故959
二、外驻单位962
三、忤逆凶杀963
四、古代轶闻963
五、霸州旧景965
六、旧志文征972
七、旧志序跋982
后记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