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 刘滨谊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9888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85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3

1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3

1.1 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3

1.2 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4

1.3 面向大众群体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5

1.4 作为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7

1.5 作为城市规划分支的现代景观规划11

1.6 面向风景旅游区保护开发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1

1.7 面向资源环保的现代景观规划12

2 景观中的人类行为13

2.1 从基本的行为开始13

2.2 人类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13

2.3 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15

2.4 景观行为的空间格局16

2.5 空间、场所、领域16

2.6 五官与景观感受16

2.7 景观的三大门槛17

2.8 景观行为构成与建筑空间构成的异同18

2.9 与景观空间同等重要的因素19

2.10 公共性中的私密性19

3 广场规划设计21

3.1 广场规划设计的三要素21

3.2 大众群体聚集的大型场所21

3.3 规划设计取向22

3.4 定性、定位、容量23

3.5 几个典型23

3.6 面向游憩活动25

3.7 解决多功能需求25

3.8 寻求风格28

3.9 景观的整治创造30

3.10 基本出发点33

4 带状空间场所规划设计34

4.1 概念原理34

4.2 方法要点35

4.3 大都市市区景观大道37

4.4 中小城市街道景观整治40

4.5 交通道路景观规划42

5 滨水带规划设计45

5.1 内在持久的吸引力45

5.2 现代人类向往的聚居胜境47

5.3 景观特征48

5.4 跨越世纪的远见50

5.5 为滨水景观留下一席之地51

5.6 生态化滨水驳岸52

5.7 规划设计要点52

5.8 由上海外滩改造想到的53

5.9 实例54

6 面状景观规划设计——商业区·公园·自然场所55

6.1 城市景观环境的两极55

6.2 最初的公共户外活动场所56

6.3 城市中大自然的宝库57

6.4 化平地园为立体园59

6.5 中国现代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新趋势60

6.6 上海静安公园改造61

6.7 浦东中央公园的启示63

6.8 一种创建城市公园的新方式63

6.9 以景观环境带动商业旅游64

6.10 以人流交通为纲65

7 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66

7.1 住区景观环境的价值66

7.2 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三要素67

7.3 发挥每一个景观环境要素的积极作用68

7.4 创造宁静与特色68

7.5 设计师、开发商、业主三结合的景观规划设计69

7.6 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三结合是创造高质量住区景观环境的前提70

7.7 施展景观规划设计的大手笔70

7.8 创造优美的景观绿化环境73

7.9 寻求特色景观环境76

7.10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四大基本问题78

8 高科技与新理论87

8.1 以规划设计创造明天87

8.2 山水的规划88

8.3 借助高科技遥感预测景观92

8.4 把景观美感数量化93

8.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94

8.6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99

8.7 从静态景观走向动态景观100

9 旅游哲学观与规划方法论——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102

9.1 树立正确的旅游观102

9.2 旅游的基本作用104

9.3 旅游基础理论105

9.4 旅游资源与风景资源106

9.5 旅游规划107

9.6 旅游规划AVC理论108

10 城乡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景观园林建设的十大战略113

10.1 “三位一体”战略114

10.2 “天罗地网”战略114

10.3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115

10.4 “补肾强身”战略118

10.5 “硬质软化”战略120

10.6 空中花园战略120

10.7 “素食为主”战略121

10.8 以人为本战略123

10.9 精彩人生战略124

10.10 “放长线”战略126

10.11 景观园林界的“共产主义”宏伟目标128

第二部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国际理论与实践133

11 作为艺术与科学的现代景观设计133

11.1 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孕育的现代景观设计133

11.2 高狄与现代景观135

11.3 以古典主义价值观念为内核的现代景观136

11.4 将抽象艺术转换成景观艺术137

11.5 抽象思维与自然形态结合的现代景观141

11.6 发源于生态学派的景观艺术142

11.7 科学世界诱发的景观设计145

12 现代公园景观规划设计146

12.1 纽约中央公园146

12.2 从静态走向动态148

12.3 从平面水平走向空间立体150

12.4 通过园林博览会新建公园153

12.5 世界博览会激发的灵感153

12.6 人工自然的景观设计153

12.7 温室——现代公园的重要建筑155

12.8 功能日趋综合的公园155

12.9 一种风格创新的城市公园156

13 现代庭园景观157

13.1 强调个性化的庭园景观157

13.2 流水别墅的景观159

13.3 反映地方性的庭院景观159

13.4 建筑与景观园林的完美结合162

14 现代景观规划中的风景名胜保护166

14.1 国家公园与风景旅游区166

14.2 历史名胜作为历史价值观念的载体167

14.3 以风景名胜区环境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课堂168

15 城市现代景观171

15.1 居住与景观相结合171

15.2 回归乡村自然的社区景观173

15.3 内外结合的小区景观环境175

15.4 马赛规划及马赛公寓的绿色景观探索178

15.5 高密度居住区的景观化布局181

15.6 城市景观182

15.7 花园城市运动的高潮184

15.8 20世纪的巴比伦空中花园185

15.9 创建城市公园体系186

15.10 规划由公园系统及道路构筑的城市绿化网络188

15.11 用景观绿化将自然带入城市中心190

15.12 城市中心区林阴广场规划190

15.13 景观作为国家的象征192

16 人类聚居环境的现代景观196

16.1 生态意识196

16.2 作为聚集与居住的景观环境197

16.3 为人类聚居而进行的景观环境改造198

16.4 田纳西流域聚居环境规划建设203

16.5 设计结合自然204

16.6 建在“废料堆”上的景观209

17 现代景观的尺度与精神灵魂211

17.1 传统附加的景观尺度211

17.2 日趋增大的景观尺度213

17.3 常人与超人尺度之间的调和215

17.4 景观与圆形216

17.5 人类心灵的景观220

17.6 解救现代人类精神枷锁的景观221

17.7 追求“第二世界”的现代景观222

17.8 浪漫主义的现代景观规划229

17.9 心境园230

17.10 展现人类景观造园史的现代景观230

第三部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235

概述235

18 学科专业概述236

18.1 历史不过百年的新兴学科专业236

18.2 以人类户外生存环境建设为核心237

18.3 三姐妹之一239

18.4 三位一体及其比重演变239

19 景观规划设计学的规划设计241

19.1 四个基本方面241

19.2 宏观景观规划设计241

19.3 中观景观规划设计243

19.4 微观景观规划设计245

20 景观规划设计师专业注册246

20.1 注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营业范围246

20.2 景观规划设计师(风景园林师)注册制度249

20.3 学科专业知识背景250

20.4 必备能力与经验技巧251

20.5 中国实行景观规划设计师(风景园林师)注册的必要性251

21 中国人类聚居环境建设需要景观规划设计253

21.1 觉醒中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界253

21.2 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之间254

21.3 严峻的教育现状254

22 中国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育展望256

22.1 建设界未来20年最为紧俏的专业256

22.2 来龙去脉256

22.3 专业教育对策257

22.4 发展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专业教育的设想257

22.5 坚持景观规划设计学专业化方向259

23 从中国风景园林学迈向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260

23.1 加速学科专业观念转变260

23.2 实行学科专业的实质性扩展261

23.3 实施专业教育的大调整262

23.4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为导向263

23.5 中国风景园林学迈向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迫在眉睫的三大转变265

参考文献266

附录1 景观规划设计员(师)职业标准267

附录2 全国高校景观学(暂定名)专业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274

后记282

致谢287

热门推荐